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国
锦州
天刚擦亮,白昭昭正在自家的猪肉摊上削削剁剁。
“王嫂子,今早的猪心最好,瞧你最近被王叔给气的,脸色都不好了。”
“气大伤身,我多割几两猪肝子,给你补补血,旁的猪肠子就当我送你,卤了给自己解解馋。”
白昭昭踩在矮凳上,打小跟着自家大人杀猪剁肉,这活计熟练的很。
手起刀落,不到片刻的功夫。
她就勤快地包上芋叶,用枯草包个严实,放在王嫂子背后的背篓里。
“还是昭昭心疼嫂子,赶明儿,嫂子带些酥糖给你。”
领了白昭昭情,王嫂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掏了掏几文铜钱放在旁边的白碗里。
“好咧,嫂子吃得好,别忘了下回再来找我。”
白昭昭笑得憨直,转头就把挂在铺上的猪头,切了几两猪耳下来。
“叔,叔,快看我,你前天要的新鲜猪耳,我给你留了。”
她扬起手里的猪耳,对着路过的,一个满脸麻子的汉子叫喊起来。
“哎呦,我的昭昭,你可别骗叔。这有没有毛呀?我可不想提着回去,遭你嫂子骂得慌。”
没念过什么书的李麻子,一想起家里的母老虎就好这口,嘟囔着半天,还是乖乖掏了钱。
“你老不放心我,还不放心我爹,这烧毛的活计,我可干不了。”
不当一回事的白昭昭,将刀往砧上一插,顺手解下挂了半天的猪下水。
“这个就当我心疼嫂子的。”
左右观望了下,她发现自家爹爹不在,乐颠颠地包了起来,抛给李麻子。
“还是昭昭好呀,你爹就小气,连点下水都得念叨半天。”
想起白父的诨号白骡子,李麻子抱着芋叶,也浑身不得劲。
“哪的话,我爹爹是自小苦惯了,待街坊四邻还是好得很。”
白昭昭袖子一挽,走下矮凳。
突然想起一-大清早,自家爹爹不知得知什么消息,急匆匆地往驿站赶。
像是去接什么人?
“接人不如多杀头猪,好歹能赚几两钱。”
白昭昭捡起碗里的铜钱,眼见铺前没什么客人,上下抛着铜钱玩。
“昭昭,你快回家,你爹爹牛大发了!”
同乡的娟姐儿跑的连布鞋都丢了一边。
急匆匆地拽着白昭昭的袖子,要她赶紧回家瞧瞧。
“哎哎,我的猪肉,我的铺子……”
心心念念自家的猪肉铺子,白昭昭握紧手中的铜钱,张嘴吃了满嘴的灰。
“你还猪肉,你爹给你找了个小相公回来啦!”
“现在满村的人,都围着你家看闹热。”
差点没被白昭昭的话给气死,娟姐儿恨铁不成钢地停在脚步,猛地一拍白昭昭的脑袋。
“啊?我的……小相公?”
白昭昭有种被雷劈到的感觉,就一个早上不见人影,她就多了个小相公?
“好啊,白骡子,你等我回去!”
她这人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
想在她眼皮底下搞事情,也不怕她的屠猪宝刀磨得又利又亮。
“唉呀呀!你听岔了,我的昭昭,我是说你爹牛大发了,连这种人都给你拐来了!”
想着一眼瞥见的惊天容颜,娟姐儿拧着她的耳朵,要她把话听全。
“娟姐儿,你别骗我了,前头的阿花妹同我一般大,不到十岁,就被卖到邻村做童养媳。”
想着要大义灭爹的白昭昭,恨不得回头,把铺上的屠刀一齐带回去。
想来轻松的很,她绝不连骨带皮,让人嫌弃她的刀法。
脸色全黑的娟姐儿,用力拧紧她的耳朵,这耳朵不听话,就干脆不要了吧。
“哎呦,疼,疼!”
捂着耳朵,白昭昭疼的龇牙咧嘴,把一张原本清秀的脸蛋给挤成了一个卤蛋。
“你回去瞧瞧,就知道啦。”
想着那张脸,娟姐儿拉着白昭昭的手,又羡慕又嫉妒的看着她。
“你阿爹对你可真好。”
末了,她摸着她动个不停的眉眼,笑了笑道:“昭昭马上就有个童养夫了。”
她……她在开什么玩笑。
当见着家中所谓童养夫,白昭昭整个人傻掉了。
“……他是活的吗?”
不只她惊讶得想尖叫。
娟姐儿被她拖进白家。
更加真切的看清那少年的容貌时,没当场把屋顶给叫塌了,都算她平素见过世面。
“昭昭回来了,这位是柳安州来的阮知微,该怎么说……”
白骡子本该欣喜若狂,敲锣打鼓宣告街坊四邻,自家姑娘终于有个瞎眼的看上了。
可庚帖的人名,本不该是他家能奢想的。
他原以为由老太爷定下的娃娃亲,早随着他家没落,搬来锦州就该断了。
没想到,对方会巴巴的把嫡幼子送来。
说是白昭昭的八字极旺,想着能给自小孱弱的幼子延寿续命。
想想心就虚,白骡子不敢多看阮知微的脸。
总不能对他说,你未来的娘子,除了一把屠刀使得极好,旁的一概不会。
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得几字。
“知微,是我家委屈你了。”
白骡子看了一眼对着阮知微垂-涎三尺的自家姑娘。
又看了一眼-色-如春花的阮知微,不住的叹气。
“爹爹,你别叹气呀,这婚事,我认。”瞧自家爹爹咳声叹气,像是愧对祖宗,害她也想跟着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