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征西大将军夏侯信在陇西击退逆贼诸葛亮大军,如今陇西平定,江东孙权又已经退兵,此皆大王威德所致,如今逆贼既退,大王理当进位称帝,以正天下人心。”
魏国的朝堂上,董昭正站在中间慷慨陈词,目的就是一个,让曹叡称帝,至于钟繇、王朗等人,却没有再站出来,而是躲在边上,看着董昭。
钟繇怎么也没想到,仅仅只是夏侯信等几人,就将诸葛亮击退了,这号称卧龙的诸葛孔明看来也就这样,却不知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诸葛亮一人独斗夏侯信、曹真等数人,却依旧能够保持大军有序撤退,是何等的能力,至少在治军一道之上,诸葛亮就已经展现了非凡的能力。
“大王虽然年轻,却仁厚爱民,又英武沉稳,天下万民盼大王进位称帝,如同久旱之苗渴望甘霖,如同万物期盼春日的阳光。还望大王不要失了天下人望,早定称帝之事,也可以鼓舞百姓。”
“若是孤进位称帝,那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先王?”
“时移世易,天下人早盼天下另立新主,汉室之所以倾颓,乃是桓灵二帝昏庸所致,致使天下生灵涂炭,黎民蒙难,流离失所。先王虽承汉室之官职,但这中原之地,却是先王带领诸位文臣武将披荆斩棘,历经数战才平定的,实乃是先王辛苦所得,大王承先王之志,当进帝位。何况这天下,乃有德者居之,先王曾有言,临阵能致胜,不使将士枉死是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大王如今能居其中而平四方,得其才而安天下,早就已经天命所归,还望陛下不要再推辞了。”
董昭就这么一直说着,武将一侧的夏侯惇等人,也开始出言附和,至于文官之中,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支持的声音。
谁都知道,如今夏侯信在陇西大胜,还斩杀了张飞之子张苞,这就已经够振奋人心的了,而且彻底挫败了诸葛亮趁着曹魏新君继位的时候,图谋关中的谋划,这是曹叡的用人之明。
“兹事体大,何况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天下仍旧是汉家天下,天子也仍然在位,又该如何?”
称帝么?终于到了这一步,既然来了,那么也不用躲避,自己就迎上去。
“可以禅让。禅让之事,古已有之,尧禅于舜,舜又让与禹,此乃古圣贤之道,如今大王承继先王遗志,当克承大统,即皇帝位昭告天下,还望大王明鉴,勿失百姓所望。”
华歆这时候也站出来附和,见华歆也出来支持,许多人也开始纷纷加入。
“还望大王勿失人望。”
“还请大王即皇帝位。”
“汉已失其德,而天命在魏,谶语代汉者当涂高,如今大王定国号为魏,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且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
甚至于,已经有人开始信誓旦旦的拿着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来解释,说明魏代汉的合理性。
“诸位之意,孤已尽知,然则事关重大,还是需要仔细商议才是。”
曹叡这算是已经答应了称帝的请求。
钟繇就这样看着曹叡和诸多寒门出身的文臣开始一问一答,这中间,有董昭,有华歆,有吴质,等等等等,唯独夏侯惇为首的武将却依旧岿然不动,看不出任何的态度。
一众人吵吵嚷嚷的,曹叡见商量不出一个结果,就暂时宣布退朝,让他们先商量出一个可行的方略,又召夏侯惇等人入内议事。
“叔祖,今日朝堂之上,为何一言不发?”
曹叡让人给夏侯惇等人看座,又上了茶点,等着所有人都退下之后,才说起这个话头。
“大王,称帝之事,已经是必然,此事无需再议,但是,大王可曾想过,如何面对你那几个姑母?还有,当如何对待汉帝,这些事情,大王心中可有决断?”
夏侯惇看着曹叡,对于这些问题,他还是要问清楚的,毕竟曹操是汉臣,而自己也是汉臣,这是他们两个人身上洗不去的印记,同样也是朝中诸多大臣无法回避的问题。
看着堂仲诸人沉默,曹洪有些忍不住,这些事情不是很简单么?
“要按我说......”
夏侯惇看着曹洪,立刻就打断了他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