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列颠人表态之后,比尔及人也很及时的做出了同样的表态,就好像他们也是罗马人的盟友似的。
得到了援军许诺的高卢使节则在“极度愤慨的抗议”之后兴高采烈的离开,回去向他们的首领们复命。
等到高卢使节走后,万尼乌斯也遣散了比尔及诸部族的使节,却留下了不列颠人。
眼下,整个比尔及地区的中心已经向东向北移动,使得比尔及联合王国离莱茵河和日耳曼王国更近。
不过,在见识了比尔及诸部族的软弱和懒散之后,万尼乌斯已经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五个有日耳曼血统的部族身上。
事实上,依照军事顾问的信件汇报,这五个部族所提供的一万步兵,确实展现出了让凯撒也不得不夸赞的武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群人展现出了惊人的上进心——首领们不止将步兵们交给军事顾问操练,更是一有空就缠着军事顾问讨教排兵布阵和指挥作战的事情。
遗憾的是,万尼乌斯所委派的军事顾问们并非万尼乌斯大学出来的科班生,而是从禁卫军团以及上过战场的野战军团中抽调出来的百夫长——这些人训练士兵、操持队列、临场指挥固然是一把好手,但要说到更高层面的知识,就实在没什么货可以抖搂了。
而面对军事顾问们的汇报,万尼乌斯也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派遣科班生前来这五个部族的城市里向首领们授课。
但慎重的考虑之后,万尼乌斯还是否决了这个看起来很诱人的想法。
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五族联军的战斗力,更大的可能却是直接造成这个新生的、脆弱的比尔及联合王国的分裂。
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万尼乌斯还是懂的——如果自己私低下给这五个部族开小灶,很可能导致其它部族的妒忌和警惕,并进而给罗马人收买和分化诸部族的可能。
另外,因为一开始万尼乌斯就是以“比尔及人有日耳曼血统”为理由干涉比尔及局势,所以要说比尔及人不担心他们的奴役者由罗马人变成日耳曼人,那也是毫无疑问的在撒谎。
所以,为了长期的拉拢住这个有用的打手,万尼乌斯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提高比尔及人的战斗力和承伤能力,另一方面则要谨慎的和比尔及人保持距离,免得因为过分的亲密而反目成仇。
从万尼乌斯自己的性格考虑,他宁愿率军和罗马人再打上几场,也不愿意玩这种貌似很高端其实很蛋疼的政治。
但单凭日耳曼王国是不可能击败罗马人的,而达西亚王国和萨马提斯王国虽然是自己的盟友,在看到足够大的胜利希望以及利益回报之前,也不可能主动站到自己这一边,所以万尼乌斯还真就非得在西边也为自己扶持起几个关系可靠,实力靠谱的盟友。
比尔及联合王国是一个,不列颠则是第二个。高卢么……
经过慎重考虑,还是算了吧……
只不过,对于不列颠到底够不够格成为第二个“关系可靠、实力靠谱”的盟友,万尼乌斯心里还是打着问号的。
按照万尼乌斯那贫乏的历史知识来看,不列颠地区的铁匠水平还是比较牛逼的——至少,他们能够造出不会砍几下就弯掉,而且还很锋利的双手铁剑——就凭这一点,不列颠铁匠的技术就能甩开日耳曼铁匠几条街。
但战争所靠的,并非仅仅是装备的精良程度——人口、士兵的武艺和勇气、后勤的支持能力,以及诸如此类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都是影响一个国家战斗力的因素。
而万尼乌斯要确认的,就是这些因素。
于是,万尼乌斯一本正经的询问起不列颠岛上诸部族的状况来。
遗憾的是,这个使者本身并不是什么地位特别高的人,而不列颠人对于人口统计、地图测绘什么的更是概念全无。
所以,即便耐心的询问了很久,万尼乌斯所知道的情况仍旧少得可怜。
比如,不列颠东南部地区,靠海的地带,有肥沃的土壤和开阔的地形,因此部族人口众多实力强大——而康林纽斯同学的部族,正是这一带最强大的部族——在与罗马人开战之后,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一带不列颠诸部联盟公推的首领。
这一大部族联盟人口众多武力强盛,足有一百多名首领。每名首领身边都有戴着铁头盔,穿着锁子甲,使用双手剑的卫士一百多人。而每一名卫士,又有提盾牌、持长矛的跟班五十多人。除此之外,每名首领还有十辆双马拉的战车可供驾驭。
以上这段描述不列颠部族联盟武力的话,万尼乌斯纯当使节在放屁——按照这种数量,仅仅是不列颠东南部就有一千多辆战车、双手剑士一万多人和长矛兵五十多万,不要说自保,征服高卢都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