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也就这点小聪明罢了(2 / 2)

看完,他也愣住了。\"

徐大毕竟身经百战,短暂的惊讶后,又把命令交还给常老三。

“去执行吧。”

常老三点头,掀开黑布来到大沙盘旁。

在他的操纵下,窦澈的三万兵马竟毫无掩饰地直扑对面的三十万大军!

这种举动在任何地方都等同于自杀。

要知道,窦澈的军队缺乏机动性,两千步兵拖慢了行军速度。

一旦遭遇三十万大军,只能面临灭亡,别无选择。

没人理解窦澈为何做出如此不明智的决定。

而这样的行军路线,很快被李景隆的侦察兵发现。

“什么?”

“他们三万人就这样径直过来了?”

得知消息,李景隆瞪大了眼。

他不明白,刚才还表现出色的窦澈为何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他以为三万人能突破他的三十万大军吗?

就算插上血旗也不行啊!

李景隆一时摸不清窦澈的意图。

他盯着沙盘上江边的三万军队,按理说,面对这种情况,他只需挥旗,三十万大军压上,即可锁定胜局。

但李景隆并未立即部署。

他想起窦澈之前的行军布局。

从那盘军棋中,他看出窦澈看似随意,实则环环相扣,心思细腻。

他绝非轻易押上全部的赌徒。

在这三万人身后,必然隐藏着他看不见的策略。

想到这,李景隆本能地举起手。

他紧紧盯着沙盘,整个战场的地形在他脑中清晰呈现。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那三万士兵前方的大江上。

对了!

从这局来看,窦澈显然是个精通兵阴阳的高手。

兵阴阳善用天时地利。

之前窦澈借助山火烟雾和火焰赢得胜利。

这次他必定会故技重施!

这条大江,不能过!

想到这,李景隆嘴角露出微笑,抓过宣纸,飞快写下命令,附上军旗,交给徐达。

徐达看着李景隆的选择,默默叹了口气。

但他公正无私地复制了李景隆的布置在大沙盘上,也暴露在窦澈的侦察兵眼前。

“哈哈哈,李景隆果然中计了!”

见三十万大军停在数十里外,窦澈大笑。

这一局,他窦澈赢了。

常老三疑惑的目光下,窦澈抓过宣纸,大笔一挥,附上军旗递给常老三。

常老三低头一看,命令上只有两个大字。

“渡江!”

“渡江?”

常老三难以置信地重复了一遍。

这条大江非寻常小河,三万人携带物资渡江,至少需要一天一夜。

这段时间内,只要李景隆有所反应,无需大动作。

只需派一支部队半渡而击,窦澈的军队就会彻底覆灭。

窦澈却自信地瞥了常老三一眼,眼神中满是坚定的决心。

常老三无奈,只能拿着简短的命令来到沙盘前,默默地开始推演。

三万人马渡江的壮观景象,自然逃不过李景隆侦察兵的视线。

听到报告,李景隆眉头紧锁,形成一道川字。

他从未见过如此打法。

窦澈的做法,怎么看都像一个毫无战争经验的新手随意指挥。

说实话,李景隆觉得随便从金陵城找个下棋的老者,排兵布阵都比窦澈更有条理。

沉思许久后,李景隆挥手派出了五万人的偏师,从侧面绕行。

他不相信窦澈毫无准备,但也不想停滞不前。

他的筹码比窦澈大,因此有机会以大博小。

在李景隆看来,如果窦澈真的冒险渡江,这五万人可以半渡而击,全歼敌军,一举取胜。

但如果窦澈设伏,五万对三万,他也有足够的力量反击。

无论窦澈如何选择,李景隆都稳操胜券。

五万对三万,优势明显!

“景隆这孩子,这些年算是成长起来了。”

看着李景隆的布置,代替徐达扶着李文忠的蓝玉,满意地点点头。

李文忠却摇头。

“别昧着良心夸了,你看,窦先生早有准备。”

看着那五万人必经之路,窦澈早已设下的五千伏兵。

蓝玉却毫不在乎,摸着胡须嘿嘿一笑。

“这算得了什么,这种仗不就是这么打的吗?”

“景隆能派出那么多五万人的大军,但这沿途能设伏的地方有多少呢?”

“五千对五万,就算算准了时机的伏击,又能剩下几个活口?”

“那个窦姓小子,又能派得出几支伏兵来?”

蓝玉那双三角眼微微垂下,望向窦澈的方向,冷哼一声。

他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又受朱元璋倚重。

自然有资格了解窦澈的所有事。

可正因为如此,他对窦澈的印象相当不佳。

在他看来,他们这些人都是从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面对太子还得小心翼翼。

像窦澈这样乳臭未干的投机者,有何资格拒绝太子的招揽?

蓝玉倒是要见识见识,这个被太子吹捧得神乎其神的窦先生,究竟有多少本事?

“等着瞧吧,就算那小子能吞下景隆的五万人,他自己那五千人也剩不了多少。”

眼看李景隆的五万人马渐渐步入埋伏区,蓝玉摇头道:

“这窦小子,也就这点小聪明罢了。”

然而,李文忠对此评价皱眉不语。

他总觉得,仅凭窦澈展露出的点滴,不应只会这般刻板的偷袭。

但现在,即便是李文忠,也无法看出窦澈的真实意图。

仿佛他真的只想用这五千人硬碰硬地消灭李景隆的五万大军。

正当众人如此揣测之际,窦澈那边却毫无动静,竟眼睁睁地看着李锦龙的五万大军安然走出山谷。

两侧山峰上的伏兵就这么看着大军离去,一动不动。

大军刚走,这五千兵马竟反向挺进。

沿着大军来时的路,大摇大摆又悄无声息地,来到李景隆中军附近的某座高山上。

“妙计!”

见窦澈如此大胆的布局,李文忠猛地一拍桌面,脱口赞叹。

“他竟用这种方式瞒过斥候!”

说着,李文忠看向窦澈的目光充满赞赏。

“我军斥候一向通过观察敌军行踪估算人数和方位,窦先生竟利用五万人的行踪掩护自己。”

“而且据预测,今日应有浓雾。”

“斥候远看不清,近了会被一举消灭,这是一次无法破解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