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2)

杜宇一声春晓 申吉 2144 字 4个月前

谈笑间,妙清将话题转向了疫病。

“姜伯伯,这张九村的时疫近来可退下去些?”

“哎,眼见着已是快入秋的时节了,大家都想着天要凉下来了,水也下去了,该要好了,可今年水发得太大了,前段日子又有余波,没完没了,疫病也一直下不去……”

“我们听说有人拿了药来张九村买卖……”

“哦!你说那个胡小子?”

“胡小子?我们也是听说有个姓胡的药商,姜伯伯您认识他?”

“认得认得,我们村子小,谁家不认识谁家啊!胡小子家今年也是遭了灾了,家中人去了大半了,胡小子逃了出去,倒是没成想带着药回来了。”

“这药如何?”

“是好药啊,倒没想到是这胡小子,往日里不着调得很,竟没成想这次是他做出了点事儿来。前些天就在村里说有救命药了,今天就紧着制出来了,说是没效果不要钱,故而今天是免费发放的呢!听说效果很好的,好多上午吃了药的,下午就好些了,我们家明儿还打算去买些来备着。”

妙清和小程哥及阿诺交换了眼色,道:“明儿我们便也去瞧瞧,我们本想着来看看情况,因我们家也做些药材买卖,既然已有了药了,咱们便也去见识见识吧。”

至次日,三人便跟着姜家人一起去了村东边的集市。

说是集市,可因为时疫的原因,已不见往日的热闹,整个集市中除了一张小长条桌前有些人在稀稀拉拉排着队,并无其他摊贩。

而这小长桌上摆着的,可不正是药嘛。

还未走近,妙清便借口整理衣裳,没有上前,小程哥和阿诺都是机灵的,知道自家小姐的意思,因当日胡柏并没有见过阿诺,便叫阿诺先近前打探,不久阿诺便来回话了。

“小姐,问清楚了,那个胡柏并没有过来,这儿是他的家人之类,说是那姓胡的这几日都在乡长那儿呢。”

“嗯,那便好,小程哥,走吧,咱们去瞧瞧。”

果然,小长桌后站着几个人,有几位与胡柏甚是相像。

姜家人正和其中一位讨价还价,妙清便拉着阿诺去了另一边,问道:“这药怎么卖的?”

“这位小姐看着不是咱们村的啊?”一个贼眉鼠眼的小子斜着眼质疑。

“怎么?你们这药只卖这张九村的人?”阿诺瞧不上这人,脱口问道。

“呦,您这话说得,不是不愿卖,只是咱们村子疫病严重,可不得紧着咱们自家人嘛!小的瞧着您几位都挺结实的,若不是有燃眉之急,就别浪费这药了。”

阿诺见这人说话阴阳怪气,便还要怼,妙清拦住了她,笑道:“这位大哥是不知道,我们几个自然是好的,不然竟叫我们家里那几位病着的过来?来了您也不敢招惹呀不是?”

“怎么说?你们家也有人染了时疫?”

“可不止,大哥是只在这一带活动吧,我们是从南边来的,今年一样是发大水,幸而我们村往年也如此,是有准备的,可没想到今年格外可怕,到如今也未好很多,家中还有老人卧病不起,吃了许多药也不见效,这才带着家人一路北上寻医,到了这张九村附近,便听说你们这儿有神药,这才过来瞧瞧,不若如此,我们也就走了。”

见那人将信将疑,妙清又湿了眼眶道:“大哥也是过来人,当知道这疫病之可怕,我们也是诚心来买药的……”

“那你们要多少?”

见对面松口了,妙清道:“我家有三位病着,再兼着村里还有其他病人,再算上预备着的,怎么也得有百来号人的量啊。对了,那你们这药如何吃呢?”妙清答着答着又岔开了话题。

“我们这药都是精华,是熟药丸,一天两颗就足够,满打满算着,一人吃上十天半月也就够了,你若是要,我便找来我家老爷,立下字据便可制药。”

“如此还要等上些日子?”

“这是自然,都是新药,你要得又多,没有现成的。”

“既是新药,那咱们也不敢贸然买,毕竟关乎人命,再加之我家虽有些小钱,也不能闹着玩儿……”

见妙清说得诚恳,那人也没有恼,只道:“这位姑娘这么说也在理,这几天我们也是在此设下药摊,给乡亲们免费送药的,不过这药只送给张九村中有病人的人家,看姑娘这么诚心,便给你们几颗,绝对货真价实,你们一问便知,另这几日,或送或买,一直有村人服用我家的药,效果嘛,姑娘只需等待几日便知。”

“也好,那劳烦大哥给我们几颗,并不是不相信大哥,只是兹事重大,莫怪我们要更谨慎些。”

“这是自然,应该的。”说罢,那人便取了一包药递过去,妙清接过,道谢后便退到了一旁。

待姜家人买了药,一行人便往回走。

“小姐,其实咱们找姜家要些便也够了。”

“人家收留咱们一场,若不是不可自行解决,便不好再伸手要的,咱们就要一些,人家还会收咱们的钱?莫不是又要欠下一笔债来。”

“小姐说得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