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偶遇机缘(1 / 2)

尽管月华岛上潜伏着修真界的奸细,但即便遵循原有的计划,想要彻底荡平月华岛无疑还需付出极大的修炼资源与努力。

毕竟,这修炼界之争斗,胆怯者往往畏惧勇猛者,而勇猛者却又忌惮着陆北羽这样的修真奇才。一旦月华岛决心顽抗到底,即便是由娄楼楼率领的南疆仙兵发起攻势,亦难免会遭受重大损失。

然而在这紧要关头,陆北羽横空出世。短短两日之间,他竟成功说服赵大锤向大顺朝廷投诚,就此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仙魔之战,此番功绩堪称巨大。

纵然对于铁葫芦陨落以及李德明神秘失踪之事,他内心存有诸多疑窦,但这并不影响他对陆北羽卓越贡献的认同。特别是随着月华岛投降,岛上六千余位修真者的未来生存之道都将取决于陆北羽的妥善处置。他的“软硬兼施”政策能否推行开来,成败在此一举。

这段时间以来,顺帝在朝中力排众议,坚决接纳月华岛归顺的决策,遭受了不少重臣的压力。特别是那些直言进谏的御史,担忧此举恐令天下散修群起效仿,先是与朝廷对抗,待到败局已定时再假借归顺之名逃避惩罚。届时,大顺修真帝国恐将危在旦夕。

幸好有陈相、八王爷及数位尚书大人鼎力支持,顺帝才得以强行颁布诏令。言外之意,凌霄郡、望江县乃至陆家堡,短时间内必将成为朝野瞩目的焦点所在。

闻得陆北羽的回答,柴靖云终是如释重负。他最为忧虑的是陆北羽因此心生芥蒂,无法全心投入此事的办理。毕竟,招安之后将月华岛上所有人纳入陆家堡,实则是一柄双刃剑:若运用得当,则将成为大顺“软硬兼施”政策的典范;若运用不当,无异于种下无穷后患。甚至柴靖云还顾虑到,一旦陆北羽心怀间隙,心生怨念,背离初心,进而利用月华岛之人行那不可告人的勾当,其后果将更为可怕。

如今看来,陆北羽胸襟开阔,早已洞悉顺帝的无奈之举,更揣摩到了朝堂上那些隐晦难言的压力。既已消解疑虑,柴靖云便直截了当地提及正事。

根据赵大锤提供的数据,月华岛上仍有六千八百余名修真者。顺帝的旨意规定,陆北羽需缴纳每人五两灵银的保释费用,总计高达三万两千多两。扣除上次柴靖云借用粮食所欠下的债务,陆北羽还需支付一万两千多两。

对此事,柴靖云感到颇为尴尬。然而,这是出自天子的旨意,他又不得不提出。尤其是陆北羽的那一万两千多两灵银,将被留存于睿王府作为下一年度朝廷拨付仙宝资源的一部分。倘若柴靖云不向陆北羽索取这笔款项,原本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的睿王府处境只怕会更为艰难……

然而若直接索取,即便是他自身亦觉此举过分至极。

沉吟半晌,他终究还是开了口。

未曾想到,他刚一提及此事,陆北羽竟毫不犹豫地一口应允。

凡人踏入陆家长堡,那白银自会瞬息之间送抵睿王府之门。

此番情景,愈发令chaijing云感念不尽。

他在心中暗叹,富甲一方者实乃逍遥自在。倘若自己也能如陆家一般财大气粗,不必为了睿王府那些琐碎纷扰之事忧心忡忡,该是多么惬意……

然则,他并未知晓,在昨日宴会上,陆北羽尚在琢磨,那一万余两白银,该如何与chaijing云巧妙周旋。

然而在昨夜读过江舒影的书信之后,他深思熟虑,已将此事看得通透分明。

既是圣旨在上明确指出,那定然朝中众目皆视。自己既然接手了这块烫手山芋,这笔银两断然是省不得的。

如此看来,倒不如爽快行事,也让chaijing云免去为难。

一旦此次顺利过关,往后朝廷若有此类事务,必会再度找上自己。

金钱能解决之事,皆非大事。在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莫过于人丁。

即便花费数万两白银使得内心稍感疼痛,却也换来了数千人口,这笔交易实属划算。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人在耗费银两之后,均成为陆家的家仆,且得到了顺帝圣旨的默认,此乃不可多得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