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翰林院阁(1 / 2)

进士科举考试在七月中旬举行,连考三天,考四书五经与治国论策。

易林为了进翰林院的藏书阁,也算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总算榜上有名。后面只要乖乖听从吏部安排,应该能够在三省六部安排个一官半职,至于能不能进翰林院,就要看刘诚的面子在吏部管不管用了。

放榜那日宇文峰拿着名单兴致冲冲地来找易林。

宇文峰举手摇晃着手中的名单,兴高采烈地道:“易林兄,恭喜你进了前三甲。”

接着他又惋惜地道:“只可惜,榜首进士被一个叫裴龄的书生夺了去。”

宇文峰还从评卷处的熟人口中了解到,易林之所以没能比过裴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字实在是不堪入目,难登大雅之堂。

这榜首进士的试卷可是要贴榜公示的,虽然易林的文章写得出彩,但他那手字却歪歪扭扭,犹如鸡爬粪,实在难以示众,贴出去会有损皇家颜面。

一旦试卷公之于众,那些在长安城的外族人士若是看不懂文章内容便会以字论人,只怕到时候要笑大唐无人。那帮老学究思来想去,为了给天下学子留点颜面,就只能给易林放在第二名。

易林耸肩摊手道:“无所谓了。只要能进翰林院就好,这点宇文兄一定要帮我和刘诚院长说清楚,千万别为了太子的争权夺势把我安排到什么兵部、吏部当差。那样的话,我只能选择辞官还乡了。”

宇文峰实在想不明白易林为什么要去翰林院这么没有前途的部门工作,但他知道易林向来行事异于常人,所以也不多问。宇文峰为了先把易林拉拢到太子阵营,只能满足他的要求。

宇文峰说道:“易林兄言重了。这事我已经和刘诚院长打过招呼了。他说和你投缘,一定想办法先将你留在翰林院,至于之后要到何处任职,再另做打算便是。”

后来,玄宗皇帝在大明宫宣政殿召见的各位上榜学子,夸奖表扬一番,便交由吏部安排职位,然后在内庭举行晚宴,百官同乐,尽兴而归。

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人称龙首原。

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禁卫军和御林军分别将皇城保护于其中,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大明宫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玄武门。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南门,门前是宽达百米的丹凤门大街,丹凤门以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是大明宫三大殿,正殿为含元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弘史二馆。在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

龙首山北面为后庭,地势低洼,引龙首渠水入城形成湖泊,即太液池。皇帝的后宫各院便分布在后庭区,围绕着太液池而建。大明宫后庭区的规划十分注意地理位置,避免后宫区域再次发生像太极宫后庭“湫湿”的失误。

天子寝殿和偏殿,大多被集中到了太液池东南的龙首山高地上。皇帝于后庭理政和宴请群臣的场所,被安置到了太液池西南岸的龙首山高地上。而在太液池的北面,地势广阔低平,则安插一些游艺的场所和太液池的附属景观,如拾翠殿、跑马楼、斗鸡台。

易林如愿以偿进入了翰林院藏书阁任职,然而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在三合楼一鸣惊人,科举考第二名,太子和寿王都争着想笼络的人,最后会请愿去藏书阁任一个编撰侍郎的职位,每天净干些书籍校对、修葺的工作,前途尽毁。

只有易林自己心里清楚,在这长安城的官场里,最闲最没用的职位,才是最安全的职位;不然很容易卷入太子与寿王的明争暗斗中,成为争权夺势的炮灰。以现在长安城的形势,独善其身、暗中运筹才是明智之举。

易林进入藏书阁后也是自得其乐,每天除了给书架上的书扫扫灰尘,修葺修葺一下各种破旧书籍,便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就是偷偷在角落看春宫图都没人会管你。一旦清闲下来,易林便是寻宝似的找各种孤本来阅读,或者不想看书了,闲来无聊,就爬到藏书阁的楼顶喂鸽子。

于是乎,这长安城内的鸽子,从西市重门楼的上空挪到了翰林院藏书阁的上空。好在藏书阁平日里人少,所以也没多少人遭受从天而降的鸽子粪便之苦,所以也就不像重门楼一样怨声载道,指天骂鸽,只是苦了藏书阁那些扫地清洁的仆人,原本清闲偷懒的工作,变得苦不堪言,纷纷想找机会调换工作岗位。

自从易林进了藏书阁当职之后,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找不到人,就连西市的青楼花船都少去了,搞得许多姑娘对他甚是想念,不断追问宇文峰那位易公子去哪里了,是不是犯了事被抓进了大理寺的大牢。

这些日子,易林这个金榜第二名,像是个隐形人一样,比之寿王麾下那个位风头正盛的榜首进士,完全是天壤之别。

翰林院的院长刘诚不死心,好几次来劝说易林是否考虑到三省六部去任职,他可以找人帮忙疏通关系,但都被易林给婉拒了,之后便再也没有来过,估计是已经彻底放弃了易林这个毫无上进心的年轻人。

在皇城里,翰林院与三省六部乃至其他的大理寺、鸿胪寺等不同,能够自成体系。

诸多部门机构当中,唯独翰林院是设有居住院落的,而且还配置有厨房澡堂。究其原因可能是翰林院里都是一群老学究,花甲之年随手一抓便是,古稀之年也不在少数,就连耄耋之年都有好几个,都是些年迈需要照顾的老木头,又或者是方便翰林院里的大学士进行学术研究,可以心无旁骛地着书立说,斟酌法典。

翰林院是出了名的闲职部门,现在科举榜上提名的年轻人都不想进翰林院,所以导致青黄不接,死气沉沉。藏书阁更惨,今年总共也就招到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自告奋勇报名的易林,另外一个就是榜尾没人要的李思,最后硬塞给翰林院。

虽然翰林院毫无实权,俸禄低油水少,但历代皇帝在比较重要或者难以抉择的国家大事上都喜欢参详一下翰林院的意见,毕竟老翰林们通读史书见多识广,因此在某些方面,翰林院又是必不可少,甚至可以影响到皇上的圣意,所以说翰林院既很无用,又很重要。

这些年来,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不想进翰林院,但皇子们却是一心讨好那些德高望重的老翰林,想要笼络人心,博取好感,没准哪天皇上就会问起他们意见,还可以说上几句好话。

翰林院之所以在历朝历代的党争之中保持中立态度,一是因为自古以来文人都还是有些宁死不屈的风骨,另一个原因是翰林院的老学士都是皇亲国戚的老师,甚至先皇的老师都尚在人世,供职于翰林院呢,所以他们之间有默契不涉党争。

也正因为如此,每次党派之争结束后,新皇登基,都会对三省六部进行清除异己行动,但唯独翰林院却是没人敢动。

皇帝都注重声誉,若是登基后对翰林院一群弱不禁风的文人动手,难免要遭受世人诟病唾骂,遗臭万年。

虽然翰林院保持中立,但并不代表翰林院里的人也都会保持中立,毕竟不同的翰林担任不同皇子的老师,久而久之,自然便会亲疏有别。例如刘诚作为太子的老师自然是倾向于支持太子,孔方作为寿王的老师,对寿王自然是诸多袒护。

虽然刘诚仗着太子的举荐当了翰林院的院长,其实并无多大实权,翰林院里资格比他老的人多的是,并不买他的账。刘诚见撼动不了那帮食古不化的老学究,就只能帮太子暗里发展笼络年轻的翰林院学士。

孔方也是如此。当然,这些年刘诚和孔方的针锋相对也主要体现在学术之上,刘诚认为自古以来长子嫡孙方为正统,太子才德仁义,作为储君乃众望所归,当之无愧;而孔方则是坚决认为一国之君应该能者居之,太宗皇帝便是最好的例子,只要太子失德,更换太子并无不妥。

进了翰林院之后,一听有居所可以申请,易林这种在长安城居无定所的穷书生,为了省去客栈住宿的钱,二话不说便申请了一间。自此以后,除非宇文峰来找他去逛青楼喝花酒,否则易林甚少离开翰林院,每天沉浸在藏书阁里流连忘返。

易林忽然想,管他奶奶冬瓜豆腐的天下苍生呢,若是一辈子当着编撰侍郎这份闲差事,不问世事,每天与这如海洋一般的书籍为伍,也还不错,权当是已经在精神上实现了航海远游的梦想;而且还可以时不时去逛一下青楼喝花酒,何其乐哉。

但他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不对,古人还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书中的记载只能靠想象,名山大川,天涯海角,若不能亲眼所见,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况且青楼花酒虽然其乐融融,但毕竟也是镜花水月,无法长久啊。

这日,易林又开始在藏书阁翻箱倒柜地找他的那本《航海图志》,这是他做梦都想得到的书。虽然坊间关于这本书的信息都是些传说,但易林坚信这本书是存在的,而且很可能便放在这藏书阁中。当年唐太宗下令由翰林院主导,收集天下奇书孤本,放于藏书阁中,而且家中有古籍并主动捐赠者,最高可赏赐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