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砸招牌(2 / 2)

为了不让别人家散养的鸡鸭给祸害了,莫茹就拿出一些树枝子,让周明愈插一圈。

忙活完之后,周明愈还是和周培基去做木匠活儿。

现在每天周诚信和周玉忠帮忙做门窗木匠活,早起上工前过来做个小时,晌午下工睡晌觉的时候也过来忙活一会儿,等傍晚下工再来做个把小时。

各家也没有煤油随便点,菜油又没有那么亮,所以看不清的时候他们是不忙活的,反正房子盖起来门窗就慢慢做吧。

时间长了周明愈发现周培基算啥木匠啊,那是他自己吹牛的吧,做点没有技术含量的还行,要是稍微讲究一点就麻爪儿。

不说别的,最开始他给莫茹做的小凳子,坐了没两回就晃悠了。

莫茹坐着小凳子在石板上算账,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惊呼一声,“我要倒了!”

幸亏周明愈离她近,一个箭步蹿过来把她扶住,就见那张小凳子歪在地上龇牙咧嘴地跟嘲笑人一样,“周培基,你吹嘘的好木匠活儿!”

周培基也很不好意思,挠着头嘿嘿笑,“不应该啊,应该挺结实的啊……”

周明愈:请你练好基本功再说自己是木匠吧,免得害人。

等傍晚时分周诚信和周玉忠下工过来,看了一眼那凳子,周诚信道:“凳子的口诀不是‘八分一,四寸五’,你这做的什么玩意儿?”

周培基还不服气呢,“我就是按照这个口诀做的。”他还拿起来比比划划,俩人一看他就是知道口诀而已,几个关键细节处却是错的。

周玉忠拿过去给他讲了一下,周培基听了脸红得跟熟透的虾子一样。

莫茹和周明愈就在一边笑,周培基觉得自己是木匠,只是自己觉得而已,空有理论又没有多少实践。说话那是一套套的,什么“凳不离三,门不离五,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还有什么“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听他说讲的头头是道,可上手做的话给他爹和周诚信打下手都嫌碍事儿呢。

连周明愈从俩长辈过来帮忙以后,学到的东西比周培基都多。

更何况周明愈力气大,控制力气的水平又高,很有举重若轻的味道。

比如说锯木板的时候,因为周明愈力气大会控制力道,就比周培基锯得更直。还有用斧子砍一个楔子出来,周明愈听周玉忠说了要点,试了几次就有那么点样子,比周培基学得又快又好。

且周明愈物理数学特别好,对做木匠也很有帮助,起码他估量一块木头做什么那就基本不会走样,绝对不会浪费任何木料。

做木匠活不只是手艺好,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会不会合理利用所有木料,要尽可能的不浪费一点木料,都能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行。

看周明愈脑瓜儿这么灵活,手和很巧,周玉忠甚至动了要收周明愈当徒弟的心思。

只是暂时没露出来,一是怕儿子不高兴,二是还有其他顾虑。

周培基可没想到周明愈这样厉害,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你什么时候跟你三达达学了木匠?”

周明愈:“没学啊。”

周培基不信,“没学你做梦就会了?”

周明愈:还真是,前世他也没学过木匠,可现在试试好像自己天生就是做木匠的料,哈哈。

莫茹听周培基的话就在那里笑,周培基瞪她,“你臭美啥呢?”

莫茹:“你夸我小五哥,我高兴啊。”

周培基呵呵。

莫茹就朝着周明愈抛媚眼,周愈就算不会做木匠,可他心灵手巧啊。前世买了拼装家具,都是他自己装的,甚至改装房间的时候油漆、壁纸他都可以自己搞定的。他还买了防腐木板,给她做过几个露台花盆呢,不过后来都被婆婆用来养葱蒜了。

周明愈对周培基道:“这也差不多要好了,从明天开始我俩也去上工吧,下工的时候再过来打下手。”

周培基现在被周明愈打击得不轻,突然对学木匠有了一种新的诉求,觉得应该拉着周明愈一起学,然后比比看到底谁更厉害!

“上就上,然后下工咱们一起学木匠,看谁学得好。”

……

“嘟嘟、嘟嘟”满耳朵都是刺耳的哨子声,就见三队四队的人疯狂地往村里跑。

“快跑,去打饭,今天有大馒头和炖菜!”

“快走快走,干饭管够呢,一天都是二斤二两,真是神仙都不换的日子。”

“让一队二队那些鳖蛋眼馋去吧。”

那些人成群结队地回来,路过新房这里,说说笑笑的,甚至有人故意大声让周明愈听见。

周明愈对周培基道:“快去吃饭吧,晚了抢不到。”

周培基讥讽道:“怎么会抢不到?你不知道现在食堂里吃不完还祸害呢,一个人干多干少一天二斤半的口粮,真扯淡!”

周明愈惊讶道:“你们有那么多粮食?”

“这不是把全村的粮食都集中过去了吗?你们队还凑了一千多斤的地瓜干呢。”周培基弯腰一脚踩着木板,一手扶着,一手握着框锯,嗤啦嗤啦地锯木头。

周明愈道:“照这样的速度,那些粮食也就能吃一个半月。”

周培基道:“屁嘞,还一个半月,只怕一个月也顶不住。”

“到时候秋粮下来,也能对付。”周明愈安慰他。

周培基却难得地开始发牢骚吐槽,“你知道那些蠢货干什么?他们真是往死里吃,尤其赵化民那一家子,以前自己家吃饭天天也没吃饱过,现在一个人一顿能吃八个馍。”

八个窝窝头以前估计他们一家人一天都没得吃。

还真是吃公家的不心疼,随便吃。

“他们还整天在食堂打赌看谁吃的多呢,有人能吃八个就有人能吃十个。他娘的,也不怕撑死他们。”周培基锯木头的时候似乎把木头想象成了谁,力气格外大,嗤啦嗤啦地听得莫茹头皮发麻。

她对周明愈道:“咱们队里也有人羡慕他们呢。”

她拿虫子的时候就听单蝶琴几个表示不满,说人家三队四队都敞开肚皮随便吃,不干活一天也有两斤二两呢,要是来了亲戚都领着去食堂,好时候还能炒俩菜呢!

三队四队的食堂设在队屋和大队那里,两个队在一起垒了八口锅灶,社员们饭点就去打饭,然后都在前面的场里或蹲着或拿了自己家板凳饭桌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热热闹闹就跟过节一样。

正说着,周明青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明愈,快,去生产队帮忙,有人闹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