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第二章 银行牌照_4 人有论资排辈,怎么钱也要讲先来后到?(1 / 2)

金牌投资人 龙在宇 3014 字 2022-05-20

4人有论资排辈,怎么钱也要讲先来后到?

方玉斌坐在办公室,手里不停转动圆珠笔。对面的人已经说了十多分钟,似乎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正在说话的,是一位来自杭州的投资基金合伙人,叫许子牛。这家投资基金拥有BAT(指百度、阿里巴巴与腾讯)背景,资金实力也比星阑资本更加雄厚。

方玉斌不打算让许子牛继续说下去,趁着对方喝水的间隙,打断道:“许总的意思,我完全明白。而我的想法,刚才也充分表达了。大家都认可,亿家金服是个好项目。既然如此,我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许子牛放下茶杯,说:“咱们都是做投资的,是同行。你不愿意放手,我当然理解,但关键是,你又不肯再掏真金白银。空手套白狼,可不是圈内的规矩。”

方玉斌说:“怎么是空手套白狼?我手里究竟有什么东西,刚才说得够清楚了。我的态度很明确,不管亿家金服的C轮融资怎么个融法,星阑资本的占股不能低于30%。”

许子牛双手一摊:“你这么坚持,事情就难办了。即便我同意,大老板那里也交不了差。”

方玉斌笑了笑:“生意嘛,总是一步步谈出来的,我也不指望今天就达成一致。”顿了顿,他又说:“如今,亿家金服的势头很旺,皇帝女儿不愁嫁,不是我急着找钱,而是许多人抱着钱来抢投。实不相瞒,这几天我就见过好几拨投资人,许多人开出的条件,远比许总高。我之所以还愿意坐下来与你谈,还是看重贵公司的BAT背景。咱们都是做投资的,知道找投资人,不能只盯着钱,更得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

许子牛也笑了:“起码在这点上,咱们见解一致。没错,投资人带给创业公司的,绝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资源。对于亿家这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搭上BAT的大船,绝对是各方乐见的事情。”

“不过,”方玉斌把圆珠笔塞进笔筒,“若是船票太贵,我也只能另想办法了。”

许子牛说:“你的条件,确实太苛刻了。不客气地说,你只打算出经济舱的票价,却非头等舱不坐。我实在做不了主,只能回去跟大老板汇报。”

小书亭

“那就辛苦你了。原则问题上我没法让步,不过有些枝节,还可以进一步沟通。”都是谈判桌上的老手,许子牛给自己留了后路,方玉斌也没把话说死。

与许子牛握手告别后,方玉斌重新坐回座椅,在笔记本键盘上敲敲打打。与苏晋的婚期已大致定下来,尽管苏晋不喜欢排场,但方玉斌下决心要把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婚礼是丈夫送给妻子的第一份礼物,况且经历之前的波折,自己也有一份补偿的心理。婚礼的事千头万绪,几乎不亚于运作一个项目。项目还能交给下属分担,婚礼的事却要亲力亲为。婚庆公司上午给方玉斌发来一封邮件,罗列了十多项问题,请他下午五点半之前确认。刚才一直抽不出时间,这会儿好不容易空下来,得赶紧给人家回邮件。

邮件还没写完,手机又响起来。方玉斌盯着笔记本屏幕,连来电号码也没看,直接接起来:“喂!”

“在上海吗?”对方问道。

方玉斌听出来了,这是千城集团常务副总虞东明的声音。方玉斌答道:“在呀。怎么,你来上海了?”

虞东明说:“我来上海出差,就想着顺道过来看看你。”

“好啊。你能来,可真是蓬荜生辉。”方玉斌说着客气话,心里却认定,虞东明不是顺道会朋友的人,他这一趟,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那好!”虞东明说,“我一会儿就过来。”

十多分钟后,虞东明出现在方玉斌的办公室。方玉斌的邮件还没回完,只得合上笔记本。

方玉斌给客人沏上茶,说:“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亿家金服的风。”虞东明倒也不绕圈子。

“我就说你没这么好心,平白无故上门看我。”方玉斌笑着说,“前些日子,亿家召开新闻发布会,蒋若冰三请四邀你都不来,只好拉伍俊桐救场,今天怎么主动上门了?”

身为王诚的铁杆心腹,虞东明对伍俊桐既没什么好印象,更用不着客气:“发布会这种场面活,无外乎坐到台上,说几句漂亮话,换阿猫阿狗都可以。”

方玉斌点上一根烟,说:“这么说,你今天来是要谈重要事情了。”

虞东明点了点头,说:“亿家发展势头不错,C轮融资应该迫在眉睫吧。”

方玉斌说:“刚才还有一家投资基金,来我办公室谈这事。不谦虚地讲,如今的亿家已经成为各路资金抢投的对象。”

虞东明抿了一口水,开门见山地说:“与其别人投,不如我们来投,你看怎么样?”

“你来投?”方玉斌吃了一惊。

虞东明说:“没错,由千城集团来投。对于我们的实力,你不会担心吧?”

方玉斌还记得,王诚曾说过,千城有意进军互联网金融。没想到,人家不仅言出必行,还把第一个目标瞄准了亿家。方玉斌笑了笑:“目前与我接触的投资人中,还没有哪一家的资金实力能够和千城相比。”

“那就好!”虞东明一拍大腿,“咱们是老朋友,直接切入正题。C轮融资,亿家打算融多少钱?”稍做停顿,虞东明又强调:“咱俩之间,可别玩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那一套。你给我说实话。”

虞东明不绕圈子,方玉斌也开诚布公:“我与蒋若冰交流过,C轮融资的底线,是10个亿。”

虞东明说:“对照B轮融资时亿家的估值,这可翻了好几倍。”

“的确成

长很快。”方玉斌说,“这里面既有企业本身业绩增长的原因,也有赖于跟千城的合作。自打与千城的合作战略发布后,各路投资公司蜂拥而至。”

虞东明哈哈笑起来:“既然如此,索性帮人帮到底。这10个亿,千城出了。”

出手如此爽快,看来是志在必得!方玉斌还想确认一下:“今天算是正式报价吗?”

“当然。”虞东明肯定道。

方玉斌笑了笑,说道:“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还不能答复你。”

“什么意思?给钱还不要?”虞东明问道。

方玉斌搓着手说:“10个亿只是底线,我把底线告诉你,只因为咱们是朋友。但在商言商,如今找亿家的投资机构很多,如果有人出价比10亿高,似乎也不应该拒绝。”

虞东明的手指头晃了晃,说:“咱俩之间,还玩这套。我是代表王总来的,看在他的面子上,你就不能爽快点。”

商场上可是一分钱一分货,面子通常不大靠得住。方玉斌不好直说,只得找个托词:“我没问题,但亿家的董事长是蒋若冰。白花花的银子放到眼皮子底下,人家没道理拒绝。”

虞东明脸色有些转阴,他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今天就给你表个态,不管人家出多少,千城一定加码跟上。对于千城的资金实力,我有一百个信心。”

方玉斌说:“到了C轮,企业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程度。在这一轮的投资,几乎没有仅由一家投资机构来完成的。通常是一家领投,另外多家跟投,这也是圈内的规矩。尤其上一轮的投资者,通常都会参加下一轮融资,否则就说明不看好公司发展。”

“这个简单。”虞东明说,“由千城出面领投,星阑是上一轮投资者,这一轮跟投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