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心中,本就藏着对高墙深宫内种种不公的低语与不满,这轻轻一触,怕是要引燃一场无法估量的风暴,让民怨如同夏日里的烈火,瞬间燎原。
然而,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又岂是单纯为民请命所能概括?那些权倾一时的身影,各自心中盘算着的,更多是权术与利益的博弈。他们或许会在背地里压榨百姓的膏血,却绝不会愚蠢到亲手点燃那足以将自己吞噬的民愤之火。
武大的心,此刻如同坠入了万年寒冰之中,冷得彻骨。他本以为,即便是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被剥夺了那些虚名与荣华,回归阳谷,与亲人共度平凡而温馨的时光。但谁曾想,这朝堂之上,竟有人对他动了杀念!他愤恨地想,若那老奸巨猾的蔡京也在此列,恐怕自己早已被拆解成千万碎片,难觅全尸。
高俅那张阴鸷的脸庞,此刻在武大的脑海中无限放大,他几乎能听见自己咬牙切齿的声音,誓要将这个提议斩他之人碎尸万段。武大的脸色,比冬日里的初雪还要苍白几分,他深知,一旦高俅开口,群臣附和,自己便如同被推向了悬崖边缘,进退维谷。
更令人不解的是,平日里总是爱出风头的童大将军,今日却异常沉默,仿佛这场风暴与他无关,这种反常让武大心中更加忐忑。而宋徽宗那冷漠的眼神,更是如利剑般穿透了一切伪装,让武大明白,这位九五之尊,对自己似乎早已失去了耐心与宽容。
回想过往,武大与宋徽宗的三次交集,每一次都伴随着波折与危机。首次因南瓜之功得宠,第二次因李师师之事引祸上身,而这一次,更是直接触动了皇权的威严——杀了禁军,这无疑是挑战了皇家的底线。
此刻,武大心中五味杂陈,他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心布置的棋局之中,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仍难逃被算计的命运。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愿坐以待毙,心中暗自盘算着,或许,在绝境之中,方能寻得那一线生机。在那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中,风云变幻莫测,一场关乎忠诚与命运的戏剧悄然上演。这两次风波,宛若两道闪电,直击宋徽宗那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内心世界,无疑是触碰了他最为敏感的逆鳞,激起了层层波澜。
回想起前次,按常理,宋徽宗该是雷霆震怒,严惩不贷,将武大之名从朝堂上抹去。然而,他却出奇地展现了一抹温柔,仅以轻罚俸禄、禁足京外作为惩戒,仿佛是在给这位名叫武植的陈留县子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世人皆言,这份宽宥是否成了滋养不臣之心的温床,让武大竟敢公然挑战皇权,对禁军挥剑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