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1)

大嫂 玉甜 1686 字 2022-05-13

“什么法子?”招娣好奇地问道。

于是虞姗姗又把给李老板说的那一通给招娣说了。

“那需要我做什么?”虞姗姗的计划很好,但是就算是她一人也可以做呀,为什么要拉着自己一起呢?招娣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第一,我需要完全靠谱的人手,不能像上次一样搞得太仓促了。第二我需要一点资金准备材料,目前打材料太贵,我支撑不起,所以需要一个人合伙。”虞姗姗知道这方面瞒不了她,便把自己的难处与她说了。

“这次的利润还是五五分吗?”听了虞姗姗的话,招娣便明白过来,问清楚怎么分账。

“当然!这次你出银钱,我来找人手。”虞姗姗就很欣赏招娣这一点,有什么就直接说出来。

“大概需要多少银子?”得到了肯定,招娣便问起投资的资金。

“一副钩针二两银子,其中算上了注模钱,第二幅就只需要一两银子,我准备打上八幅,需要九两银子,棉花二十斤。共计十五两四钱银子。招娣觉着如何?”虞姗姗边说边算。

十五两四钱银招娣确实能够拿得出来,她刚卖了棉花,又从虞姗姗哪里赚了不少利润,倒也是拿得出。

“只是这二十斤棉花是不是有点太少了?”招娣反问道。

虞姗姗也不怪招娣说出这话,她不知道一双棉鞋用多少线:“一斤棉线出五双鞋面,二十斤已经不少了。”

“能出如此之多?”招娣有些惊讶,一双鞋的成本岂不是一百文都不到。那这么算下的话,确实很有赚头。

并且虞姗姗还和李老板合作了,这次李老板没有在预定,而是先货后钱,他不能光凭虞姗姗一张嘴就下订单,还是要看到实物才放心。

而且虞姗姗说,这种鞋只在李老板店里出售,打造一个专卖店的形象。以后提到青山布店也能想到青山棉鞋。

凭着虞姗姗的巧嘴,李老板当场就心动了。不过虞姗姗心里倒是腹诽,果然古往今来,最实用得就是画饼了。她画的饼又大又圆,还有理有据,让人听起来就是一个真饼,李老板和招娣怎能不心动呢。

招娣爽快地付了十五两四钱两银子,准备和家里人说一声,就收拾包袱去大山村住了。按照虞姗姗的计划,她不准备招娣在城里了,还是拐回乡下和她一起勾棉鞋吧。况且,两个人在一处,做什么事情也还有商量不是。

招娣家人倒是不担心,这么多年都是招娣一人带领着大家挣钱,而且这次本来棉花棉布都卖不出去,也是招娣想的办法。

婆家对招娣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招娣能织布,能赚银子,从她进门家里的日子就好过不少。忧的是进门两年半也没有身孕。

关键自己家的傻儿子也跟着招娣一心想要赚钱,对于自己的子孙问题也不上心。每次一提到孩子,就跟你急眼。

这可愁坏了老两口,三个儿子,两人选了最小的最宠的儿子过日子,那知道,小两口像是钻钱眼里似的。

招娣的婆婆一边搓衣服一边看着招娣收拾衣服。要不是开春她老头子重病家里家外都是招娣在主持,招娣还卖了自己的嫁妆钱去抓药,不然他老头子哪里能撑得了这个时候哟。

这次卖了棉花,又买了不少药,家里虽然还有几个钱,估计也撑不到明年开春,自己的小儿子为了挣钱不是帮着扛沙袋就是去各个店里打杂每天早出晚归。

招娣这次回来就说又要跟着虞姗姗去赚银子,这一走就是半个月。她急在心里,嘴上却什么都不说。舍不得她走是真的,家里难也是真的。为了老两口,小两口可是累的一天没歇。要说心疼小两口吧,看着门口的邻居那娶进门还没有三个月就见喜了,她怎么能不急。

尤其是他家老头子,自重病以来,就盼着来个孙孙,见到孙子出世,他也无憾了。外面熟悉点的人家都在编排了,是不是招娣有问题。

这些她不敢去想,只有偶尔庙子开放的时候去拜拜,祈求菩萨保佑。心里想着招娣又精明又能干怎么会怀不上。

关于她婆婆的腹诽,招娣一概不知,收拾好两身衣服就对她婆婆说道:“娘,我走了。有什么事让相公到大山村村尾找林大牛家。”

关于招娣婆婆为什么会如此放心招娣去虞姗姗家呢。早在虞姗姗第一次登门的时候,她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家里就一个坐月子的婆婆,四个小姑子。唯一的男丁小叔子才五岁,就没有其他的男丁了,她可放心了。

“招娣我给热了几个饼,你们拿着路上吃。”招娣婆婆不舍归不舍,等招娣快收拾好了,却手脚麻利的热了几个饼子递给招娣。

“谢谢娘。”招娣拿着饼子心里百感交集。人人都说她嫁得好,婆婆有三个儿子,不爱大儿偏爱小儿,谁才知道里面的心酸呢。

婆婆为了跟着小儿,娶她过门后就分了家,家里大头的份都给了老大,剩下的老二和小儿平分。外面人都说小两口攒的私房钱都给留给了她们家。可是真是情况呢,老大家生了两个儿子,婆婆补贴了点,老二家生一个儿子婆婆又补贴了点。他们搬到镇上掏光了家里,家里就剩几亩薄地,全靠招娣想的办法光种棉花,一年到头才有收益。

为什么搬到城里,老大老二惦记着老两口手中的钱,三天两头过来,闹不成了又让小的来,烦不胜烦。自己男人又是闷嘴一个,只知道做不会说,看着自己的哥哥嫂嫂来家里搬东西。

最后忍无可忍,把属于他们的那一侧房子让给他们,一家人搬到城里来住这才相安无事。只是来了城里,看着风光,样样都要花钱,家里全种了棉花,地里没有产出,头一年都是娘家忍着痛给她背的粮食来。

自己为什么不生孩子养?养不起,去年卖棉花挣了点钱,今天打算要个孩子,结果公公病倒了,银钱见了底,关键人老了毛病也多,他那病也只得慢慢养着。

婆婆虽然对自己不冷不热,她想着只要不给自己添麻烦也无妨。不过像今天这样主动关心还是头一遭,着实让招娣有些哽咽。

在这个家里,丈夫早出晚归,她天天忙着织布,两人虽然有情义,但是很少沟通。公公婆婆虽然不打骂她,但也不交流,有时候她都恍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

不过手里这几个热乎乎的饼子倒是温暖了她的心。她心里不敢再去想要太多了,刚嫁过来时,也曾有过期盼,公婆会如自己的爹娘那般待她。

可是一次次地,无论她做什么,总是得不到回应,有时找他们聊天也只是摆摆手,就如同她是一个外人似的。尤其搬到城里来,这种感觉就在日益加重。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等走出家门虞姗姗见招娣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问道。

招娣摇摇头说道:“这还是我头一次自己出门这么长时间呢。”更没有想到的是,公婆好像都不反对,她还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有说出口呢。

“我看你婆婆倒是很好相处,话虽然不多,但是心里是关心你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招娣心里想,是这样吗?或许他们只是不善言辞,但是内心还是有她的。招娣不知道怎么回,呐呐道:“平日里都是我说他们做,倒也没什么矛盾。”

“这不就对了,你看你运气多好,跟我做生意公婆不仅不反对,相反还支持。多少女子出嫁之后想像你一样都不成呢。”虞姗姗感慨说道,对于这个时代对女子的禁锢来说,招娣算得上是极其幸运的。当然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新皇登基,开民智。再则寡妇再嫁,女子经商的话本,戏剧的出现才逐步让女子在这世间立足不显得怪异。

招娣被虞姗姗一点化,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很快就和虞姗姗讨论了许多。

虞姗姗想到招娣是第一次去家里做客,前面几次帮着运棉花纺棉线来去匆匆的,都没留下来好好吃顿饭。

于是又去买了白面两斤花费七十文,跟猪肉一个价,真的贵。本来打算买一斗的,还是算了。又去买了二斤肥瘦均匀的肉。这里没有白糖,只有饴糖和红糖。不过相比来说红糖就要贵上许多。饴糖其实算下来也不便宜了,不过虞姗姗还是买了一点,巴掌大就要六十文。油家里还有,上次熬的核桃油还有不着急买,米倒是快吃完了,买了十斗粟米,二斗大米。

这些共计用出一千一百四十文,虞姗姗手里就只剩下二两多一点银子了。兜兜转转,忙活好大一通,连个钱都攒不下,难怪古人生活艰难。

因为买了棉花和这么多东西,虞姗姗和招娣就租了一辆牛车。走之前她们还去找了打铁匠定做钩针,打铁匠一月可能也接不到这么大的生意,爽快地答应她们第二天就能做好,并且给虞姗姗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