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庐陵城。
整个明远街仿佛遭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一般,很多家族中传出各种愤怒声、哭声、凄惨声等等。
街道上,也多了很多的武者护院。
王宫之前,十来名身穿各式华服的老者或中年男人,全部阴沉着一张脸站在那里。
进去通报的禁军统领,这时走了出来。
“诸位,王上已经知晓了,诸位请跟我来。”
御书房的大门整整过了一个时辰才被打开,十来名老者和中年男人,尽管在努力控制。
但是他们眼眸中的怒火,就犹如烈焰一般,看的让人害怕。
御书房里面,楚王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人离开的背影。
袁轲也很聪明,也很懂事,没有挑世家下手,而是选择一些商贾或者士绅。
来的这些人,虽然有些影响力,但是也给不了他多大的压力。
这时,从御书房的侧门,中年汉子领着清洗过后的袁轲走了进来。
此时,袁轲的形象也勉强算是个人。
光头,留着胡子,左脸上有一道两寸左右,异常狰狞的刀疤。
袁轲也是不客气,拿起楚王面前一个果盘,然后就大快朵颐起来。
楚王眉头皱了下,说道:“袁轲,寡人叫你过来,是让你去征兵。”
袁轲随意的问道:“征多少?”
“三万,这三万的士兵可以交给你来统领。”
闻言,袁轲直接说道:“银子呢?征兵需要多少银子,王上你也明白。”
楚王对着身旁的中年汉子点了下头。
中年汉子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
袁轲接过之后,也没有查看直接揣入怀里面。
楚王叫袁轲过来了,也不是专门给他银子,而是想要交给他一个任务。
“在征兵结束之后,你可以没事带着手底下人,去庐江郡骚扰一番,到时候随便你怎么玩。”
袁轲也不是傻子,问道:“汉国找到了什么样的靠山,能够让王上你这么紧张?”
楚王也没有想着隐瞒,而且这个也瞒不住。
“蓬莱仙岛出山了。”
此话一出,袁轲整张脸就变得异常难看。
他死死盯着楚王,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让我去和蓬莱仙岛对抗?”
楚王笑着反问道:“你害怕了?”
袁轲冷笑一声,将果盘重重的放在桌子上,然后直接就离开了。
这时,楚王的脸也瞬间阴沉下来。
“你跟着他,给寡人盯住他,只要他敢不听话,也没必要手下留情。”
中年汉子微微点头,然后也走出了御书房。
王宫外面,十来辆马车朝着明远街行驶而去。
等到这些商贾和士绅回到家之后,直接家门紧闭。
而后,这些商贾和士绅就开始安排人搬家了。
听到这个消息,楚王也只是沉默了一会,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
金陵,景阳大街。
百姓们都聚在一起,抬头看着眼前的景象。
两名工匠站在一个能自动升降的梯子上,正在安装一条线和一个像勺子一样的东西。
不止是这一处,整条景阳大街。
不对,应该是涵盖着所有街道区域,以及东西两市区域,道路两旁都有人在安装这个奇怪的东西。
刚好升降梯落下来,两名工匠落在地上,一名百姓就忍不住开口问道:“两位,问一下,你们这是在干嘛?”
一名工匠笑着回道:“这个啊,王上让我们安装路灯。”
路灯?
这是什么奇怪的词语?
没等百姓们继续追问,那两名工匠就前往下一处安装地点。
金陵城需要安装路灯的区域太多了,得到知识光球的工匠又太少了,他们只能抓紧时间。
没必要,知识光球要一个世界本源点一个,有些小贵。
现在陆少君身上没有一个世界本源点了,全部都买了知识光球。
由于有禁军在一旁看着,百姓们也不敢贸然上前询问,只能在旁边看着。
等到工匠下来之后,再次询问:“路灯是什么?”
“路灯就是路灯,哪有什么为什么?”
“额……”
有着急的百姓,刚想继续开口,就被禁军瞪了一眼。
“你们想围观就安静的看着,别打扰这些工匠干活,耽误了王上的大事,你们能承担得起罪责?”
此话一出,百姓们就纷纷缩起了脖子。
陆少君现在在百姓眼中,那就是至高无上的仙人。
耽误了仙人的大事,那罪过可就大了。
因此,百姓们也不围观了,纷纷走开了。
只是,百姓们不在这里围观,但是茶楼酒肆的话题,却始终围绕在这里。
……
庐江郡首府,庐江城。
长途马车站点,一辆长途马车在百姓们的注视下,缓缓停靠好。
马车门打开,一袭儒衫的张羽和司马钦率先从马车上下来。
看着堵在前面,想要挤上马车的百姓,张羽微微笑道:“乡亲们,让一让,先让里面的乘客下来,你们再上去。”
司马钦更是让百姓们排好队伍,不要拥挤,不要争先恐后。
在两人的疏导之下,站点这里也开始变得有序起来。
张羽和司马钦两人朝着庐江郡官府走去。
路上,张羽不由得问道:“我说司马兄,你不直接去江浙郡,跟着我来庐江郡干嘛?”
司马钦一边观察着庐江城的街道,一边回道:“土地开荒归属百姓这项政策,率先在庐江郡实施。”
“而且这边也是接收楚国百姓最多的郡,我来这边视察一下,理所当然。”
张羽打趣的问道:“你准备招收会稽郡的百姓?”
司马钦耸了下肩膀说道:“有何不可?江浙郡和楚国的会稽郡交界,接收百姓太方便不过了。”
张羽微微点头后,说道:“听说王上在江宁设立了一个造船工坊,工坊里面的造船技术神乎其神。”
司马钦一听,就知道张羽在打什么主意。
“听说那个工坊造的船,从庐江到江宁,只需要一日时间。我们两郡的货物,完全可以实现互通。”
司马钦继续说道:“王上在《论经济发展》这本书籍的第三篇中说道,交通便捷性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张羽故作诧异的说道:“司马兄厉害,连具体哪篇内容你都知道。”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下,拱手道:“在下佩服。”
见状,司马钦也是微微拱手道:“张兄客气了,想必你都倒背如流了吧。”
“还行吧,尚能默写全篇吧。”
“在下佩服。”
于是,百姓们就看到两位读书人,在大街上互相拱手,然后这两人又纷纷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