第四章(45)3月1日万字章节(1 / 2)

第四章(四十五)

张迟的突然出现,让高劲松大吃一惊,前段时间在电话里聊天闲扯时,这家伙还在电话里告诉自己,他在上海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在,怎么悄无声息就来了武汉呢?

不过他一时还顾不上考虑这个问题,他得先找辆小车送自己进城。基地离市区太远,根本就没有公交车经过这里,出租车更是想也不用想,平时大家去市区一般都是搭队友的车,或者到周末坐俱乐部专门为队员进城而预备的交通车;然而这两种办法他临时都指望不上。

他马上就想到魏鸿林。既然魏鸿林刚刚来他房间里露过面,不用问,他的车也肯定在基地里停着。魏鸿林结婚不久便买了这辆便宜的二手车,然后就开车在基地和市区之间来来去去,有时踢完主场比赛懒得回基地,他就把车钥匙扔给别人,谁爱开谁开,挂了擦了的也不太心疼,队里不少打算买车的人都借过他的车练手艺。但是高劲松马上就打消掉这个主意。张迟在电话里根本就没提魏鸿林,显然是不想和魏鸿林照面。可除过魏鸿林,急忙间他又想不出找谁帮忙。

他很快就想到俱乐部的小车班。前两天他和四川宏盛的人见面,就是俱乐部派的车,如今他完全可以找俱乐部想想办法,而且俱乐部的几个头头都在外地,指给他们使用的几辆小车都在基地里闲着;再说了,他只是到市区,并不是要一下午都占着俱乐部的车,从基地到市区来回不过几十分钟,不会耽搁俱乐部的正事……

他立刻就给小车班挂了个电话,掐头去尾地说了自己的难处,并且说,要是这事不合俱乐部的规矩,他可以自己掏腰包付来回的油钱还有司机师傅的辛苦费。

没等他说完,接电话的司机师傅就笑起来,然后告诉他,他这个电话打得很是时候,俱乐部正好有辆小车要进城去办事,完全可以捎带他一程,不过他们是去汉口,和他的目的地有点冲突。

“这不是问题。”高劲松高兴地说道,“你们只需要把我送进城就可以。”至于是哪个城区都无所谓,他完全可以下车之后再找辆出租车去武昌火车站。

之后的事情就很顺利了,俱乐部的小车把他送进城,在那里他很顺利地找到一辆没载客的出租车把他拉到火车站。

他很快就在车站售票大厅门口找到了挎着个黑色的旅行挎包的张迟。

高劲松顾不上和他寒暄说话。现在已经过了吃午饭的钟点,先找个地方让朋友填饱肚子才是正经。况且火车站人来人往的拥挤不堪,无论如何也算不得一个说话的地方。他记得离火车站不远就有一家很不错的饭店,菜肴的做工很精致,风味也很地道,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价钱还是饭店的档次,都配得上他和张迟的友谊。

张迟当然不会反对他的安排。

半年多没见,张迟还是老样子,黑黝黝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说不上是冷笑还是讥诮的笑容,眼神很少在一个地方停留多少时间,不停地四处逡巡打量,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机灵警醒的家伙。高劲松和服务员搭话询问的时候,他就伸展着胳膊架着椅子的靠背,松松垮垮地坐着,除了点头就是说“好”。

“那就先点这些菜,需要时我们再招呼。”高劲松合上菜单,又问张迟,“喝什么酒?白的还是啤的?”

“随便。”

“那还是啤酒吧。”高劲松有些拿不定主意。

“行!啤酒就啤酒!”

高劲松又扭脸问饭馆里都有哪些牌子的啤酒,听了服务员的回答,他就自作主张点了一种很畅销的品牌,说:“先来一打。”

这个服务员走了,不过马上就有别的服务员送来热气腾腾的湿手帕。

高劲松一面用热手帕擦着手,一面问:“你来武汉,怎么都不提前给我打个招呼?”

“原本没打算来,临时起的心思。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顺路过来看看你。”

“顺路?”高劲松一时没明白张迟说的“顺路”是怎么个意思。“顺什么路?”

张迟笑笑没说话。

高劲松立刻明白过来。他知道,张迟在上海那家甲b俱乐部很不得意,到现在也没踢上两场比赛,而且那家俱乐部的主教练对张迟的成见很深,哪怕他状态再好也不愿意给他一次机会,这种情况下张迟也不会有长期效力的想法;再联想到即将开放的夏季转会市场,他有些明白张迟来武汉的缘由了——张迟肯定是在转会的事情有眉目之后,借着顺路跑来看望他的……

饭店服务员很快就把他们点的菜端上来,盘盘碗碗地几乎堆满了半张条桌。张迟一面帮着服务员摆布盛汤的大盆,一面说:“怎么点了这么多的菜?咱们俩怎么吃得了……”

“不急,咱们慢慢吃喝。”高劲松笑着给他倒酒。

张迟接了啤酒花满满盈盈溢出杯沿的玻璃杯,等着高劲松也给自己满上,然后两个人碰碰杯,各自把杯里的啤酒仰脖全倒下去,他才惬意地享受着那股从肠胃逐渐弥漫到全身的凉意说道:“火炉武汉是真热啊!以前光听说,没亲身体验过……前三年我来过这里,可那时是在冬天,头天晚上还下过大雪,下了火车满眼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时我心里还在想,武汉不是南方城市吗?怎么这里的冬天还会下这么大的雪?”

高劲松笑起来。他能想象张迟当时的心情。他在武汉遇见第一场雪时,就和张迟一样的惊讶,也发过差不多的感慨。

张迟眯缝着两眼,似乎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那场雪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但是还有比雪更让他难以忘记的事情——武汉雅枫的前身、当时的湖北省足球队,很不客气地拒绝了他,他们甚至都没有让他把话说完。也许他们连他是谁都没有问清楚!他现在都记得接待他的那个中年男人的模样,冷漠的眼神、不耐烦的表情、还有比这些更教人难堪的那句话――这里没你的位置……

这里没你的位置!

和这话差不多意思的话他后来又听到过很多回,但是没有哪一回象第一回那么刺耳,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三年,可每每当他不经意之间在记忆深处翻找到这一段时,他都能感到一种无法用言辞来表达的屈辱和羞愧,然后他就象自己做下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般飞快地把这一页掀过去……

他马上就回到了现实,端起酒杯,和高劲松再干一杯之后,就换了一个话题:“你转会的事情有眉目了么?”见高劲松神情有些不自在,他马上说道,“报纸上都登出来了。”他指了指自己旁边的座位。他的旅行袋就撂在那张椅子上,旅行袋上还压着好几份报纸。那摞报纸都是他在上火车之前买来打发时间的,全是《足球风》和《球迷》这种与足球有关的专业报纸和杂志,和夏季转会有关的东西占据了大量篇幅,他如今不仅知道高劲松要转会,还知道这桩转会生意里几家俱乐部的标的。

“你可是这个夏天里最热门的人物了!好几篇文章都提到你,同时有三家俱乐部在追逐你哩……这其中还有省城明远!啧啧!连他们都能看上的球员,放在哪里都算个人物了!”张迟拍着那叠报纸连声赞叹。他由衷地为高劲松感到高兴。

可高劲松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他现在愁的就是有三家俱乐部在争夺他。

张迟嚼着块牛筋,拧着眉头问:“怎么回事?”

高劲松就把自己的苦恼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朋友。末了他说道:“……我如今就是这样一个进不得退不得的尴尬局面。早先都计划好了――不缺人的省城明远肯定不能掏出大把的现金来买我过去,我正好借着武汉雅枫需要筹措现金买人的机会去陕西天河,可四川宏盛突然冒出头,把我的想法全都打乱了,我现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痛苦地耷拉下眼眉,盯着洁白的餐桌布。

张迟一直在安静地听着他的叙述,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也没有打断他的话,当高劲松说完之后,他马上就大包大揽地替高劲松拿了主意:“你去四川宏盛!”

“什么?!”高劲松惊讶地抬起头瞪着他的朋友。他实在没有料想到张迟竟然会给他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因为激动,他还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酒杯碰掉了自己的筷子,金黄色的啤酒立刻在把洁白的餐桌布浸湿了好大一摊。他在抢救即将倾倒的酒杯时还碰翻了两瓶啤酒,清脆的玻璃器皿破碎声立刻引来周围好几桌客人的注意。

服务员立刻走过来收拾,并且马上给他重新换了一双干净筷子。

直到服务员收拾好一地的玻璃渣离开,他也没有开口询问张迟为什么给他出这么一个主意。他相信,张迟肯定知道四川宏盛如今是怎样的一番糟糕破烂局面,而且张迟也绝对不会不知晓四川宏盛这个赛季一直遵循的全攻全守的战术要求,可张迟既然这样说,那么他肯定有自己的理由。他安静地等待着朋友给出解释。

“因为去四川宏盛是最现实的选择。”张迟说,“省城明远你肯定不愿意去,武汉雅枫也不希望你去,理由明摆着:明远给的钱最少。你想去陕西天河,但是你的俱乐部肯定不会同意——两家俱乐部实力相差无几,雅枫不可能帮着联赛对手加强竞争实力。那么你就只能去四川宏盛。因为这是你唯一能摆脱武汉雅枫的机会,除非你愿意把下半个赛季都荒废在雅枫青年队。”

高劲松没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是的,张迟没说错,不管他自己承认不承认,他离开武汉的唯一机会就是去四川宏盛,至少现在看来,也只能是四川宏盛。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顾虑。

“可是四川宏盛的成绩很糟糕,情况又很复杂,而且身陷降级圈,你怕去了脱不了身。”张迟把他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高劲松无奈地点点头。同时他也说出了自己的另外一个顾虑。他已经当面应承了陕西天河,要是自己在夏天里转会的话,只会去西安而不是别的任何地方。

听了他的话,张迟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谁还会把一句承诺看得那么重?白纸黑字的合同都不被人当回事,谁还认真在乎这么一句承诺。对高劲松这种近乎幼稚的想法,张迟真的是又好气又好笑。他立刻用无数的事实来证明,这种承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甚至说道:“你信不信,陕西天河这头和你联系,许下天大的诺言,另一头还在勾搭别的前锋?假如你这边没有结果,而别人开出的条件价码又合适,他们马上就会抛下你去和别人签约?”

高劲松没言语。他相信张迟说的话,陕西天河不会死死揪住自己不放,假如武汉雅枫咬死自己的转会费不松口,即便找不到合适的前锋,陕西天河也绝不可能掏出一个让雅枫动心的价钱来招揽自己――他知道自己的分量……

这样看来,他面前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四川宏盛,在宏盛全攻全守的泥潭里煎熬,为一个替补席中的座位忍受折磨,最后陪着宏盛在降级漩涡里越陷越深。

他为自己描绘的惨淡前景让张迟把一口酒全喷在衣服上,脸红脖子粗地咳嗽了老半天才算缓过劲来。

作为老牌甲a俱乐部的四川宏盛怎么可能降级?他们可是甲a豪门,即便抛却他们本身的实力不谈,他们在足球圈里积攒下的人脉关系也足以让他们躲过降级的厄运!何况他们今天的成绩并不是球队实力的真实写照,只要解决好俱乐部的内部矛盾,他们很快就能回到原有的轨道上……

张迟甚至很有把握地断言,那个荷兰主教练肯定干不长久!

他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很简单:既然宏盛要转进高劲松,他们就不可能不分析高劲松的特点,哪怕高劲松再有能耐,他们也不能忽视他短距离冲刺绝对速度慢的毛病――这与他们现在的战术要求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对转进高劲松的事如此热情和重视,就只能说明那位荷兰主教练在球员进出问题上已经不能拍板做决定了,同时也说明宏盛俱乐部对荷兰人已经失去信心和耐心了;而一个让俱乐部失去信任的主教练,他除了卷铺盖滚蛋,他还能干什么?

高劲松不能不说,张迟的这些推断还是有些道理。不过荷兰人做不做四川宏盛的主教练,和他高劲松有什么直接联系?

“怎么能没有联系?”张迟翻着眼皮看着高劲松。荷兰人干不长久,就说明他坚持的全攻全守战术很可能夭折;宏盛既然起了换主教练的心思,如今的转会动作就绝不可能是无的放失,看他们心急火燎地跑来武汉,又勾搭着雅枫在背后搞那么些小动作拆陕西天河的台,这就说明他们对这桩转会生意是势在必得。所有这些事情归拢到一起,就能看出来——

“四川宏盛已经找到了接替荷兰人的人!”

高劲松忍不住乐了。就凭着一桩刚刚开始的转会生意,张迟便推论出四川宏盛要换主教练,这家伙也实在是太能攀扯了。不过他还是很感激朋友的一番好意。他明白,张迟这样说就是想让他宽心,不要把转会四川宏盛的后果看得太严重。

“我不是宽慰你!”张迟有些着恼地说道,“去四川宏盛是你最好的选择!你还是没寻思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四川宏盛专门派人来武汉找你面谈就是想表示他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