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寨乡政府建在九焰山的半山腰的一片平地上,因为这里有一眼千年古井叫葵花井,这块平地现在就叫成了葵花井村。
而更早些的时候,因为薛刚反唐时驻扎于此,经常会在葵花井旁的大花栎树下卸下盔甲晾晒,所以这里也被称之为“卸甲坪”。
早年间也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只有一条沿山势在半山腰上修建的弯弯曲曲的黄土公路。
那时候,在这条土路两边还只有零零星星、东一间西一间、乱七八糟地坐落着各色形状、材质都不一致的房子,大多都是以木头草料为建筑材料。
到了七十年代,庐陵县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乡一级的政府机构。
随着乡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健全,相对应的生活配套场所及办公楼、家属区的建设,土路两旁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了。
计划经济时代,三姓寨供销社在镇子上布局了三家门大的商店:百货门市部、综合门市部、生资门市部,在三姓寨下辖的每个村也都设置了一个供销社的综合门市部,集零售和收购于一体。
供销社在那时可谓是一家独大,垄断经营着全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山里的人们一直过着不紧不慢,悠闲的日子。
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这条路突然间就热闹了起来。
逐渐有山民在这条土路旁出售自家种的吃不完的蔬菜和粮食、从山里采来的野生香菇、木耳、板栗、核桃等山货、下套子或者用火枪捕猎到的野兔野猪和麂子老熊等野物。
有人开始炸油条开餐馆了;有人开裁缝店了;有家用电器钟表修理店了;有理发店了。
最多的就是从外地来的卖一些针头线脑、日常用品和衣服的摊贩。
他们先是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后来陆陆续续就地建了房,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商店,开始与国营供销社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
这些私人建造的房子建筑风格迥异:有青砖青瓦的、有红砖青瓦的、有石墙青瓦的、有夯土墙盖青瓦的、有木板油毡房……
沿马路下山坡面那一侧,大多地基不稳,或者地基不够宽敞,就在坡下栽上若干根粗壮的木头或者是浇铸几根水泥柱子做支撑,再在上面铺设木板或者浇灌混凝土,盖成了吊脚楼的模样。
不到一公里长的土路两边,在那一两年之内就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各种营生,应有尽有。不知不觉之间,已然形成了三姓寨最早的商贸集市和街道的雏形。
山民们被压抑了几十年的自由贸易热情,一下子被释放了出来。
不管是周六周日,还是上班日,只要是有空了或者家里缺什么了,就会换上自己最好、最干净的衣服,拿上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皱皱巴巴的钞票,小孩跟着大人,大人背着背篓,背篓里装着家里吃不完的粮食亦或山货、腊肉、鸡子、鸡蛋,有的是专门去山里采挖的桐子、棕皮、生漆、天麻、黄连等药材,背到集市上去卖了钱再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那时候,这条一百多米的土路上,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好不热闹。
杨浩宇的母亲,就是三姓寨最早从事商业活动的这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