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巴尔的计划之三,就是要把大龙寨村的田间地头种上茯苓。大龙寨海拔八百米左右,五月至六月的份的温度正好是二十七度至三十度左右,完全符合种植茯苓的条件。茯苓的栽种时间主要在五月到六月。这一时间段是基于茯苓的生长特性和环境需求来确定的。茯苓是一种多年生真菌,是由菌丝组成不规则块状菌核,表面呈瘤状皱缩,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它是一种兼性寄生真菌,既能侵害活的树根又能吸取死树的营养,特别喜欢寄生于松树根部,依靠其菌丝在松树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分解、吸收松木养分和水分作为营养来源。茯苓的生长环境要求在海拔五十米到二千八百米之间,但以海拔六百米到八百米为最佳,生长温度为18-35c,以25-30c生长最快且健壮。茯苓的种植场地,需要选择通风向阳的山坡作为茯苓的种植场地。土壤应为贫瘠的微酸性砂壤土地,还要有通气良好和适宜的含水量。茯苓接种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选种场地、平整场地、备料等工作。
大龙寨村正好海拔高度为600-800米,坡地也多,对排水、灌水的条件也好、酸碱度适中、背风、都是向阳的沙壤土地。要想种植茯苓,在入冬前就要砍伐松树,砍伐后截掉枝条,然后在松木上每隔一段距离纵削一刀,削面不要超过三厘米宽,深度不要超过0.6厘米,使松木流出松脂。等松脂流完后,将松木锯成六十至八十厘米长的段木,然后准备接种。接种的方法有三种:即肉引、木引、菌丝引。肉引是将段木按大小、粗细分层排放,再将茯苓用刀切片后接在段木上。木引是将选好的段木从中锯成两段,然后将木引接到段木的切口。菌丝引是选择晴天将放在栽培场地的段木放进地窖里,将菌种从瓶子里取出来,集中到一起接到段木顶端的锯口上。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根据当地的时节和气候来决定。种植茯苓必须要用松树桩,而且要用树龄在一年半之内的松树。
接种后4-5天菌丝开始生长,如果段木上没有菌丝出现,需要重新接种。要预防虫害,特别是白蚁,防白蚁可以用蚀蚁菌。备料时,要把树桩去皮后晒至度大约在六七成干时,见有裂口后,还要在树桩上开新口子,确保原料的充分利用,再在开口处培育茯苓菌种,最后覆盖一层十公分厚的沙土即可。茯苓菌丝体及菌核的生长发育时,需要土壤含水量大约为百分之二十,而子实体的形成则需要空气相对湿度在70-85%的环境。土壤的酸碱度对茯苓的生长有重要影响,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其生长。
在茯苓的生长时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主要是使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为碳源和氮源,以及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等矿物质资源给茯苓提供养分。茯苓在生长初期阶段,一般不需要阳光照射,选地时应该选择背光的地方或搭建遮阳棚。随着菌丝体发育完成,应逐渐增强光照,但要避免直接强光照射。
给茯苓接种的时间一般在春季3至4月份。将段木按照“井”字形堆放,每层之间用松针隔开。在段木上钻孔,孔距为30cm,孔径为1.5cm,孔深为段木直径的2\/3。然后将茯苓菌种填入孔内,用松针覆盖孔口,再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证温度和湿度。接种后,要定期检查茯苓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覆盖物和湿度。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发现病害或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在种植茯苓前要选活性强、长势好的菌种,要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顺坡挖窖,窖深60至80厘米进行种植。采收,接种后经过10个月左右生长期后,地面上会出现裂缝,可以扒开裂缝观察茯苓是否能采收。茯苓的药用价值广泛: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状,与其它的中药材搭配使用效果更明显。
食用茯苓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以下五种人不能吃:阴虚而无湿热、肾虚多尿、气虚下陷、糖尿病。虽然茯苓有补益脾胃、利水祛湿等功效,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茯苓的。阴虚而无湿热的人不能吃茯苓。因为阴虚的人体内阴液不足,而茯苓有利水祛湿的功效,会使体内水分流失更多,加重阴虚的症状。肾虚多尿的人不能吃茯苓。因为肾虚的人本身就多尿,如果再吃利尿的茯苓的话,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加重肾虚的症状。因此茯苓更适合水肿、尿少、脾虚的人食用。气虚下陷的人不能吃茯苓。因为茯苓有利水祛湿的作用,会导致小便次数增多,容易损伤身体元气,只会加重病情。糖尿病人不能吃茯苓。因为茯苓的淀粉含量高,过多的食用会使血糖升高,对糖尿病人是很不利的。但这五种人也不是绝对不。能吃茯苓,如果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是可以适量使用的。
茯苓的亩产量因种植地域、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因而产量会有高有低。一般来说,茯苓亩产量大概在5000斤到6000斤每亩,是一种产量非常高的中药材品种,适合大面积种植。收购价格也还不错,以市场价格6元钱一斤计算,亩产值大概3万~4万元左右,减去成本八千到一万左右,净利润收入大概在2万至4万元左右每亩。李巴尔准备把那些不好耕种的梯田和旱地加以改造,用来种植茯苓,经济收入肯定会大大提高。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茯苓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种植茯苓关键在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于产量的高低。种植茯苓的产区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云南、福建、湖南、贵州等地,野生茯苓的主要产区在云南,家种产区则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区,其中以安徽、湖北产量最大,安徽大别山区茯苓资源丰富,每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0%,被评为全国茯苓种植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