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北风来,气温又往下降了一截。
清晨殷乐起来劈柴,发现柴垛上覆上一层厚厚白霜。
抬头看天,云层压得很低,天灰蒙蒙的,也不知道是要下雨还是要下雪了。
已经步入十一月,按照往年来看,下雪的概率更大。
殷乐缩了缩脖子,寻常百姓家最怕下雪了,如果没有充足的炭火和厚实的衣物被褥,以及过冬食物,冬天对百姓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她庆幸自己今年可以在温暖的屋子里穿着厚实的衣物渡过冬天。
想到这,殷乐对师父的感激又多几分,劈柴劈得更卖力,恨不得把阿旺从山上打来的这些柴火一天给它劈完。
秦瑶抬头看向他,微微一笑:“不便告知。”
一份是秦瑶单独叮嘱,要送给齐家、公良缭、丁家,还有刚和刘季拜了把子的钱、沈、邓三家。
刘季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相信的指着单子问:“娘子,这不会都是咱们家今年要送的年礼吧?”
秦瑶“嗯”了一声,低头计算开支。
看样子暂时家里不会破产,恶妇手里银子多着呢。
秦瑶:“你身上穿的是空气吗?”
恶妇要是真告诉他家中有多少银子,那才不正常呢。
按照年礼这个花费,他很担心家里破产啊!
秦瑶掀起眼皮看他,认真问:“你想还清?也不是不可以。”
刘季可不知道秦瑶肝疼,他只看见她没有任何情绪起伏的正在计算开支,心里除了佩服,就是佩服。
宋瑜送来的礼单有两份。
要是还有差事在身的,同僚之间互相送礼,开支只会更大。
早膳刚吃过,秦瑶就接到宋瑜统计出来的年礼礼单。
“我不想怎样”
给福隆商行那边,多送一只新款仕女匣。
他的算术得了公良缭真传,一眼看过,算盘自己就在脑子里开始计算,很快就得出一个具体数字。
一份是与文具厂相关的生意伙伴。
“老太太看我不爽,我就不去了。”秦瑶自嘲笑道。
算上采购和路上往返时间,十一月就得把年礼单子准备出来。
一百七十两!
“娘子,我能弱弱问一下,咱们家今年赚了多少银子吗?”
给齐家和公良缭那边,在去年的布匹、酒肉、茶叶基础上,又新加了两套价值二十两的笔墨,共需银七十五两。
刘季语速极快的说:“娘子,每个月能给我点银子吗?不用太多,十两就够了!”
这个回答,刘季一点都不觉得失望,意料之中了属于是。
所以送到京城去的年礼,秦瑶花费了不少心思,把开阳县内一切方便存放的吃食全部准备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