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要长久合作,关键不是只会同意,而是彼此学会说反对(2 / 2)

金牌投资人 龙在宇 3082 字 2022-05-20

“所以呀,近来我对行书情有独钟。”费云鹏接着说:“行书既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讲规矩。”

“至理名言呀!”周围又是一片啧啧叫好的声音。

费云鹏把目光投向藏馆的另一侧,说:“这幅石涛的山水画不错,只是不知道,是真迹还是仿冒?”

汪杰明说:“应当是假冒。”

费云鹏说:“能假冒到这个地步,想必只有张大千才有这功夫。”

“眼睛真毒。”汪杰明竖起大拇指,“这幅画早年是张学良的藏品,后来流落民间。我找了好多专家,都认定是张大千仿的石涛山水画。”

方玉斌并不太懂画,他不明白,一幅仿冒的画作为何值得两人津津乐道。只听汪杰明说:“早年张大千在北平,他仿石涛的山水画,已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公子哥张学良花了大把钱去收集石涛的作品,结果却收了不少张大千的仿画。”

汪杰明继续说:“看走了眼收藏到赝品,对藏家来说可不是光彩事。不过张学良毕竟财大气粗,后来他又陆续收到一些石涛的真迹。但真迹一到手,他就亲手撕掉。”

众人瞪大眼睛,花钱买名画来撕,少帅真是人傻钱多?汪杰明笑着说:“当张学良亲手把真迹毁掉,自己手里那些最接近真迹的赝品,反倒价值连城了。”

汪杰明又指着这幅画,缓缓说道:“我从中学到一个道理。收购企业,最好收购行业老大,如果收购了行业老二也没关系,只要马上把老大干掉就行。”

方玉斌一路走来,经历的恶战太多,对各路招数更是了然于心。他当然清楚,这些大佬闭口不提生意,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拨弄算盘。汪杰明邀众人参观藏品,看似文雅却近乎在秀肌肉,是向谈判对手传递不差钱的底气。至于最后从收藏讲到收购,更是一种警告,他要么收购梦剧场,要么干掉梦剧场。

方玉斌也和众人一道,称赞起汪杰明的藏品,似乎对那些警告充耳不闻。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今日我单刀赴会,就准备好了要与大佬过招。方玉斌更充满自信,纵然是名动江湖的前辈,也未必能从我身上讨到便宜。况且,你摆下鸿门宴,恰恰说明中了我的空城计。

晚宴开始后,汪杰明聊到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千城股权大战,他问:“当初一天一个大新闻,最近怎么悄无声息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我说老王、老费,你俩是不是又破镜重圆、和好如初了?”

“这是什么话!”费云鹏说,“镜子就没破过,哪儿来的重圆。

方玉斌在一旁听着,知道费云鹏与王诚都不会实言相告。汪杰明也笑着说:“得,你们不愿意说,我也不多问。来,喝酒。”

身为东道主,汪杰明开始挨个敬酒。敬到方玉斌时,他说:“聂远国他们和你接触有一阵子了,我知道你是青年才俊,很想结交。可惜自己定过规矩,以后不再参加具体的商业谈判,所以一直无缘相见。还好,趁着今天这机会,把遗憾弥补了。”

方玉斌原以为汪杰明会把话题引向梦剧场,谁知人家把酒杯一放,兴致勃勃地聊起为何不再亲上第一线参加谈判:“我这个人朋友多,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比如出去谈生意,朋友间杯子一端,政策放宽。后来发现,我去谈的条件,还不如副总们谈得好。退一步说,副总也会在酒桌上乱表态,但他们表了态,我还能卡住,但我这个一把手表态之后,就不好反悔了。”

汪杰明又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句话,我看值得斟酌。生意和朋友,最好能分开。前不久,我收购了北京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规模不算大,但十多年来发展稳健,尤其是六个股东一直合作愉快。我问他们,合伙做生意,股东之间的利益最难协调,像你们这样十多年来携手并肩,没有谁嚷着分家,更没人出走,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他们怎么说?”费云鹏问道。

汪杰明说:“他们的答案是,保持距离,不做朋友。这六个人,原本是同学、老乡,可自打合伙做生意,私下几乎不再联系。其中两人之前是多年牌友,可近十年来,硬是没在一张桌上打过牌。”

汪杰明接着说:“如今许多朋友合伙做生意,无论赔了赚了,到头来往往闹得不愉快,最后连朋友也做不成。想想也不奇怪,彼此都是朋友,一开始讲风格,把不满揣在心里。结果问题越憋越多,心结越来越深。到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汪杰明又说:“这六个股东,私下从不联系,只是每月碰一次头,商讨公司发展。针对某一个议题,大家各自发言表态,最后投票。按照投票结果,少数服从多数。他们说,正因为没把朋友因素掺杂进来,一切公事公办,才把合作关系维持了十多年。”

王诚听完这个故事,说:“要长久合作,关键不是只会同意,而是彼此学会说反对。”

酒宴继续,方玉斌端着杯子回敬。他第一个去敬汪杰明,汪杰明难得地站起身,与方玉斌碰了个满杯。汪杰明又拍着方玉斌的肩膀:“有些事聂远国告诉了我一些,存在分歧不可怕,慢慢协商嘛。生意人,还要以和为贵。就像老王和老费,别看他们不承认,却瞒不过我。当初的千城股权之争,他俩后来一定是坐下来好好商量,彼此各退一步,否则不会有今天的结局。”

方玉斌点头说:“汪总,梦剧场的事正想跟您说一下……”

汪杰明挥手打断,笑道:“具体的事,回头我让聂远国和你交流。记住我的话就行,商人以和为贵。”汪杰明脸色和蔼,却绝不触碰任何商业细节。

晚宴之后,方玉斌回到宾馆。不一会儿,王诚就打来电话:“玉斌,今天老汪弄这么大阵仗,是为了梦剧场吧?”

之前,方玉斌向王诚提过梦剧场的事,此时,他又把来龙去脉详述了一遍。王诚听完后,哈哈大笑:“这一招欲擒故纵玩得好,连老谋深算的汪杰明一时都没看出来。下一步,怎么办?”

方玉斌说:“擒到这个时候,也该纵了。汪杰明亲自出山,还把你和费总都搬出来,我当然要卖个面子,同聂远国谈出售股权的事。”

王诚点头说:“不错,给了汪杰明面子,自己又得了里子。现在和聂远国去谈,跟当初乖乖坐上谈判桌,可是两种谈法。”

王诚又说:“这一次,只是可惜了杨韵。”

“她怎么了?”方玉斌问。

王诚说:“老汪可是个人精,现在没瞧出破绽,但总有一天会发现。到时他不能拿你怎么样,还不得拿杨韵出气。”

方玉斌心头掠过一丝怅然,这次人家毕竟出手相助。她若是被秋后算账,自己是否问心有愧?

王诚又问:“你已经决定,从梦剧场撤出后,把资金集中到亿家金控?”

“是的。”方玉斌花了十多分钟,向王诚说明自己的理由。方玉斌知道,王诚极少过问投资公司的事。但这种高度信任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高度警惕?正如那些皇帝,可以给大臣尚方宝剑,甚至说一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漂亮话。但哪个大臣真信了这话,大概离死期就不远了。

况且,两人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方玉斌曾帮助过王诚,可有句话说得好——久负大恩必成仇。一个人对另一人有恩情,必然会成为受恩者沉重的精神负担。如果施恩者总是拿所施恩情影响受恩者,就非常容易造成受恩者的心理变化,变感恩为仇恨。正因为这样,方玉斌对王诚更得谨小慎微,不能流露出居功自傲的神态。或许王诚说得对,一切按角色办事。过去,两人是合作伙伴,可以直言不讳提意见,如今人家是投资人,该征询意见的,也得按规矩来。

听完方玉斌的话,王诚说:“星阑资本由你负责,主意自然由你拿。我只给你两点建议。第一,之前发生的事情证明,尽管袁瑞朗有过人之处,但并不适合把亿家公司的大小事情一把抓。尤其是一些重大决策,不能再由着他胡来。”

“我会向他提出来。”方玉斌说。

“不仅是提出来。”王诚说,“这恰恰是我给你的第二点建议。老汪今天聊到的朋友与生意就很有道理,袁瑞朗是你的朋友,过去还是你的老领导。但现在,你们的角色已经变了。”

“我明白。”方玉斌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