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攒钱(1 / 1)

不过这么三闹,村里的人也明白了,这顾欢还真和从前不一样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受窝囊气的小姑娘了。

秋风徐徐,携着一股青草的气息。

顾欢在回家的路上还摘了一些常见的野山菊,想着晒干了放在柳氏的枕头下,可以让柳氏睡的更好。

去她家,必须要经过沈照安家。

这条路,顾欢已经走过一次,在经过沈家的时候,她更是一眼没瞧。

沈照安倒是瞧见了她,可他心里终究对顾欢是有怨恨的,若不是碍于读书人的面子,他必定会对顾欢破口大骂。

可惜,顾欢倒是没给他这个机会,只是这么一眨眼的工夫,就走了过去。

顾欢想,沈照安如今瞧着是春风得意,可人这一辈子还长着呢,且看往后吧。

等她回到家里,唐顾大郎和顾平已经回来一次了,还带回几条小鲫鱼。

如今柳氏渐渐的显怀了,因为天气炎热的关系,胃口一直不是太好,顾欢在吃食方面更是注意,口味要淡,顾欢就把鱼肉跺成鱼丸,然后加上一些青菜和白菜煮成汤。

顾欢做的鱼丸又脆又爽口,因为加了一些蒜和生姜,鱼自带的腥味更是消除的干干净净,

不止质地柔软,入口更是鲜美。

连二丫这种不喜欢吃鱼的孩子,一顿都忍不住多吃几个。

和柳氏的胃口相反,家里的男人们,顾大郎和顾平更喜欢油味和肉味重一点的。

顾欢把猪下水用黄豆煨的稀烂,一口下去既绵又软。

顾欢和顾大郎、顾平自然不用多说,三个人一口气能啃完只猪肉,连年纪小的二丫,偶尔和柳氏也能吃下不少,当然除了赫连舟,一口没吃,黑着个脸回了房间。

顾欢记仇,对晚上的事儿一直不爽,也就晾着他,谁让他故意气她,说把扇子给顾梅,养不熟的白眼狼。

于是,顾欢把赫连舟丢在房间,也不管他饿不饿。

最后,其实顾欢也不知道那只扇子赫连舟给顾梅了还是那里去了。

这段日子里,顾欢发现柳氏的气色越来越好,而且还肉眼可见的长胖了,一张小脸圆润了不少。

偶尔顾欢偶遇会两道青菜,白灼青菜和辣白菜。

农家最不缺的就是青菜,顾欢每次上山,还从山里采了一些野山茶泡水,等柳氏吃完饭后,她还会给她倒一杯水。

……

八月十五

翌日天一亮,顾欢吃完了早饭后,就背着个背篓去了村口,她得找朱星辞了。

只是顾欢没想到,她这运气实在不好,会在牛车上又又遇见了沈照安。

沈照安今日穿着一身青色的直缀,和周围的人说着话,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顾欢听着沈照安的意思是,镇里拔了些银子,准备给村里修路到镇里。往后,要去县里就不用走小路了。

不过,这事据说是托了白云镇那位大人的福。

沈照安说的斯文,可言语里却透露出,这位大人似乎颇为赏识他。

周围的人都在说着奉承的话语,反而是顾欢上了牛车后,却没有多看他一样,像是没瞧见他似的。

这段日子,沈照安只要回村里,大多都在听母亲念叨着顾欢的事。

母亲说顾欢这丫头是个狐媚子,和他纠缠不清,又和书院容先生来往密切,还整日带着自家堂哥柳舟往山里跑。

沈照安起初不在意,觉得母亲就是在胡说八道。

他和村里的人不一样,他是个有眼界的人,和容先生接触多了,就知道这人有着大家风范,身世必定不凡。至于柳舟,他倒是听说顾欢有个堂哥住她家,两个人有来往也是正常的。倒是容桓……这还真的不好说。

或许是想的多了,又或许是母亲柳氏念叨的次数太频繁,沈照安也渐渐地在意起了这件事。

在他的记忆里,顾欢还是那个对他百依百顺,连看他都会脸红的小姑娘,既胆小又软弱,似乎什么都要依靠他,非他不可。可如今,怎么能一转眼就去找别的男人,这丫头莫非从前是诓骗他来着?

牛车上的村民打断他的思绪,“从村里去县里的路,是真的难走,尤其是下雨天,一脚的泥巴!”

“可不是嘛,只要这路修好,咱们往后去县里卖东西也方便了!”

到时候要是偷懒,还能坐牛车呢!

沈照安清俊的面目露出笑容,“这事,自然是定了!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才会传回村子里!我如今的老师经常和县令大人一起吃茶、饮诗,故而能提前知道这些消息!”

周围村子里的人不少都知道沈照安去了县里读书,却不想他如今在书院里如此被先生们器重。

连县令那边的消息都能提前得知?可见沈照安的前途不可限量。

村里的人虽然淳朴,可又不是傻子,他们自然听出了沈照安话里炫耀的意思,一个个都开始巴结了起来。

甚至有人说,三个月后要让请他们吃一杯喜酒。

沈照安和顾梅的亲事定在了十月,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消息。

顾梅反而是第一次得知,原来顾家和沈照安达成和解是因为沈照安答应了要娶顾梅,对她负责,顾二郎才放过沈照安。

顾家人有意瞒着她,柳氏等人,也不会故意提起这件事让她伤心。

她沉默不言,而沈照安却会时不时的瞧向她。

沈照安以为顾欢是在听闻他的婚讯后,才会变得如此情绪低迷,却不想顾欢满脑子都是要怎么赚钱,压根没有再多听关于他的消息。

牛车到了镇上,沈照安却比众人先一步下了车,他落地给了钱后,几乎是转身就走,像是走慢了会被顾欢拽着一样。

顾欢倒是没有察觉苏亭的动作,反而背着背篓去找朱星辞。

---

接下了的一个月,顾欢一有空就去镇上找朱星辞学了半吊子医术,除了带着赫连舟上山采药去镇上卖,就在家变着儿法做菜。

十月……

顾欢盘算着这个十月天气应该冷起来了,到时候还得多准备一些炭火。

母亲和父亲似乎还没有一件像样的棉衣,家里的被子也要换了!棉花的价格可不低,这几年还卖的十分紧俏,这些东西七七八八置办下来,没有个四五两银子,还真的下不来!

家里的年后应该也要翻新了,若是可以的话,旁边的空地上也要再修多两间房。

这都需要银子……

顾欢想着自己还得多攒些钱,不然,手里的钱还真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