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1 / 2)

杜宇一声春晓 申吉 2432 字 4个月前

“爹,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你姑姑来了。”

“啊?小姑姑怎么过来了?”

“不是汝惠,是你大姑姑。”

“啊?”妙清也懵了:“这这这,这是怎么知道的?大姑姑现在在哪儿呢?”

“具体的还不清楚,是和我一起办事的同僚偶然提起,说是西京的丁大人家眷过来,丁大人托他家里照顾着些,我就问了一嘴,结果真是你姑姑。”

“那她来做什么?也许并不知道咱们在这儿?”

“不清楚啊,总之是来了,还住在我那同僚家里,就是现在不知道,保不齐他们聊着聊着就知道了。”

“啊,那怎么办?咱们要走吗?”

“我看先观望两天,我也再打听打听。”

“那您可赶紧的吧,若是真要走,也要和吕家告个别。”妙清叹气。

“臻儿,你很喜欢吕家人是不是?很喜欢吕夫人?”

“阿婆待我极好,怎么会不喜欢呢?我们又相投。”

“爹对不住你……”

“呦,别这么说了,这些日子该补给我的也都补回来了,您不知道这一路上,有爹您陪着,臻儿多高兴呢。”

“爹叫你跟着奔波这么久……”

德存坐到妙清身边,妙清见他这么难过,便唤阿万拿了杯盏,给德存倒了些冬酿酒。其实这酒和清水差不多,许是心中郁结,德存喝着喝着竟红了眼。

他自觉失态,放下酒盏,没说什么便出了门。

至晚间,妙清正准备洗漱更衣,小宝却在门外来报,她披上斗篷出门,小宝引了她去正厅,路上才知道,大姑姑已经到了吕府了。

妙清心中一惊,问德存在不在,小宝回了说,正是汪大爷带着丁夫人来的,妙清心里就明白了大半。

待到了正厅,吕夫人正招待着汝贤,德存则坐在一旁。

妙清径直走上前,行了礼,只听汝贤哎呦一声,牵住了妙清,另一手摸着她的脸。

“臻姐儿这么大了。”

妙清也好些年没见过这位大姑姑了,果然是红气养人,丁姑父官运亨通,夫妻俩又和睦,汝贤虽说已经是年近四十的人了,却肌肤紧致,光彩照人。

“姑姑好。”

“好孩子,这么些天,你受苦了,要不是吕大人、吕夫人照顾着,也不知你要跟着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在外面熬多久。”

“妙清这孩子又乖又机灵,倒帮了我不少忙,我着实喜欢,你们家有福啊,我就得不着这么个闺女。”吕太太道。

“她是懂事的,自小家里人都喜欢她,她出来这么久了,家里都乱了套了。”汝贤打算切入正题了。

“论理说,我们也确实不该帮着瞒着你们,只是听了父女俩的事儿,是想着也需些时日,让两边都冷静冷静,这才许了汪大爷,没通知你们。”

“这是自然,当年是我父亲和我弟弟有些龃龉,您想到这一步,我是要代我父亲谢谢您和吕大人的,只是这会子,家父和家母也想明白了,您肯定也能理解,为人父母的,哪儿受得了孩子在外面,日日不回家的,再者,到底是骨肉至亲,哪儿有隔夜仇的……”

“是了,这我哪儿能不知道哇,我家这几个小子,哪个要是在外面受着别人一点儿气了,我定是不饶他的。”

“哎,其实我也是听伯泽说,汴京宗学里有个姑娘挺出名,打听了竟和臻姐儿重名,这才想着过来碰碰运气的,没想到还真是,这谁能想到的,我这个弟弟倒有些手段了。”

汝贤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我也是昨日才过来,没想到今日家弟就自己来找我了,当初走是他自己选的,现在回也是他自己选的,我也是拿他没办法。”

“既然是汪大爷要回的,吕家自然没有强留人的理儿……”

“若说这些日子,真是托您照顾了,若是就这么定了,看看是不是商量个日子,就叫家弟跟我回去?”

“这您可别问我,还得你们自家商量,我们这儿都好说的。”汝贤都这么说了,吕太太自然也不好拒绝,只能答应。

妙清倒控制不住了,红着眼扑进了吕夫人怀里,这一闹,吕夫人也抹起了眼泪,倒叫汝贤进退两难了。

“我看臻儿是不舍得这儿的,姐,回,肯定是要回的,这具体哪天,还是从长计议吧。”

汝贤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弟弟就来气,道:“家里可等着你们回去过年呢,这再耽搁,可就到明年了。”

“姐!”

汝贤也自知在吕夫人面前失言了,赶忙转口道:“我就这么一说,具体的,下来咱们再商量吧,吕太太见笑了,我对着我这个弟弟,真是恨铁不成钢。”

吕夫人这会子哪顾得上这姐弟俩,含糊着道:“无妨。”后又摸着妙清的头道:“丫头,今晚和阿婆睡,可好?”

妙清自然说好。

当晚,德存将汝贤送回了住处,自己在礼素院翻来覆去,折腾了半宿才入睡。

次日,吕夫人隐晦地表达了希望妙清在吕家过完年的想法,虽被吕大人眼神警告了,她也丝毫不在意。

如是,两人何时回去的事儿,直僵持了一周,汝贤也没法儿,只得去信劝汪老爷子并太太,已是走了这么些日子了,再晚几个月也不算什么,又暗示吕家不一般,得罪不起,这才叫平江那边妥协了。

这个春节,简直是妙清这十二年人生中最快乐的了,吕夫人前后张罗,一家子挤在一桌上,暖暖和和、亲亲香香地吃了年夜饭。

爹爹也在身边,没有一屋子的低气压,没有考学压力,当然了,也是吕大人他犯不着管个外人,德存整个人都是轻松的。

过了初一,妙清又约着和颜蕴、阿宁出门,她们知道妙清开了年就要回平江了,便约好这些日子经常出去玩儿。

“妙清,你回了家,可要经常写信啊。”颜蕴嘱咐道。

“那是自然,你们也一样,可别日后在京城富贵了,就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