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年夜饭,所有人都围坐在堂屋里守岁。
大家伙烤着火,聊着天,看着敞开的门外,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享受这片刻的安宁满足,祈祷来年依旧。
孩子们守到半夜全睡着了,秦瑶让宋瑜一家和殷乐阿旺先把他们带回家去,自己和刘季留下来,陪着老宅众人继续守岁。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鸡鸣声响,晨光破晓,迎来新年。
在老宅吃过早饭后,秦瑶夫妇两才返回家中补眠。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村里都很热闹,各家都是来走亲戚的,直到正月初八,各行各业渐渐开工,这股年味儿这才慢慢散了。
孩子们闲散了许久,随着村中学堂开始授课,刘季也把家里四个孩子抓起来,看书读书,先定一定性子,以便适应接下来的全新课程。
看别家年幼孩子为了要入住县城书院害怕哭嚎时,何氏心里就很嘚瑟。
老宅那边,金宝是不用担心的,年前刘季就已经把这事办妥,跟着龙凤胎一块儿进丁家本部族学即可。
他们只知道宋县令来了开阳县后,为百姓剿灭了横行霸道的马匪,除去了欺压百姓的恶霸,整治了腐败的县衙,还把那些只吃不吐的大族狠狠敲打了一遍,为百姓们争来更多的免费学堂,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上书。
秦瑶把钥匙放下转身就走了,王婆婆还在惊喜感动呢,一抬眼,人都不见了,只有无奈苦笑。
宋章托人送来了宋家建在刘家村的宅院钥匙,希望秦瑶能够帮他把宅子低价租给留在村中苦读的学子们,好让他们有一个清净地认真研习学问。
王婆婆身子骨硬朗,又有那么多学生资源,宋家宅院交给她来打理是最合适的。
又写下正在进行的七成粗地粗种,三成好地精耕的提产方案,希望下任县令仍能继续执行。
还有许多许多,已经在进行中,但还不能亲眼看见成效的治理之法,通通拟在册中,留在开阳县县衙。
越是想到这些,对宋县令越是不舍,可县令三年轮调是朝廷的规矩,不可违逆,宋章感动不舍之余,只能在离开之前,再为开阳县百姓们做最后一件事。
这个村长啊,腿脚也太利索了点,好歹等她给家里娃娃装一碗鸡蛋不是。
秦瑶看他兴奋的神情,皱眉问:“你这么谄媚干什么?”
所得租金也不必给他寄,留在村里,请一位老人帮忙看管宅院即可。
何氏和邱氏妯娌两对视一眼,都笑了,跟着三弟妹,不怕没肉吃。
于是,几乎有一半的开阳县百姓,仍打算继续出束脩送孩子读书。
要写要留的东西太多,直到二月下旬,调任文书下发催了第二趟,宋章才不得不收笔起程,离开这个待了三年的地方。
秦瑶家这边,晚上一家人围坐桌前吃饭时,刘季好奇问道:
正月十五过后,有村民到丁家庄打探,得知丁氏本部族学并不打算招收外面的学生后,全都慌了神。
“娘子,你说这新县令是不是也快来了?咱们要不去打听打听,迎接迎接?”
一时间,前到宋府门前挽留的百姓多不胜数。
对百姓们来说,他们管不了朝堂上的政斗,也不关心皇帝到底是哪一个。
开学时间越接近,何氏就越高兴,她这人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享受别人艳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