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 / 1)

大嫂 玉甜 1811 字 2022-05-13

而这位名叫招娣的女子一家,就是最开始那一匹种植棉花的农户,因为在她家看来,种植棉花省时又省心,后来棉花卖不上钱,招娣就开始寻思纺起布来。这一来一合计,竟比种庄稼收入还多,这么多年也就做了下来。

商铺知道她家年年种棉,有布纺出都来她家收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稳定的买卖关系。只是近年来,官家开始推行起娟、绸、缎,而江南一代的气候又非常适合种植桑。再加上官府推行养蚕制,养蚕的开始多了起来,绸缎开始便宜了,而比较偏平庸的棉布反而不怎么受欢迎了。

这些信息都是虞姗姗通过招娣的嘴里知道的。在知道她家整个就是一做棉布流水线之后,虞姗姗就请求要去她家看看怎么纺棉的,并承诺会购买点棉花或则布匹。

招娣虽然半信半疑,但家里还堆着好些棉花和布匹,想着能卖出去一点也是好的。

虞姗姗看到他们纺的第二道棉线,就知道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了,看着招娣那双在纺织机上快速穿梭的手,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这个棉线我需要二斤,我按三百二十文一斤收购怎么样?”虞姗姗指着第二道棉线说道。

今年棉花才三百文一斤,虞姗姗能出这个价格很是公道了。本来虞姗姗也不想多处这二十文的,既然来之前话都说出去了,肯定是要比市场价高出一点来。

招娣哪有不同意的呢,一斤棉花出一斤二两线,给的银钱多还做工少,忙答应了下来,不过还是很疑惑的问道:“三娘,你买二斤棉线能够做什么?”而且还是二道纺的棉线。

“招娣,你信不信我能用这二斤棉花织一件衣服。”其实正确的来说二斤棉能做两件成衣了,这里的一斤可是十打十的十六两。

“衣服?不是只有布匹可以做吗?”招娣更加疑惑了,是在想象不到棉线可以做什么衣服。

当然这也不能怪她,因为她也没有见过织毛衣这种做法。

虞姗姗看到棉线就想到了毛线,不过这里没有羊毛,不然用羊毛纺出来的线来做毛衣或围巾都是暖和得很。

现在既然有了棉线也不错了,刚刚在布店的时候看到老板也卖成衣,一件成衣薄衫都要卖四五百文,厚的棉衣一件甚至需要一两多,二两。

一件成人毛衣虞姗姗想卖个五六百文也不算贵。比买件棉衣划算,家里的棉衣还可以拆出来做几件稍薄的棉衣套在毛衣外面。

那么织一件毛衣的利润大概是在一百文左右,如果勤快点的话两天织一件毛衣的还是很快的。当然虞姗姗想的就是平针这种既简单又快速的针法了。

还好,虞姗姗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她的奶奶就会织各种各样的毛衣,记忆中好像奶奶什么花样子都会,还会勾棉鞋,虽然虞姗姗会的针法不多,但目前来说足够了。

她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她回去手速快的话两天织一件毛衣,一个月下来能在入冬前赚够三两银子。

银子很少,二两银子才能买一床三斤的棉被,她握紧了手中的棉线,有些事情,事在人为,她已经看到了希望,就要去努力的抓住。

“是的,我相信你这时候不相信我,但是过两天我还会再进城一趟了,到时候我带来织好的衣服,你再看看。如果行,你就和我一起织毛衣去卖怎么样?”虞姗姗很是自信的说道。

招娣想了想,她又没吃亏,卖她二斤棉线赚钱的还是自己,如果真能制成成衣卖出去,赚的也有她的一份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买了棉线之后的虞姗姗心情大好,又去购买了一些油盐酱醋。油贵一升二十文,盐也贵一斤三十文。酱油和醋倒是稍稍便宜点,但是在虞姗姗心里也是很贵的,因为她现在心里没有多少钱了。

全家所有家当只剩三百多文,最后她还是买了两斤盐,两升油,一升酱油一升醋。就这些都花了她一百五十文。

买好了生活的必需物品,虞姗姗又去看看了肉价,一斤猪肉三十五文钱,忍痛割了一斤,猪下水和骨头便宜十文钱一斤,虞姗姗买了两斤。

买完这些就只剩一百多文,本来今日出来是买棉花的,结果一斤棉花没有买到,钱到是花了不少。

不过虞姗姗也不气馁,今天她没有白来,城里可以卖炭,卖柴,卖菜这些都是人家日常需要,下次她来的时候可以带点来和别人以物易物交换,这样可以不用上税,就算少带点也不会吃亏。

买完这些东西,取完米,虞姗姗就在城门口等着了,老杨叔一会儿快来了,把提前准备好的5文钱拿在手里。

“三娘,你那只鸡卖了?”英子看到虞姗姗手里没有鸡了,倒是多出来一些东西问道。

“卖了,卖得便宜,很快就卖出去了,买点米和猪下水。你呢,买着针线没有。”虞姗姗和她打着招呼。

她两个一起坐上牛车,唠叨个没完没了的:“买到了,针线店的老板娘真抠门,二两线送一根针,一两线送一根都不成我和她磨了半天呢……”

虞姗姗静静地听着她说了许多,回去的路上可能因为心情大好的原因,晕车已完全没有来时严重,乘着夕阳,坐着牛车,竟让她生出一丝平凡的生活也挺好的感想。

到家时太阳快要下山了,虞姗姗来不及再多想了,忙着把猪下水处理了,今晚炒着吃。

猪下水虽然便宜,但是处理起来倒是很麻烦,虞姗姗取了不少草木灰,端着木盆朝着河边走去。这时候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打水,看着她都笑道:“哟,三娘去城里买了下水啊。”

虞姗姗也只是笑笑。哪些见不得她好的人家就在悄悄说:“看吧,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有心情吃猪下水呢。”

在他们这些人心里巴不得她顿顿喝稀饭最好是吃不上饭才能满足那变态的心理。虞姗姗也不去争论什么,没这个必要,眼红病治不好的。

猪下水她用草木灰洗了十几遍还是有点淡淡的味道,不过等会炒了过后应该就没有了。

把配料准备好,一点姜丝,多点蒜,少许花椒,还有大牛爹在世的一小坛土酒。油热下锅,把切好的猪肝猪肠等放进去,刺激着姜蒜还有花椒味一下子散发了出来。惹得附近的邻居闻着这味直吞口水。

改了名字的二牛,早已经围着虞姗姗转了起来:“嫂子,煮的什么好香好香。”

锦耀不时闻闻锅里,不时看看虞姗姗,烦得虞姗姗身都转不开:“锦耀,去外面站着,或则去烧火。”

他当然不想去外面站着,乖乖的跑到灶门前开始烧起火来。让他多闻闻这个香味,他感觉都能吃下好几碗饭。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可都是饭点,闻着这个香味真是如饥似渴,都伸着脖子向虞姗姗家张望。

最开始的时候也就附近挨着的几家,可这时一传二,二传四,倒是引起了一波人关注。

汪婶家的大山媳妇挺着个肚子,实在受不了:“娘你去看看吧,那林家在做什么这么香?”

她怀孕就特别嘴馋,什么香的都想要吃一吃,尤其这个饭点虞姗姗一个爆炒下水香得她直流口水,实在是忍不住了才向婆母说。

汪婶闻着也怪挺香,心里嘀咕虞姗姗在做什么,看着儿媳难受得紧,咬咬牙提了半斤肉就走出了家门。怀着孕好不容易想吃点东西,总不能亏着人了。

虞姗姗把爆炒端出来,其中她加了点萝卜,其实加藕片更好,只是她没有看到有藕卖,不然还会更加好吃。看到汪婶来了,便热切的招呼。

“三娘,你这做的什么弄得这么香?”汪婶也不扭捏直接说明了来意,“我家媳妇闻了,嘴巴就馋起来了,饿得心慌,我这厚着脸皮用这块肉给你换点回去如何?”

“汪婶,哪里使得。”虞姗姗忙婉拒着不收:“之前多有麻烦婶子,婶子就是端我家一盘菜我都要收快肉吗?就算是婶子今天不来找我,我也要给你端来呢。”

本来买下水就多买了些,虞姗姗炒了一大锅其中就有汪婶子的份。

汪婶听着这话,心里一片熨慰:“过家过日子的,婶子知道你难,怎么会白拿你东西,这块肉是我真心实意送的,拿着给二牛添个菜也好。”

“婶子快别折煞我了。还有我给二牛取了个新名字叫林锦耀,以后可别再叫二牛,他听了会生气的。”虞姗姗硬是不接汪婶手里的肉,感念着当时汪婶帮的忙,这份情她还都还不清,哪能拿呢。人家知礼,自己可不能不懂礼数。

手脚麻利的给汪婶子盛了一大盘菜:“婶子快些拿回去给平儿吃吧。”

平儿就是汪婶的儿媳,大山的媳妇。虞姗姗总共就见过两次,一次是在家里办丧事的时候在她家院子后面悄悄的往这边看。那时候可能是孕吐很严重,惨白着一张小脸,让人看了怪心疼的。一次就是出门打水看到她在院子里散步,这是她气色已经好点了,不过身型依然消瘦。听汪婶说,怀孕吃不下东西。

听到自己炒的菜能够勾起她的食欲,虞姗姗心里也高兴,巴不得汪婶多端点回去,让平儿多吃两口也好。

听到二牛改名,汪婶的心思都不在菜上面了:“咋,二牛还改个名字?”

“婶,别叫我二牛了,我有名字啦,我叫林锦耀,锦是前途似锦的锦,耀是光宗耀祖的耀。以后婶子就叫我锦耀吧。”林锦耀小小的脸蛋,却透露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