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千秋岁(1 / 2)

如今大顺与望江之地的态势严峻,令人忧虑重重。若陆北羽欲庇护身旁之人,若他希冀能为江舒影分担忧虑,化解困厄,唯有令自身及陆家的实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思至此处,他深深吐出一口气,随后提笔写道:

“舒影仙子,

展信如晤,愿尔安康无恙!

……”

在修炼界之中,陆北羽心中满腹话语欲向江舒影倾诉。然而当他握起灵笔,却又不知如何启齿。他提及了江舒影在修道学院的逸闻趣事,提醒她务必珍重自身修为,之后又简述了自己的近况。

他知道江舒影对月亮岛上之事颇感忧虑,可能会给他带来生死之危,故而在信中略微透露了自己的战略构想。毕竟,在陆家堡的秘境修炼中,他已经额外汇聚了超过一千多名精锐弟子,此乃难能可贵的强大力量。再加上赵大锤那次清洗整顿,未来这些人必将更为忠心耿耿,易于驾驭。

新颁发的天谕对于陆北羽而言,如同一把双刃剑,利弊参半。而在最近的宗门宴会上,他更是深入地剖析其中的玄机,发现其实益处远胜弊端。正如古语所言,福祸相倚,他在这项事务中捕捉到了更多潜藏的机会。

不过,此时此刻不宜向江舒影详述其中的微妙之处。他宽慰江舒影不必担忧于己,只需待一年半载,必然能让事实证明一切。等到望江局势平稳,他便会寻个合适时机前往上梁山与其相聚。

原本并不知该如何书信,但至信尾处竟已洋洋洒洒地写满了三页纸。他瞥了一眼还未干透的墨迹,继续挥毫写道:

“近日来一直忙于陆家堡的仙阵布设与修炼设施完善,故未曾谱写新的修行诗词。适逢长公主询问,方才忆起昔年与你初识的情景,有所感触,遂即兴创作一首。”

“数声鹤唳,报以春光阑珊。惜花之余更折残红。风雨骤急,正值梅子青翠时令。永丰柳之下,整日空无一人,犹如雪花飘零。夜已深,东窗仍未泛白,只有那残月孤悬。”

“切勿轻易拨动琴弦抒发怨意,因为心中极致的悲愤,唯有通过琴弦才能尽情倾诉。天地不老,情感难断。心如双丝交织之网,其中密布着千千万万个纠结。夜已过,东方窗边尚未拂晓,只留下一轮凝固的残月。”

写罢这首取材自宋代张先《千秋岁》的诗词,他轻声吟诵一遍,随之写下签名。

这首词描绘的是人世间的聚散离合,曲调激昂,曲折哀怨。此刻情境,或许稍显悲凉,但这浓烈的思念之情却跃然纸上。

看着署名后的文字,他又添上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昼夜相伴。”

此时,一个浑厚而又充满哀愁的声音响起:“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陆北羽扭头望去,只见圆衮衮背负双手,立于窗前,仰望着空中皎洁的明月。其口中念出的诗句,似乎也承载着他深深的哀思。圆衮衮并未回头,再次诵读起了那诗句,仿佛沉醉在遥远的回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