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1 / 1)

长宁 元浔 2077 字 2022-04-14

第五章

长宁思虑之间不过短短几瞬。

祁淮拿着经文姿态随意的翻阅着,似乎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发问给眼前的姑娘带来了多大的压迫感。

“明悔经十几年前源起大庆,行文见解颇为刁钻,且经文所表皆太过决断,并未在大庆广为流传。况且白驹过隙,匆匆十余载,到如今,恐怕大庆读过这明悔经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祁淮声色很低,若不是这话一字一句都敲在长宁的心里,她恐怕也会赞扬一句这低沉悦耳的嗓音,但很明显,长宁此刻并没有心情欣赏说话人的音色。

“你不如解释解释,你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明悔经出世的时候你才几岁?从哪知晓的这本经书?”

祁淮缓缓垂眼,撞上了长宁的眼眸。

长宁稳了稳心神,启唇,话还未说出口,就被男人打断了。

“还是说,”祁淮慢条斯理的开口:“你压根就是从大凉来的?”

长宁瞳孔一缩。

祁淮似乎是笑了笑,“据我所知,这明悔经虽未流传于大庆,却很受大凉王室的喜爱。上一任大凉王上就很是追捧这本经文,导致这明悔经曾在大凉盛极一时。”

长宁从未想过,仅仅是第二次见面,祁淮就能从这些细枝末节中发现这么多东西。

这男人的警觉性远远超过她的想象。

长宁久未开口,祁淮挑了挑眉,“你的问题我都回答了,我的问题,你不打算替我解惑么?”

长宁愣了下,这才反应过来,这男人刚刚是在回答自己问他的问题。

她上一句话是在问,他瞧出了些什么。

祁淮摩挲着手里的扳指,语气带了些兴味,他指了指这座佛堂。

“这里,我的。”

“问题,也是我先问的。”

“现在答案我都毫不吝啬的先告诉你了,姑娘是否也该礼尚往来?”

长宁:“……”

长宁轻轻抚平被风吹起的面纱,才开口:“我确是从大凉而来。”

祁淮挑眉,不置可否。

长宁却没打算解释那么多,她略微放松了下身子,从祁淮手中拿过那卷经文。

祁淮虽诧异,却也放松了力道,由着她将经文抽走。

“明悔经在大凉家喻户晓,几乎被尊为国经,陡然在这瞧见,确实让我颇感意外,”长宁伸手一一抚过经文上的墨色字迹,侧着头问祁淮:“不过,我从大凉来的难道犯你们大庆律法了么?”

她葱白的指尖在漆黑的墨迹上缓缓拂过,极致的白与极致的黑,像是一幅晕染过的水墨画一样展现在祁淮的面前。

男人眸色像是被墨色侵染,浓烈翻涌。

祁淮久未答话,长宁却也不恼,只将经文卷起来握在手中,朝离她极近的男人挥了挥。

“这经文,送我可好?”

瞧她这样子,祁淮倒是没忍住笑了,“你这哪里是征求我的意见?”

这分明是已经将他抄写好的经文牢牢攥在手里不放了。

前方的姑娘眉眼弯了弯,似乎是笑了。但隔着面纱,所有的一切都被朦朦胧胧的白纱遮掩住了,祁淮看不真切。

他捻了捻手指,不知为何,这一刻,想掀开这面纱的想法竟如此迫切。

祁淮从来就不是个愿意委屈自个儿的人。

“我的经文,可不是那么好得的。”他语速很慢。

长宁眨眼,歪着脑袋看着眼前的男人。

祁淮忽然站直了,他眸色沉沉的瞧着长宁——下一秒,男人忽然伸手,朝着她耳后探去。

——却被长宁眼疾手快的躲开了。

长宁往右边躲了一步,动作间,白纱从祁淮指间划过,他下意识握住掌心,白纱却从掌心划过。

短短两秒,白纱只轻轻的扬起了一角,却很快落下,虚影之间,祁淮觉得自己好像看见了些什么,却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瞧见就已尘埃落定。

祁淮指尖卷起,收紧了虚空的手掌。

长宁侧过身子,似笑非笑的看着祁淮,“这就是要您经文的报酬?”

祁淮缓慢背手,细细地摩挲着手上的扳指,半点也没有碰了个软钉子的尴尬。

长宁往窗外看了一眼,她将手里的经文原封不动的放回了书案上,“若是这样,那看来我还是无福消受贵人亲手抄写的经文。”

“这明悔经虽然难得,但我也不好夺人所好。”

“原先并不知晓这小佛堂是您的地方,贸然打搅实在抱歉,”长宁福了福身:“我的侍女来了,就不过多叨扰了。”

说罢,长宁朝着祁淮点了点头,便从他身侧离开了。

祁淮维持着刚刚的姿势没变,直到长宁离开神色也没有半分变化。过了一会儿,苏列进来奉茶,祁淮这才接过茶,走到窗边。

茶是今年岁末南边上贡的白毫银针,只饮一口,满嘴清香。

瞧着愈走愈远的背影,苏列犹豫着还是问了句:“陛下就这么让姑娘离开了?”

祁淮轻抿着茶,随口回了声:“嗯。”

苏列没说话,依着陛下的性子,若是对这姑娘没兴趣,那这姑娘身上明显疑点重重,他都能瞧出来,陛下不可能没有任何动作,按照往常,自然是要审的;他若是对这姑娘有想法,那更不可能就这样放她离开啊。

苏列有些不懂了。

祁淮慢悠悠的品着茶,瞧着长宁的背影在蜿蜒的小道上消失不见。

他不轻不重的将茶杯放在一旁内侍端着的盏托上。

随着茶杯和盏托碰撞的清脆声,帝王的嗓音也缓缓在上方响起。

“事不过三。”

*

这日,傍晚时分,长宁接到了丞相府送来的信。

信件并不长,长宁很快看完。

外边起风了,新露替长宁披了件披风,“相爷派人送信可是有要事?”

长宁将信随手放到一旁,“无甚要紧事。”

她瞧着窗外的景色,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新露,替我研磨。”

片刻,长宁就将回信写好,送信的小厮还站在厢房门口候着,新露将信件递过去,小厮才行了个礼,将信件收好退下了。

“寺中送来了斋饭,主子可要用些?”

玄云寺中的素斋虽然清淡,却胜在翠绿新鲜,长宁中午没怎么用膳,这会儿确实有些饿了,用了好些才让人撤下。

饭后有些积食,便系了披风,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厢房并不大,但她们住的这一处前方刚好有一座湖,所以空间便宽敞了些。

新露着几日已经将这玄云寺上下都熟悉透了,和寺中的小和尚也混了个面熟,每日都会叽叽喳喳的与长宁说一说每日的见闻。

长宁也不嫌她吵闹,她过了太久寂冷的日子,真的太久了,久到有时候她都甚至以为这就是自己的生活。但,怎么会呢?从前,父王母后还在时,王宫里也是这样笑闹着,充满了生活气息——不同的是,以往在王宫,说这些的人是她,父王母后和闻韶是笑着听的那个。

但现在……

“主子?主子??”

“……嗯?”

新露嘟嘴:“您到底有没有听奴婢说话啊?”

这段时候新露也摸透了长宁的性子,自家主子对待她们这些下人可是顶顶好的,一点儿也没有京都里那些贵女们高高在上的架子,因此新露平常和长宁相处说话间也便也更随意了一些。

“你刚刚说了什么?”

新露:“……”

新露叹了口气,将刚刚说的话又说了一遍:“奴婢说,今日下午听前院扫地的僧人说明日会有贵客到访。”

“这玄云寺几乎每日都会有贵客到访,这有什么好新奇的?”

新露神秘的摇了摇头:“不,奴婢听说这回来的可是个大人物!”

长宁没将新露的话放在心上,着丫头一惊一乍的,她已经领教过太多次了。她的心思却转到了祁淮身上——自从上次在小佛堂之后,两人便没有再见过。

若不是当晚她厢房的梨木案上出现的那一卷经文,她都要怀疑自己的计谋是不是对他没有任何作用。

但还好,至少他不是完全无动于衷。

但她有些心急,留给她的时间并不算太多,这进度委实有些慢了。照这样下去,她何时能进宫?但现在她只能在这玄云寺中等,若是回去了,两人更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她必须在这玄云寺中勾起他的心思才行。

*

第二日,长宁如往常一样,晨起先去大殿中听了玄簌大师讲佛法。结束之后,玄簌将长宁留了下来。

这几日,长宁也算是和玄簌相熟了。玄簌沏了壶茶,长宁小口喝着。

玄簌笑着说:“这茶怎样?”

“甘甜可口。”长宁答。

这话并不是虚话,这茶叶或并不是珍品,但贵在这泡茶的水,这水源甘甜,连带着都可将这茶叶上的小小瑕疵掩盖去了。

玄簌笑的更深了,“施主果然是个通透之人。”

长宁并未久留,玄簌也未挽留,只是说了句:“今日寺中访客众多,施主若是觉得吵闹,可往西侧去躲个清闲。”

长宁脚步一顿,西侧,是祁淮的别苑。不管今日来的访客是谁,自然是都不敢闯进祁淮的地盘的,只是这究竟是玄簌的意思还是祁淮的意思?

因着玄簌这一番话,长宁难得的陷入了沉思,直到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吵闹的声音,她才回过神来——自己不知何时走到了这东侧来。

寺中本是清静之地,陡然出现喧闹之声,长宁眉头蹙起,却不愿多管闲事。她连自己的事都顾不过来,哪有心思去管别人的事?

这么想着,长宁面色漠然,对新露说:“我们走吧。”

吵闹声不绝于耳,就算是长宁朝着相反的方向而去,纷乱的嘈杂声也传入了她的耳内

“你们还好意思出现在我面前?我告诉你们,不要以为你们当初做的事情没有人记得,人在做天在看,你们迟早有一天会有报应的!”

女声清爽悦耳,带着一股洒脱之气。可惜说的话却委实有些难听了,况且是在这寺庙中,任何人听了都要说上一句:这女子确实蛮不讲理!

但长宁的心却“砰砰”狂跳了起来,她对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

往事一一浮现在她眼前,最后停格在一幅画面上。

女子穿着劲装,半靠在她身上,娇笑着指着前方的大片草地:“闻珂,等你嫁到我们大庆来了,我带你去骑马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