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五月底了,热火朝天的收割小麦已经接近了尾声。
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一股干燥的麦秸垛味道,之前那片一眼望不到底的金黄色麦田,已经变成了一片片整齐的麦茬地。
只剩下了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还未收割。
麦田里每隔不远就有一个用麦秸垛临时搭建的草棚,在这片空旷的麦茬地里看着井然有序,显得格外娇小可爱。
晌午,正是一天之中最闷热的时候,为了防止中暑,人们都放下了手里的镰刀,直起腰站到草棚里歇会,顺便喝口水吃着早上带的干粮填饱肚子。
文婉头上带着时叙白送的那顶精致草帽,斜挎着一个大篮子快步走在那田埂上,着急的去给父母二哥送饭,时不时擦擦额头上的汗。
路过一个草棚时听见一道响亮的声音传来。
“吆,晚晚,又来给你家里人送饭啦!”
抬头一看原来是村子里最八卦的何淑芬,天气实在太热了,文婉也没心思跟她说话朝她微微点头,然后就朝自己父母那个方向走去了。
这时跟何淑芬站在一个草棚下的一群妇人看见文婉走远之后,视线也从她挎着的篮子那转开,开始在那讨论起来文家今天中午又吃什么。
王荷花吃了一口手里那喇嗓子的窝窝头喝了口水,“我大老远就闻到那一股香味了,也不知道那篮子里放的是什么好东西,可真香啊。”
“我一闻那味就知道里面肯定有骨头汤,还有炒鸡蛋,绝对放了不少油。”张芬芳咽了口水回道。
“瞅瞅晚晚现在长的多好看,身体这不也挺好的,小时候见她都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也不咋爱出门。”看着文婉走远的背影李二虎媳妇说着。
“好像过了芒种就是文老师家那龙凤胎十六岁的生日了吧。”
“应该是,我记得好像就是种完花生玉米那时候李敏生的孩子。”
“哎吆喂,咱们可跟人家李敏比不起,嫁到了一户好人家,农忙天都不让下地干活,成天在家吃香喝辣的!”
原本大家还都是正常讨论,忽然听见那柳红花这阴阳怪气的神情,想起那李敏怀孕时文家把她当做宝贝疙瘩似的,都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可不是,瞅瞅她以前过的是啥日子,天天在家受他爹娘气,现在竟然还在大队部里干活,要不是农忙还难得见一面呢。”
“说起她小时候啊,还哭着来我家借粮食哩!”
“没办法,谁让人家从小就勾搭了咱们村的文守郁呢,看看人家,现在儿女双全,大儿子还有本事,靠着家里成分好还上了工农兵大学哩。”
要说柳红花最恨村子里的谁,非李敏莫属了,小时候一直脏兮兮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跑为她洗衣服跑腿跟个丫鬟似的李敏。
自从文守郁他们家搬到这之后就变了,成天就知道围着他跑,围着他转了,曾经脏兮兮的丫头片子也知道爱干净了,学起城里人那套每天还要刷牙洗脸。
明知道自己喜欢文守郁,长大之后竟然敢抢自己喜欢的男人!
敢跟自己顶嘴,害的自己被文守郁设计嫁给了村里最窝囊的男人,现在日子过的拮据的很,每天还得面对家里那恶毒的老太婆。
她呢,儿女双全,公婆疼爱,男人有出息,外面人只要说到文家还会对她赞不绝口。每每一见到文家人总觉得是李敏抢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想起自己家那老虔婆听了文守郁前两天开会时说的话,愣是不肯下地干活,一会腰疼一会头疼的,偏偏自己家那个窝囊的男人还十分迁就。
前两天竟然敢对她大声吼道:“我娘不想下地就不下地了,我多干点不就成了。”
看着刚刚走过去的文婉眼神里带着恶毒的看向她的背影。
听着她们越说越离谱何淑芬拔高嗓音制止道:“行了,行了,都少说几句吧,那是人家有本事能得文家的青睐,都在这酸什么酸,有本事你去人家跟前说啊。”
“赶紧吃点东西,都去割自己家分的地吧,早割完就能早休息!”说完也不顾这大太阳,拿着镰刀朝自己家分的那块地换自己男人让他休息会吃口东西再来干。
此时另一边靠山脚的草棚里。
“也不知道晚晚给咱们会送些啥好吃的,”文守郁正拿着草帽给脸已经被晒的通红的像是要中暑的李敏扇着风。
李敏看着草棚外越来越毒的太阳,“越来越热了,也不知道晚晚受不受得了,还好咱家这小麦明天就都能割完了,也不知道文安在打谷场那怎么样了。”
“妈,快看,晚晚过来了!”
文华靠在柱子上神情放空的看着眼前这片还有不少没割的小麦。
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等着小妹来送饭,想着这几天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跟着父母走到这块地里割麦子。
一割就是一天,割完之后还得背到小路上,用板车推到打谷场,一时间悲从心中来,想着还不如去上学。
余光一瞥,突然看见文婉挎着篮子带着她最近十分喜欢的那顶草帽正朝这走来。
打起精神,一路小跑到她旁边接过篮子,“等你好久了,今天怎么比平时来的晚啊,路上发生什么事了吗。”
闻到篮子里冒出的香味又兴奋道:“今天做了什么饭,可真香啊。”
“我先去打谷场给大哥送饭了,今天有骨头汤,奶奶还特地给你们做了酸梅汁哦!”文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着文华甜甜说道。
两人走到草棚下,李敏就走上来拿着毛巾给文婉擦了擦汗。
文华把篮子里的饭菜铺开,只见里面放有黄瓜和西红柿,还有一道炒鸡蛋,大骨汤,自己家的酱菜,几个白面馒头,一大瓶酸梅汤。
文守郁看着这么多东西一脸心疼的看像尽管有草帽的遮挡,脸依然被晒的红彤彤的小女儿,“累坏了吧,你吃了没啊,明天就不用送了,这片地估计明天这时候就割完了,我们回家吃饭。”
“不累,我在家里吃过了,今天我先去了打谷场给大哥大姐那送饭了,大哥让我跟你说打谷场那你就别担心了,那很顺利。”文婉一脸兴奋的跟文守郁说着。
前几天时叙白在跟余大娘在地里拔草时,发现大家干活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有的人直接混了一下午就过去了。
就提出了以一个青年劳动壮力一天的干活量划分劳动,老弱病残可以适当减少,干不完公分就不给全。
这次收麦子文守郁灵光一闪觉得时叙白之前提的意见非常好,说不定能提高这次收小麦的速度。
跟往年不太一样,以前都是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干一块收麦子。
既然每家每户都会出动大部分人收麦子,那就直接按人头划分,把麦地分成一块一块的,人口多的人家分比较大块的麦地,人口少的分比较小麦地。
在规定的时间内,谁家先干完谁家先休息。只要你干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干完的人家等到交完公粮之后还会扣你的公分。
关于打谷子,每家每户出一个壮汉专门在打谷场负责用牲口拉着石碾在那辗硬,脱粒,村子里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在那看着晾晒的麦子。
正式开始收麦的前两天文守郁召集了一小队的村民,开了个小会,当提出来这个意见时,一小队的村民突然沸腾了起来。
各有各的想法,勤快的人想着,我努点劲早些干完我不就可以早些休息了吗,多好啊。
还有一些二滑头懒汉想着这不也挺好,我可以光明正大的偷懒了,让自己家那媳妇闺女儿子一人多做一点不也没什么吗。
有些村民当场就拉着文守郁要去分地。
等到第一天开始收割麦子的时候,一小队的人都格外卖力,都想着能早干完早休息。
当天晚上割麦结束的时候文守郁去巡视了一圈麦地,心想照着这个速度,这麦子最起码能比计划中提早一天割完,便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刚回到家就见东河大队的其他两个小队长李春生和张军站在自家院子里等着他,俩人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一见他进来就围上去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守郁,你可真不够意思啊,这么好的法子不通知我俩。”
“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小队里的人今天看到你们小队的人也闹着要学你们早干完早休息!”
“我安抚了好久才都又开始重新干活,你今天必须的给我俩传授传授经验,要不明天我们小队的人就直接去找你了。”李春生苦着脸说出了这番话。
“好好好,等我喝杯水再给你俩细说行不行。”文守郁朝他俩笑了笑说道。
刚说完这句话就见李敏端了一壶茶水出来:“他俩在这等你好久了,赶紧给他俩说说,他们队的人都等着消息呢。”
张军一脸感动的看着李敏,“还是嫂子好啊,我家那口子成天就知道骂我,守郁啊,赶紧给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