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砸招牌(1 / 2)

傍晚时分, 莫茹去南屋看看抱窝鸡的情况。

张够下工回来见了立刻跑到跟前,喊道:“妮儿, 你小心着点!别让鸡叨着你,你要干什么和我说, 我帮你干。”

莫茹:……这是什么情况?三嫂怎么突然换了个人一样?怎么感觉有点诡异?三嫂笑得太……明媚了一些,有点讨好?

张够现在简直要将她当男人一样对待,见了面就主动嘘寒问暖,哪里还像以前那样拉着二嫂排挤她?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张够还这般热情呢,莫茹本来都没当回事,现在更不在乎之前那点磨擦。

她笑道:“我看看这鸡抱窝的样儿, 别让它半途而废了。”

张够心道:真不愧是和男人一样拿十个工的护棉英雄, 说话都格外有水平,半途而废呢,这是个好词得学起来。

……

张够不仅对莫茹嘘寒问暖,还主动搅拌猪食喂猪, 问问莫茹和周明愈新家那里收拾的怎么样了, 要不要她过去帮忙之类的。

莫茹听着总觉得有点违和,忍不住小心眼地想:三嫂这么问是不是她想去住?

其实她倒不是怕张够去住,只是想自己有个私密空间。有了私密空间她才好搞小动作,说话也不用太顾忌。要是大家住一起,得时刻压着声音,还得考虑别顺了嘴儿乱说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那可容易得罪人。

她已经跟周明愈商量过,他们盖房子是家里出力的,当然不会只占便宜不付出。别说现在没分家,就算分了家,家里要盖屋他们也愿意当主力,拉石头、砖瓦、收集材料,他们也会和盖这几间屋一样上心的。

他们新家挨着河边,把头第一家,周培基也去申请了房基,在他们家隔壁。到时候哥哥们都可以顺着排过去,离得近可以互相帮衬,又不至于在同一个院里生磨擦。

她觉得这样安排挺好。

她笑道:“现在三达达他们帮着做门窗呢,小五哥翻地明天把胡萝卜种上,我也收集一些条子做篱笆用。”

她不想用黄泥垒墙了,因为没有足够的瓦盖顶,到时候墙很容易塌,还不如直接用幛子或者绿篱。

绿篱是她最喜欢的,但是需要攒材料。她已经收集了很多野生紫穗棉槐的种子、条子,还有枸杞、酸枣,另外还有从大爷家要来的杏树条、四达达家要来的夹竹桃压条等等。

听她这样说,张够来了精神,“妮儿,你是不是要各种果树的小苗和条子啊?我去帮你要,我知道前头老刘家有苹果树,还有老五家有杏梅,哦对了,东南头那谁家还有樱桃呢……”

莫茹没想到张够的记性这么好,居然对周家庄那么多人家的果树都了若指掌,不只是果树还有花草,她甚至连谁家的月季花长得好,谁家的指甲花长得好都心中有数。

这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

莫茹佩服道:“三嫂,你真行。”

张够笑道:“不行,比妮儿可差远了。”

莫茹就道:“那麻烦三嫂啦,咱们多去要一些扦插的果条、花草,到时候新家那里都栽上,结果了咱们也有的吃。”

丁兰英听见,也过来道:“我知道陈秀芳家有株葡萄树,紫莹莹的可甜了。不过这两年长得不好,虫子多,都没结果。”

张够立刻道:“她四属户能养好啥,咱们不怕虫子啊,咱们有妮儿呢。”

丁兰英就道:“那我也去要块果条回来,哦对了,这时候插了能不能活啊?”

张够道:“二嫂,妮儿说能活肯定就能活,咱们只管去要就行。”

莫茹:……这画风转变得是不是有点快?什么时候她从被嫌弃的傻妮儿变成万事通妮儿了?

张够已经风一样出去了,说现在都下工在家呢,她去要果条和种子之类的。

丁兰英看莫茹有点懵,就笑道:“你三嫂就这样一个人,风一阵雨一阵的,其实人挺好的。”

莫茹点点头,估计有张翠花压着,想歪也歪不到哪里去。

张够的行动力很快,当晚就要了不少回来,全都帮莫茹拿到新家那里去放在屋里。

莫茹就趁着没人都收到空间里去,等拿出来再扦插成活率会高很多。

这是她从那些野蘑菇上发现的一个新功能,虽然空间不能养殖动物,植物挪进来也会停止生长,但是她发现植物似乎在积蓄力量拿出来以后长得格外好。原本采野蘑菇收集了腐殖土,没想到在空间里放了几天,拿出来以后竟然又长出一些,比之前长得更好。

她觉得这功能对植物繁殖非常有用,不管是种子、枝条还是幼苗,先在空间里放一晚上,第二天拿出来再去种植成活率就会高很多。她还特意试验过的,扦插枸杞枝条的时候,在空间里呆过的扦插后一棵都没死,割回来直接扦插的活下来有一半。

因为摸索出这一功能,所以她才放弃黄土石头围墙直接改为绿篱院墙的。

她已经规划好,院墙的位置直接栽柳树、槐树、国槐、梧桐以及各种果树,中间再用夹竹桃、棉槐条、枸杞、酸枣、木槿、海棠等点缀添补。

等绿篱长成的时候,树木会很高大,果树冠盖亭亭,花树摇摇飘香,她还要在下面补上小棵植株,迎春、连翘、月季、指甲花、鸡冠花、菊花、萱草等,到时候一年四季常开不败,又漂亮又结实,密密麻麻的没人能穿过来,绝对比普通的围墙更实用。

因为张够问,她就把这些设想说给张够听。张够听得目瞪口呆,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傻妮变成男人妮儿以后本事也直线上升,都是张够闻所未闻的东西。她心里想:这傻子要是不好,就越来越傻,一旦好了可比正常人还聪明一些。

这样一想,她直接把莫妮儿给当成可以依靠的男人,有什么麻烦事儿竟然开始主动跟莫茹讲,尤其是她娘又捎信来了什么需要布啊,锅破啦,铁锨断了……后来把莫茹烦得也了不得,此是后话。

现在有张够帮忙,又发动村里其他媳妇儿,得空给要根果条、花枝或者种子来。村里人家果树、花卉都是这样共享的,谁家有甜甜的水果,别人要想栽一棵就去要压条或者分蘖小苗。就连周明愈家的枣树,因为果核小果肉甜,每年也不少人来要分株的。

莫茹也收集了四五个品种的枣树苗栽在新家那里,枣树比别的果树更早结果,等没饭吃的时候,就算不管饱,起码也能补充一些营养。

这两天周明愈已经把新家的院子修整完毕,中间一条石子甬路,两旁都垫了肥沃的腐殖土,到时候直接种作物。

自留地回收以后不让种资本主义的苗,那她就种社会主义的草,云青菜那种野菜也是菜,能填饱肚子就行。

小夫妻俩跟张翠花请教了一下,按照“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还要种白菜”,这时候正好种胡萝卜,等二伏天可以种芥菜,三伏天再种白菜、白萝卜、青萝卜。

芥菜土话叫辣菜疙瘩,缨子喂牲口,底下的膨胀根腌咸菜吃,冬春季节没有什么蔬菜,家家户户都要腌上一缸咸菜的。

当地青萝卜也是一绝,有的生吃起来水嘟嘟甜脆脆跟水果一样。那些辣的可以晒萝卜头,腌一腌也是美味的咸菜。

本地气候冬天有零下十几度,除了菠菜可以用草盖着越冬,其他蔬菜都不能。夏天郁郁菁菁的菜园到了冬天都是光秃秃的,收再多也存不住。

这时候莫茹已经在空间里存了很多新鲜的蔬菜,夏天的菜园长得风快,每天都有很多成熟,摘晚了就变老。不只是她家的,甚至大爷三达达家的菜园她也适当摘一些,免得吃不掉烂了可惜。

虽然存的多,可冬春季节也长自然不够吃的,还是要种萝卜白菜。

白菜和萝卜就是当地冬天最主要的菜蔬,家家户户自留地都要种很多。

萝卜可以挖坑埋在沙土里,只要深埋不糠不冻就行。

白菜则直接堆放在屋里也冻不坏,最多就是有两层老梆子。而且当地是不腌酸白菜的,估计因为虽然最低气温有零下十几度,但开春就化冻暖和起来,酸菜很容易坏。

……

平整好了菜畦,那点胡萝卜种一下很快,个把小时周明愈和莫茹就忙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