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2 / 2)

可就算是这样,他也从来没想过让她放弃,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只要是她想做的,顾骁就会站在身后,全力支持。

过去,楚婉对自己是没有自信的。

她不信自己多有实力,也不敢相信自己会有多好的运气。

可不知怎的,此时此刻的她,心底冒出一股坚定的信念。

她柔软的手捧住顾骁的脸颊,轻声道:“我能留在京市的,一定能。”

“我们一家人不会分开。”

看见她坚定的神情,顾骁点了点头。

京市大学而已,说不定他媳妇真就考上了。

……

一月份时,楚婉终于把两条小围巾都织好了。

直到看见楚婉织得歪歪扭扭的围巾时,安年和岁岁才知道,原来她不是无所不能呀。

和姜曼华给楚婉织的围巾不同的时候,她自己动手织的这两条,有那么一点点粗糙,往俩孩子的脖子上一戴,居然还会漏风。

可即便如此,这仍是兄妹俩最珍贵的礼物。

安年和岁岁蹦蹦跳跳的,到处显摆着,一不小心,显摆到他们爸爸跟前。

看见顾爸爸羡慕的神情,两个小家伙就更嘚瑟了,互相整理一下彼此的围巾。

“哥哥,岁岁好看吗?”

“好看。”

“哥哥也好看哇!”

“对!”

顾营长眯起眼睛。

这兄妹俩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现在不光是岁岁,就连安年也开始直接喊妈妈了。

从“婉婉妈妈”变成“妈妈”,开口的时候,安年的小表情有一些局促。但是,楚婉可自然了,摸摸他的脑袋,拉着他去找好吃的。

安年舒了一口气,咧开嘴悄悄地笑。

看来妈妈没有察觉到啊!

而楚婉,看着安年笑嘻嘻的样子,唇角也不自觉扬起。

安年是敏感的孩子,这回再改了一次口,肯定是在心里头挣扎了好一会儿的。她要是表现得过于意外,小家伙肯定会害羞,倒不如就像现在这样,自然而然地答应呢。

学期末的时候,军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参与了人生的第一次考试。

安年还从没有考过试呢,让顾爸爸帮自己把铅笔头削得尖尖的,跃跃欲试。

安年小朋友家里有一个大学生妈妈,平时看着家属院的阿姨们时不时都要夸妈妈多厉害,自己的好胜心也起来了,一不小心,捧回一张全段第一的成绩单。

顾骁看着这成绩单,满意得不得了:“全段第一啊!”

“就是,全段第一呢,我们安年学习成绩真好!”楚婉笑吟吟道。

安年的小脸红红的。

其实全段也就只有两个班级呢,考第一名没有多厉害。

但是,就因为爸爸妈妈的鼓励,安年决定,下一回,他要考得更好!

“今天我们年年考了第一名,要庆祝一下。”楚婉说,“吃什么好呢。”

安年的脸蛋更红了。

妈妈喊他“年年”呢。

从现在开始,他也有小名啦!

……

楚景山从楚月口中得知,楚婉考上大学的消息。

他不由感慨地说:“婉婉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是随了她妈妈。”

楚月不高兴了,把原话带给郑松萍。

这样一来,郑松萍又开始闹。医院里从早到晚都回荡着这俩口子争吵的声音,病人和病人家属时不时都要去一趟护士台,让护士们管一管,这俩口子怎么能天天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呢?

护士们也烦得要命,把这事上报。院方一合计,决定让郑松萍出院。

郑松萍对楚景山日防夜防,生怕他和姜曼华见面,如今被要求出院,终于松了一口气。等到他们回到北城,就不会碰面了,楚景山也不会总是惦记着她。

可没想到,就在她盼着要回老家时,公安同志来了。

她是出了车祸,但受伤再严重,也不能和之前犯下的事抵消。

郑松萍被公安同志带走了。

望着母亲的背影,楚月的神情有些茫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掉。

楚月想起原剧情中的情节,知道在后世,父母有案底是会影响到子女前途的。

她不清楚现在这个年代是什么情况,但将来自己还要考大学,考上大学之后甚至说不定会在国家单位工作,到时候如果因为母亲的案底而被单位拒之门外,该怎么办?

楚景山还是去见了姜曼华一面。

他以为现在他们之间再也没有阻碍了,可以好好在一起,但是,姜曼华眼底的轻视,却像是一盆凉水,从头到脚浇下。

姜曼华手中拿着他回的两封信,说道:“私自做买卖,如果举报到公安那里,就是投机倒把的罪名。有多远滚多远,别再出现在我和婉婉的面前,否则,这两封信,我会上交。”

楚景山哀求着,当天就收拾包袱离开京市。

他确实找了门路,想要私底下赚点钱,但现在钱还没赚多少,就被姜曼华盯上了。楚景山不敢在京市做买卖,可就算回北城,他也不敢再抱着侥幸心理去碰运气了。因为姜曼华在北城是有亲戚的,那些亲戚从前见她家出事,对她避之不及,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他们都恨不得跟她攀关系。

如果他继续靠这样的手段挣钱,等姜曼华知道了,自己肯定会被公安同志带走。

楚景山现在已经不再觉得姜曼华对自己有情了,从楚月这段时间的抱怨声中,他猜测姜曼华暂时没有举报自己,是为了楚婉的前途。但她手中拿着那两封信,说不定哪天就去公安局了,毕竟姜曼华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人家说什么都信的傻姑娘。

过穷日子总比被判入狱来得好,那两封信是把柄,他真的不敢再惹姜曼华和楚婉母女俩。

只是,想到将来郑松萍被放出来,两个人还是要互相埋怨着过一辈子穷苦的日子,他就觉得这人生真没劲。

恨不得闭上眼睛,一辈子就结束了。

但突然之间,想起自己这段时间胸口疼得要命,他又害怕了。可千万别有什么病才好,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

很快就要过年了,这段时间,家属院不再像之前那样热闹。

不少军人和军属都带着孩子回老家探亲去。

往年,每到春节,顾骁都会和妹妹一起去清远,但这一次不一样。

楚婉刚和姜曼华相认,这是母女俩第一次有机会在一起过年,小俩口商量过后,决定先留下,等过了初二再去清远。

姜曼华一方面感到欣喜,但另一方面,也担心这会影响到楚婉和婆家人的关系。

听说顾骁的父亲并不是这么好相处,也不知道那边会不会不高兴。

顾骁说道:“没事,妈,莹莹会先去陪着我爸妈。”

话音落下,他又说道:“还有齐远航。”

楚婉失笑。

直到现在,顾营长还是对齐远航不太满意,谁让这齐副营长趁着他们家最忙的时候,把人家妹妹给拐走了?

快到大年三十那一天,顾莹和齐远航出发去清远。

得知儿子不能留在家里过年,齐远航的父母在家里唉声叹气的,但好在齐远航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老俩口是不至于冷清的。

他俩心里头也清楚,儿子忙,顾副司令那边也腾不出时间,想要双方见一见面,也就只能趁这个机会了。

“就是不知道这趟过去,顾副司令对咱们儿子满不满意。”齐父说。

“怎么能不满意?”齐母瞪他一眼,“我们远航哪哪儿都好,对方家里肯定满意。”

齐父乐了:“我还以为你盼着顾家反对呢,这样一来,咱儿子过年回来就不会提结婚的事了。”

“结婚报告都已经打上去了,这事板上钉钉。”齐母叹气,又说道,“日子是他们自己过的,我当然也是希望他们俩能好。”

作为婆婆,齐母生怕顾莹照顾不好齐远航。但作为母亲,她也是有女儿的,每当女儿说起自己爱人在家里有多勤快的时候,齐母心里别提有多放心。

人总是这么矛盾。

“我就只想远航的日子过得好,一天到晚和现在一样,乐呵呵的。”齐母说。

“阿嚏——”在前往清远军区的船上,齐远航打了个喷嚏。

顾莹连忙从兜里掏出一张手帕:“海风太大,冻着了?赶紧擦擦。”

齐远航看着她递来的小碎花手帕,笑道:“这不是你最喜欢的手帕吗?舍得给我擦鼻涕?”

“谁让你感冒了呀,可惜我的漂亮手帕了。”顾莹嘴上不饶人,但还是踮起脚尖给他擦。

他往后退了一下,挡开手帕,吸一下鼻子:“没事,我把鼻涕吸回去了。”

“齐远航,你好恶心!”顾莹气得要打人。

齐远航笑着躲开,握住顾莹打人的手。

“第一次见家长,怕不怕?”顾莹好奇地问。

“怕什么?叔叔阿姨又不能吃了我。”齐远航说。

他话是这么说,其实不过是看起来淡定而已,心底都快紧张坏了。

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生气,顾副司令会不会直接拿把扫帚给他扫出去?

而且,顾副司令应该还不知道儿子和儿媳妇没来吧?到时候把气撒在他身上怎么办?

齐远航打了个哆嗦。

……

大年三十这天,军区大院格外冷清,顾营长一家也没在家属院过,一家四口买了礼品,上姜曼华家去了。

两个小家伙知道这两天在姥姥家过年,过两天又要去海岛过年,期待得一蹦三尺高。

姜曼华向邻居们打听除夕夜要准备什么好吃的,一早就买了不少菜,忙活了许久,只等着女儿一家登门。

她以为自己已经适应了一家团聚的其乐融融,可站在院子边,看着女儿和女婿带着两个小家伙过来时,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二十年了,这是头一回,她和家人们一起过年。

一家四口走近了,姜曼华揩去眼角的泪,迎上前。

两个小家伙喊着“姥姥”,刚一进门,就被他们姥姥塞了一嘴的桃酥。

姜曼华让小俩口带着孩子们去玩,自己则进厨房忙活。

楚婉不愿意,笑着说:“妈,我帮你。”

安年和岁岁都想要和楚婉一块儿玩跳格子的游戏,小脑袋瓜子刚一探,就被抱走了。

顾骁一只手一个,将兄妹俩抱到院子里去,让她们母女俩在一起说说话。

姜曼华在做菜,边上楚婉给她打下手。

院子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她的眼圈忍不住又红了,拿着刀去备菜:“这蒜真呛眼睛。”

楚婉笑了,双手挽着母亲的臂弯,孩子气地撒娇,不再像刚和姜曼华相认时那样不好意思。

别说是二十岁了,就算到了三十岁、四十岁,她也可以肆无忌惮地冲着妈妈撒娇啊。

一桌子的好菜,俩大人和俩孩子都吃得停不下筷子。

见他们吃得这么香,姜曼华打心眼里欢喜。

“你们明天就回清远吧。”姜曼华说。

”妈,我们初二再走。“顾骁说。

“将来我们都在京市,能见面的机会还很多,你父母就不一样了,一年到头能和你们相处的时间也就过年这几天。”姜曼华笑着说,“明天一早就走,你爸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那姥姥呢?”岁岁奶声问。

姜曼华摸了摸她的脑袋:“姥姥去隔壁院子里找其他老太太们聊天儿去。”

岁岁皱起鼻子,一脸认真地说:“姥姥不是老太太!哪有这么漂亮的老太太哇!”

小团子这话,顿时将姜曼华逗得眉开眼笑。

兄妹俩的战斗力可高了,将一桌子的菜都扫空,吃得小肚子圆滚滚的。

晚饭后,小俩口要帮姜曼华洗碗,被她拦住了。

“去去去。”姜曼华说道,“这碗可轮不到你俩洗。”

她把小俩口往院子里赶,又对岁岁和安年说道:“快去小院玩,他们在烤火。”

隔壁杨奶奶生了火,带着他们家的小孩子在院子里烤火。

孩子们围坐在火堆边,烤得小脸热乎乎的。

楚婉走上前,好奇道:“这是在干什么呀?”

杨奶奶笑着说:“在我们老家,过年一起烤火是老风俗了。烤一烤火,寓意很好,说是能避凶趋吉。”

“来,一块儿烤火。”杨奶奶冲着他们招招手。

顾骁牵着媳妇,他媳妇牵着安年,安年又牵着岁岁,一家四口像是开小火车似的,来到火堆边。

楚婉伸出冰凉凉的手,烤着火,靠在顾骁的肩膀上。

京市天寒地冻的,可这一刻,他们却觉得好温暖。

姜曼华从厨房出来,看见一家四口被跳跃火苗映红的脸。

小俩口依偎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也不知道顾骁说到什么,逗得楚婉笑弯了眼。

恰好安年和岁岁看过来,姜曼华笑着冲他们招招手。

兄妹俩跑过去。

原来姥姥是要给他们发压岁钱!

姜曼华说:“这钱放在枕头下面压岁,你们想买什么跟姥姥说,姥姥再带你们去买。”

岁岁眨了眨眼睛,和哥哥对视。

兄妹俩都有些纠结,最后还是小团子问道:“姥姥,岁岁不能花这钱吗?”

原来三岁的小朋友要花钱?

姜曼华还以为这只是给个吉利呢。

她笑道:“当然可以花。”

岁岁松了一口气,和哥哥默契地手牵着手,一起跑到楚婉面前。

小团子把胖乎乎的小拳头摊开,将钱递过去,大方道:“给妈妈啦!”

“啊?”

“给你买雪花膏哇!”岁岁认真道。

楚婉忍不住笑出声:“不够呀。”

妹妹太圆了,安年不比她灵活,但心意是一样的。

他把自己的钱也塞给楚婉:“还有我的。”

楚婉的掌心里,躺着兄妹俩的零花钱。

看着他俩豪迈甩来的两个五毛钱,楚婉既好笑又感动。

这可是斥巨资了呀。

岁岁小手一挥,大气地说:“喜欢什么就买!”

安年用力点头:“对!”

顾骁:……

两个小家伙能不能干点孩子该干的事?

媳妇是他的,不用他们抢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