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万尼乌斯的想法,这个数字直接除以十都有很大水分在里面,除以五十也许才是真实情况——当然,战车的数量可能要比除以五十之后的数量多一些,但本质上没啥差别——都啥年代了,谁还用战车作战啊。
而除此之外,在不列颠岛西南部地区的森林里,还有为数众多的小部族。这些部族比不列颠部族联盟要小很多,也更加野蛮和原始——但是,在罗马人入侵之后,这些小部族也联合了起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派出士兵来服从康林纽斯的调遣。
这些部族能够提供为数众多的使用盾牌和标枪的猎人,而他们的首领则擅长使用强弓。
接下来,又是一段吹牛多过实话的废话——那些小部族足有上千名首领,每个首领都有上百名猎人作为手下——于是,万尼乌斯索性要不列颠人只说那些部族的状况,而不必提及那些部族的人数和能提供的战士数。
而最后,则是不列颠北部地区——那里是比西部地区更加蛮荒和原始的地区,那里的人也更加野蛮和落后——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还使用大木棍作为武器,而且其中的一些人还有将敌人首级割下来用石灰腌制之后随身携带,在战场上丢向敌人的习惯。
因为那些人太野蛮太原始了,不止南部不列颠人没有和他们建立同盟关系,就连凯撒当年都没有试图征服他们——甚至,直到不列颠人再次起来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之前,都没有罗马人在那边建立殖民地。
至于爱尔兰岛上,则是另外一个民族的人——这些人同样骁勇善战,而且有着很高的武器制造技术——在见识过罗马人在不列颠岛上的所作所为之后,他们也承诺会提供军队对抗罗马人。
在大体知道了不列颠岛上的局势之后,万尼乌斯又开始询问不列颠人的作战习惯。
万尼乌斯得到的回答仍旧非常有特色。
总的来说,不列颠人的战斗是以战车为核心的。
每辆战车都装载着五六名最优秀的不列颠武士——这些人通常使用双手剑或者小圆盾和长剑,其中往往有一个位置属于首领,而其它人则是首领的亲族卫士。
这样的战车在熟练的驭手的控制下迅速的冲向敌人的阵列,引起敌人的惊恐。之后,那些最优秀的武士们便下车冲击敌人的阵列,充分施展自己的武艺,与敌人展开一对一的厮杀。
与此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轻装步兵紧跟在战车后面,在行进过程中朝着敌人投掷标枪,发射箭矢。
而等到战车上的武士们下车冲阵的时候,轻装步兵们也会同样投入战斗。
这个时候,战车就会开到一边呆着,等着战局的进展。
如果战局顺利,那些身披重甲挥舞大剑的精锐武士们成功的击败了敌人,撕裂了阵型,那么所有的轻装步兵乃至战车就会一齐压上——这个时候,战车就起到了弹药车的作用,可以为轻装步兵们提供标枪箭矢。
而如果战局不利,精锐武士们没能取得胜利,甚至反而被敌人压制,那么经过了一番激烈战斗而精疲力尽的武士们就会在轻装步兵的掩护下撤回车上,之后乘着战车逃离战场,等休息过后再次投入战斗。
总的来说,这就是日耳曼猪突一波流的变种——不列颠猪突一波流。
当然,平心而论,不列颠猪突一波流比起日耳曼猪突一波流还是有所改善的——如果日耳曼人的一波流失败,那么所有的武士就只能奋战到死,或者腿着跑掉,跑得慢的就会被宰掉;但不列颠武士则因为有了战车的存在,而得到了逃命再来的机会,虽然说这种机会在轻骑追击之下和没有也没多大差别。
毫无疑问的,在眼下这种骑兵大行其道的年代里,战车作战的战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
但是,平心而论,对于不列颠战车,万尼乌斯还是有一定好感的——这玩意能够给敌人的步兵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还能够当作弹药车和运兵车,就这么废掉未免太可惜了,如果稍加改进,也许还能大放异彩一下呢。
于是,万尼乌斯很淡定的表示,现在这些都是使节在说的。考虑到未来军事合作的可能,万尼乌斯还是希望能够和康林纽斯见上一面,而且希望亲眼看看不列颠人的军队。
至于会面的地点么……
无论是在不列颠人的地盘上,还是在比尔及人的地盘上,并无太大互信的双方都有些不方便。所以就定在“中立”的“罗马人的地盘”上好了。
那地方原来是莫里尼人的?
现在已经不是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
)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