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尔街的名声在美国已经烂大街,几乎成为贪婪的代名词(1 / 2)

金牌投资人 龙在宇 2762 字 2022-05-20

2华尔街的名声在美国已经烂大街,几乎成为贪婪的代名词

初冬的白天大大缩短,夜幕说来就来。刚刚还像一个巨大的红心鸡蛋蛋黄的太阳,一转眼就滑了下去。藕荷色的云彩迅速遮住了暗红的夕阳余晖,市区里五光十色的路灯亮了起来。

滨海市中心千城大厦28层,王诚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眼光聚焦在桌面上的文件。在他的对面,方玉斌与千城集团常务副总虞东明分坐在茶几两头的沙发上,各自瞄着掌中的手机。

注定将载入史册的千城股权大战,终于迎来了决战时刻。一周前,方玉斌以先斩后奏的方式,将借来的资金投入市场,与华海系展开正面激战。正如之前所预料,尽管方玉斌手头的资金少得可怜,但荣鼎的强大背景依旧让市场充满紧张。荣鼎已与王诚结盟,将夺回千城大股东的消息,在坊间甚嚣尘上。

而在昨天,王诚更是连发三箭,以一股破釜沉舟的气概,将自己送上火线,也让原本暗流涌动的股权之争摊上桌面。第一箭,千城向证监会提交举报信,质疑华海收购资金的来源,并指控华海采用高杠杆;第二箭,就是宣布停牌,千城集团当晚发布停牌公告,称本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于次日下午13点起开始停牌;第三箭,王诚发表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公开信,指责华海的恶意收购行为,表达出管理层与野蛮人势不两立的态度。

这封看似豪气干云、态度决绝的公开信,自然少不了犹抱琵琶半遮面。信里只字未提赵小轻,只是把火力集中到曹伯华身上。另外,自己当初与华海联手,以至于引狼入室的奇耻大辱,更被王诚遮盖得严严实实。

三箭齐发,立时将千城集团与王诚本人推向风口浪尖。过去一段时间,尽管抢筹大战几近白热化,但相关当事方不过是在桌子下踢腿。即便荣鼎入市抢筹,方玉斌公开称赞千城管理层,一些猜测也不过是在圈内流传,外界依旧不明就里。这一封公开信与对华海的举报,将所有矛盾彻底曝光。

千城的企业规模以及王诚的江湖地位,让这则新闻极具爆点,短短一天之内,千城股权大战便成为公共事件,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过去几个小时,王诚的手机响个不停,有人关切询问,有人表达支持,更多的则是媒体记者的采访要求。王诚只得把手机交给秘书,否则自己光应付这些电话就无暇他顾。

股权大战所引发的新闻轰动效应,王诚早有预料,甚至是他所希望的。事情停留在资本层面,自己始终处于下风。说到底,如今华海才是千城的大股东。可进入公共事件的层面,胜利的天平就可能会倾斜。赵小轻躲在幕后,绝不敢出头。曹伯华一个泥腿子,能有什么号召力?而我,才是成名日久的商界教父,振臂一呼,理应应者云集。

为此,王诚曾约见过好几位重量级媒体人士,希望自己亮剑后,老朋友能出手相助。一开始,事态的确朝着他的预期发展。公开信发布后,数家具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刊登报道,对千城管理层的支持态度显露无疑。好些企业家朋友也相继发声,表达对王诚的力挺。王诚的微信朋友圈收获了无数个赞,那些点赞的人几乎个个是声名赫赫、雄踞一方的商界大佬。

然而就在几小时前,风向却发生改变。尽管正式报道对王诚颇为有利,但在新闻后面的跟帖区,对王诚的负面评价甚至谩骂却如潮水般涌出:

“整日游山玩水的董事长,早他妈该滚蛋。”

“突然宣布停牌,就是绑架中小股民的流氓行为。”

“新闻全是收了红包,但一看评论就放心了。”

……

被网友顶到最上方的一条跟帖,几乎是对王诚的道德指控:“那些臭钱,只能找几个帮他洗地的记者,却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素来爱惜名声的王诚,对舆论风向颇为看重。原本盼着一边倒地支持,怎么事与愿违?决战来临,第一场仗似乎就出师未捷?王诚看着下属整理的网络舆情,脸色阴沉得可怕。

“主席,这些跟帖显而易见都是华海雇的水军。”虞东明赶紧开口宽慰自己的老板。

王诚的眼睛从文件上移开:“人家是有备而来,连水军都准备好了。”

虞东明说:“网友发几句牢骚,有什么影响力?其实,从昨天到现在,凡是对此事表态的重量级企业家与财经大刊,都是挺我们的。”

“都有哪些人说话了?”王诚问道。

虞东明掏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我统计的,截至目前表态支持我们的商界重量级人士。”

王诚拿过文件,瞟了一眼,欣慰地说:“患难见真情呀。回头我会挨个打电话感谢这些老朋友。”

虞东明说:“这些水军,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赶明儿咱们也撒点钱,把舆论风向扭过来。”

对虞东明的提议,王诚不置可否。以他孤芳自赏的性格,花钱雇水军的话自然说不出口。闭口不言,实则已是一种默许。

方玉斌却摇起头:“找几个水

军就能扭转舆论?我看未必。”

见方玉斌提出质疑,虞东明不甘示弱地说:“人家雇的水军上蹿下跳,难道我们坐以待毙?”

方玉斌说:“我不否认,对手的水军十分活跃。但那些不利于千城的言论,难道全是水军发出来的?依我看,许多发声的人并没有拿谁的钱,不过是凭个人好恶行事。”

方玉斌拿起自己的手机,说:“我朋友圈里有篇文章,是上海一位专栏作家写的,传播很广,如今阅读量已是10万+。这篇文章中,他把千城股权大战形容为屌丝与贵族的战争。作者通篇对曹伯华不吝赞美,甚至盼着他在股权大战中获胜,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逆袭,为天下屌丝出一口恶气。”

“荒谬!”类似的言论,王诚已经看到。他实在想不通,曹伯华是哪门子屌丝?还有他背后的赵小轻,难道也算屌丝?倒是我自己,早就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股权,多年来仅有年薪收入。要说个人财富,远逊于曹伯华。写这些文章的人,眼睛难道瞎了吗?

方玉斌毕竟不是王诚的属下,不用像虞东明那样,凡事顺着老板心思。他笑了笑,说:“王总息怒。这篇文章的观点固然可笑,但也表达出一部分人的观点,否则点击率不会这么高。这位作者是我的朋友,刚才我跟他微信聊天,问他是否收了华海的公关费。他一口否认,说自己连曹伯华长什么模样都不晓得。”

方玉斌接着说:“我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并非所有骂王总的言论都出自水军。水军嘛,有奶就是娘,谁出钱就替谁说话。可怕的是,舆论风向已经逆转,而我们仍浑然不觉。”

王诚斜着头,似乎并不认可方玉斌的说法:“这个曹伯华,此前压根没有一点名气。怎么一夜之间,冒出来那么多粉丝?这些人不是水军,又是什么?”

方玉斌思忖了一下,说:“其实那些粉丝并不是真心喜欢曹伯华,只不过是讨厌王诚。看着有人出面教训王诚,他们便欢呼雀跃。不妨这样说,谁能够挑战王诚,他们就支持谁。至于此人是曹伯华还是张伯华、李伯华,已经不重要了。”

此言一出,办公室顿时陷入沉寂。王诚的脸色愈发铁青,虞东明几乎屏住了呼吸。在千城集团,王诚是众人口中的“主席”,是不容置疑的红太阳,可从没人敢这样同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