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 / 2)

华婉宁坐在原地没有动,她看得出老婆婆应当是用心准备了,可是,她确实吃不惯。

“多谢。”

她伸出纤纤细指,轻轻推开陶碗,即便腹中空空如也,她也实在咽不下去,想到自己此时的境况,想到豫章郡的父母······她不禁愁容满面。

桑婆婆惶恐,端着碗不知如何是好。

屋子外头忽然闹哄哄地。

今日是十五,正是分发粮食的日子。

汉人寨除了一座主寨外,另有三座小寨,分别是青城寨,玄城寨、白城寨。

四个寨子的劳力凑在一起耕种劳作,捕鱼养蚕,所获成果统一上交主寨,再由专人登记保管,每月十五按人头分发给每家每户口粮。

上个月收获颇多,想必今日的分配应当是人人欢喜的。

“六郎,六郎在不在?”

屋外传来族人的叫喊声,桑婆婆起身去看,只见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愤愤而来。

桑婆婆看着来人不解地问道:“洛大哥,您这是怎么了?”

对方却将手中的布兜子往矮桌上一搁:“快让六郎出来瞧瞧。”

华婉宁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那布兜子,隐隐可见红红白白的谷物掺杂其中。

“真是太过分了,主寨那大郎媳妇就是这么欺负人的!”

“我们这一户统共两个劳力,小扇子虽然年幼可是养蚕抽丝手脚麻利,从来没有落在人后,我也尽力耕种,日日早出晚归从未懈怠过。”

“可是你瞧瞧,她今日分给我们的口粮。”

桑婆婆抓起一把稻米,指尖一碾竟轻飘飘地碎了。

“唉····”

“若是八分谷子二分麸,我也不说什么。”

“可你瞧瞧啊,谷少麸多,这不是存心欺负我们爷孙俩嘛!”

洛大爷愤慨地数落起来:“那刘玉茹仗着自己是寨主的儿媳妇,就这么糟践人!天理何在!快让六郎出来,我要告状!我要告状!”

“爷爷!”

说话间,门外跑来一个梳着羊角小辫的女孩,约莫十多岁,瘦瘦小小的,一进门就扑到了爷爷身边:“六叔今晚去巡哨了,还没回来,您别急。”

桑婆婆见新媳妇还在这里,便请洛大爷到门外说话,

而那小丫头一扭头,看见屋内端坐着的华婉宁,大眼睛立即咕噜噜地直转:

“你就是六叔的新娘子?”

华婉宁保持着端正的坐姿,一言不发。

小丫头见状撇了撇嘴,但还是忍不住偷摸打量起来。

只见新娘子身量纤细,坐姿挺拔,一头绸缎似的青丝高束在耳后,露出洁白似雪的肌肤,眉眼明丽动人,确实是个大美人。

“看够了吗?”

小丫头还沉浸在六叔娶了个大美人为妻的惊讶之中,猛然听见新娘子开口,她才回过神来。

“看看也不行?”小丫头讪讪地嘟囔了一句,见华婉宁正看自己,她又止不住一脸好奇凑过去:“上回我在码头上看见一个穿红嫁衣的人,就是你吧?”

华婉宁闻言眸光一亮,立即抓住小姑娘的手问道:“你见过我?”

“是啊。”

华婉宁焦急地追问:“何时见过?在哪里?”

小丫头回忆了一下,紧接着语气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几天前吧,我看见二当家的船从外头开回来,停在小码头上,然后···”

华婉宁聚精会神地等待着下文,忽然一道巨大的黑影笼罩在二人头顶。

“六叔!”

······

桑青野不知何时回来了。

他的眼风扫过面前二人,小丫头立即忘了自己说到一半的话,仰着小脸兴奋地高呼起来:

“六叔!你回来太好了,可得替我们做主呀!”

洛大爷也跟着进了门,爷孙俩将所受的委屈悉数倾诉出来。

桑青野听罢,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洛大爷,小扇子,事情我已经了知晓了,明日我会亲自去找玉茹嫂子。”

他将洛大爷的布兜子留下了,转而从里屋取出一袋沉甸甸的布袋。

“这个你们先拿回去。”

小扇子和爷爷一见那沉甸甸的兜子,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几番推却,但桑青野十分坚决,她们爷孙俩只好带着桑青野给的稻米回去了。

桑婆婆将人一路送出了院子。

桑青野将随身携带的长剑信手搁在火塘边上,长腿一曲,就坐到了华婉宁对面。

“怎么不吃?”

他扫了一眼桌上纹丝未动的菜肴,好奇的问了一句:“吃不惯?”

华婉宁还沉浸在方才那小女孩的半句话里,压根没有心情。

她一言不发,桑青野也懒得理她。

他大手端起陶碗便狼吞虎咽起来。

华婉宁诧异地看着,这人吃相真是不雅,长腿大大咧咧地岔开在两侧,咀嚼时居然还发出声音,不知是太饿还是怎么,那么大一碗饭,他几口就扒拉光了,当真是风卷残云。

她还没来的急收回鄙夷的目光,就与他猛然抬起的视线撞在一起。

“明日你也别闲着,跟她们一起劳作去。”

“什么?”

劳作?华婉宁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

桑青野手持空碗起身,目光幽幽地落在她葱白细嫩的十指上:

“就算是我真媳妇也得劳作,更何况你这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