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贵人赏,谢贾大人赏。”
唯一的随行者裘世安,警惕的看着四周,任何人有任何不妥当的举动,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用袖中的匕首捅过去。
贾琏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工坊,看见那些眼神麻木的工匠们,得知进组后能管两顿干饭时的眼神变化。在工坊里做事,每个月是有工钱的,但多数情况下,工钱没有实发,一大半发陈杂粮、麻布,实际到手的钱是三成左右。
网上那些吹嘘明朝火器强大者,全靠想象。还有什么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些百姓是交税的,交税的才是皇帝的基本盘。
这就好比家里看见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已经有很多蟑螂在家里了。
贾琏在皇帝跟前,打造的就是一个守礼忠诚的人设。
可见做官刮地皮是一种常态,官员刮地皮的背后,意味着必定有官绅勾结,官绅都勾结了,当地小民的日子可想而知了。顺天府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隔三差五的还出几件兼并土地逼死人的案子。做皇子的时候,承辉帝不敢管,登基之后,承辉帝不能管。放大到全国呢?
不是说除了土地兼并之外没别的案子,只不过土地兼并对于皇权的危害最大。
那些生长于深宫的皇帝,接受的是文官的教育,没听过没见过,怎么能不被忽悠呢
找个茶楼,要了个雅间,君臣二人入内落座,贾琏见礼之后,下首坐了半个屁股。
“爱卿在工部这段日子,历练出来了,朕心甚慰!”承辉帝指的不是工作进度,而是刚才如何赏赐工匠的安排上。不理解基层百姓的需求,胡乱开个赏格,你看人家敢接么?
承辉帝不知道的是,贾琏这个现代社会的官油子,长期在基层厮混,见过的“刁民”多了。相比之下,大周朝这些底层百姓,不到活不下去都不愿意多看官府大门一眼。干活还管一顿饭的工作,闹事?感恩戴德都来不及呢。
人类历史放大到千年尺度,不难发现,战乱、饥荒、瘟疫,一直存在的。
“陛下,说实话,臣能为这些工匠做的太少了,内心实惭愧。”
事情肯定是早有耳闻的,只是不知道败坏到这个程度。
真要有一把五十米内能破甲能精准射击的手弩,你看关宁铁骑还用不用三眼铳。
最典型的就是朱元璋,就因为文官们继续执行了元朝的一个婚姻制度,导致一个百姓上京敲登闻鼓告御状,一口气自上而下的杀了个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贾政收不到还不要紧毕竟是外行,他的同事们收不到,地方上的工程就等着吧。
这三个词里头,诚实最重要。做皇帝的,最恨臣子当面撒谎,所以欺君是大罪。
能不能引起重视,就看会不会危及到统治者的地位。
这些百姓淳朴的让贾琏心疼,就这么一群百姓,当官的还不拿他们当人看,非要堵住工匠们上升的通道。正所谓,人在自身谋取利益的时候,是不会看见其他的。
现在的得宠是一时的,随时可能因为价值降低被闲置。
生而为人是很辛苦的,因为总是对眼下的生活不满意。
这番话说到承辉帝心坎上了,眼下的大周朝是个啥情况呢?劳模承辉帝表示,看似花团锦簇,实则千疮百孔。针对一个部门大规模的反腐,就眼下的情况,承辉帝还真不敢。
你还真是敢吹,关宁铁骑不满饷么?袁崇焕回京勤王时怎么做的?要进城防御!
不待贾琏和承辉帝走远,身后传来一片欢呼声。就为中午有酒有肉。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加上一闪而过的忧虑眼神,立刻抓住了承辉帝的注意力。
往前走的时候,承辉帝还在点评:“工部下属的几大作坊,负责生产重要军需,守备略显不足。适才入内的时候,不过是一面龙禁尉的令牌便放行了,没有有核实的举动,也没派人跟着监视,稍后龙禁尉介入吧。”
私底下贾琏肯定是要向皇帝告状的,只不过要等待时机,这不,机会来了。
见承辉帝表情还算平静,情绪还算稳定,贾琏继续:“陛下,眼下正值战时,工部不宜大动干戈,可派员抓质量,改善工匠生活,日后徐徐图之。”
通过这么一个称呼,贾琏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元春在宫里的地位。
承辉帝听了真不知道该高兴呢,还是该生气。别看贾琏说的轻松,换任何一个其他官员来,敢说自己会刮地皮的,信不信很快就要过头七。
堪比劳模的承辉帝,当然知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这里是京师,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到地方上至少放大十倍,甚至更多。
稍稍注意一下历史上那些有成就的皇帝,不难发现都是相对关心底层百姓的皇帝。
不敢的,他去一定是要坏事的。
承辉帝心里还有另一个想法,眼下的贾琏能说真话,将来涉及到重大利益,还能不能保持呢?人都是会变的,到了张廷恩与孙化贞这个年龄这个地位,还能保持初心,太难了!
难得有一个臣子能说说话,把一些憋在心里的事情说出来,一吐为快。
即便是承辉帝,对于这些陋习,也只能假装看不到。
“裘世安,寻个地方喝茶歇脚。”承辉帝的声音变得严肃,贾琏感觉惭愧的事情,要听!
“朕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卿何故作态?”说着话,承辉帝的语气也带上点感伤。
贾琏见他表情有变,无奈的放下双手道:“臣是不敢听,生怕听了忍不住要指摘。臣一介新丁,在工部闹出的动静已经让臣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