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郡官府。
一名留着长长胡须,一脸微笑的就是庐江郡的郡守,张端瑞。
在张端瑞面前,坐着张羽和司马钦。
自从前任郡守宋鸣宇参与谋反,被赐死之后,张端瑞就从中央朝廷调到了庐江就任郡守。
在来庐江郡之前,他在中央朝廷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官员。
因此,金陵发生的事情,他都异常的关注。
自然也对科举很是上心,尤其是一甲前三名。
张羽将要担任庐江郡驻守大员,负责庐江郡的经济和民生发展,张端瑞是欢迎的。
毕竟,不欢迎张羽就是在和王上作对。
和王上作对,那么等于找死。
张端瑞抿了口茶水后,笑着说道:“张大人,没想到你会舍弃两个月假期,现在就走马上任了。
不愧是状元,果真是国家之栋梁。”
张羽礼貌的说道:“我是晚辈,郡守大人称呼我为子安就行了。”
闻言,张端瑞脸上笑容就变得更多了。
称呼表字,这表明了张羽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张羽继续说道:“郡守大人,我和司马兄来这里,是想要在庐江郡的各县内走上一圈。
然后我就会和司马兄前往江浙郡,最后在上任期限前,回到庐江郡。”
既然张羽都表达了善意,张端瑞自然也要表达自己的善意。
他立刻就表示,一定会全力配合张羽以及司马钦两人。
本来张端瑞还想留着张羽和司马钦吃个晚饭,但是两人都拒绝了,说是不能耽误时间。
对此,张端瑞也没有拒绝。
官府门外,张端瑞带着庐江郡的一众官员,目送着张羽和司马钦两人离开。
张端瑞身边的庐江郡通判,李温开口问道:“张大人,让这两人在郡内走访视察,真的好么?”
张端瑞平淡的问道:“李大人害怕了?”
李温愣了下,回道:“不是害怕,只是认为张羽虽然是驻守大员,但应该也没资格走访视察吧。”
闻言,张端瑞眉头一皱,沉声道:“李大人,你要清楚王上将子安派遣到庐江郡的目的。”
“发展民生和经济是主要目的,但是他可以直接和王上对话,他送上去的折子可以绕过朝廷,直接呈现在王上面前。”
张端瑞顿了下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子安手中有着尚方宝剑,而且李大人又怎么知道,走访视察不是王上的意思呢?”
最后,张端瑞说了一句话,就离开了。
“李大人,今天你就先提前下衙吧,回去把手洗干净了,再回来坐衙。”
张端瑞最后的提醒,让李温的面色有了明显的变化。
周围的其他官员,有些连忙低下头,有些则是面无表情,有些直接撇开头看着别处。
刚才张端瑞那句话,既是在警告李温,也是在警告其他官员。
这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
身为庐江的一众大臣,除了金陵朝廷,说难听点,他们就是庐江郡的王。
平时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为背后的家族谋取一些利益,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多时,就开始有官员开口说要回家处理一些急事。
李温沉思了会,然后也离开了。
对于官署外面发生的事情,张羽和司马钦并不知晓。
而且就算是知晓了,他们也只会一笑而过。
他们提前来,一方面是为了视察庐江郡和江浙郡的整体情况,以便以后一些民生经济振兴政策的制定。
另一方面,正如张端瑞他们所想的那样,为了清一清庐江郡的劣根。
不过,有一点张端瑞猜错了。
张羽和司马钦这么做,没有受到陆少君的指示,完全是他们自发的行为。
两人离开官署之后,直接就朝着既定的目的地而去。
第一站,他们选择前往和楚国临川郡交界的五丰县。
楚国进入汉国近八成的百姓,都选择在五丰县定居。
同一时间,五丰县。
在楚国百姓大量迁入庐江郡之后,官府就开始划分区域,让这些百姓居住安定下来,形成一个个小村落。
高家庄就是这样的一个村落,村子中的村民都姓高,是临川郡迁过来的。
这个时候,村里一半的汉子在修建房屋,另一半的汉子在开荒屯田。
村中的女人都在照顾牲畜以及给汉子们做饭吃,或者在一旁帮衬着做点别的事情。
田间地头,山脚之下,都能看到脸上挂着笑容的村民。
尤其是在荒地上,挥动着锄头的汉子们,那叫一个卖力和高兴。
土地,只要这些土地开荒出来,那就归他们所有。
这足以让他们疯狂。
田间里头,高家庄的村正,高丰高老汉,此时正指挥着一群汉子在修缮沟渠。
村里面已经开荒了十多亩地,沟渠也开始修整出来了。
这时,还满是杂草的道路上,驶来一辆马车。
看到马车,村民们都停了下来。
想来是官府的人,来通知什么事情。
高老汉快步走过去,等在路边。
马车停住后,几名身穿官吏服装的人,就跳下马车。
“几位官爷,来高家庄可是要通知一些事?”
为首的官吏,扫了眼高丰,便说道:“你就是高家庄的村正吧,我们来这里,是通知你们在三天后要上交五十两银子。”
高老汉愣了下,连忙问道:“这五十两银子上交是为了?”
这名官吏直接回道:“购买土地啊,你们开荒不要收钱啊?”
闻言,高老汉就更纳闷了。
他们只是听说过开荒出来的土地归百姓所有,但是没听说过还要收银子啊。
为首的官吏看着高丰不说话,便解释道:“郡里的通判,李温李大人下了公文。
我们县丞大人也说了,这五十两银子交齐,你们开荒出来的土地就能够归档入案。”
“五十两银子可以开荒一百亩的地,这一百亩地归你们高家庄所有。以后还想开荒,则还需要再上交五十两银子。”
高老汉也听懂了。
意思就是五十两银子买一百亩地。
这会不会太贵了?
如今的土地价格平均是两百五十文一亩。
五十两银子能够买两百亩地,怎么到官府这里就翻了一倍呢?
没等高老汉说出自己的困惑,为首的官吏就厉声说道:“三天后要么交银子,要么不允许再开荒了。”
说完,这几名官吏就坐着马车离开了。
看着马车扬起的尘土,高老汉叹了口气,朝着村民们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