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人间世态(2 / 2)

加持年华 村小尚吃 1832 字 2023-01-27

“乖乖,他家准是当大官的!”

“大官?!……大官家的孩子怕也不能随便的把车开出来吧?估计,家里不仅是大官,还是那种贼有钱的……”

“乖乖,这下闫寡妇得济了……”

“是呀,她帮过他不少,这像是来报恩的!”

“唉,当时,我怎么就……”

“这也不能怪你,当时那大疤头傻愣愣的、脏兮兮的……谁见了不躲的远远的。”

“咳,这下便宜了闫寡妇!”

……

范建新跟闫大姐说着话,看见了炸油条的那对夫妇,也围在裁缝铺门口,瞧热闹呢。

“闫大姐,这里是一万块钱,是给您搬家的安顿费,乘现在信用社还没下班,赶紧去把钱存起来……”

范建新说着,从一个双肩背包中,取出10摞大团结,每摞一百张。

在这个时代,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闫大姐怎可能要?!……连忙推辞。

范建新说:“闫大姐,这钱对我来说,就是九牛一毛,随随便便就挣来了。请您无论如何都要收下!……您是不是要我跪下来求您?!”

“这也太多了!我对你真的没帮过什么,哪能要你这么的多钱?……”

围观的众人,虽然各怀心思,却都出声劝闫裁缝收下。

“闫大姐,今天您不要也得要!我呢,还要去镇医院补交去年在这里的住院费。这样吧,您坐我的车,我顺便把您送到信用社……”

闫裁缝在范建新的肯请和众人的怂恿下,心情恓惶惶的坐上了小轿车。

这是八十年华夏生产的第一批桑塔纳,实实在在的名车。

其上只有轮胎、收音机、天线和小标牌4种零件是国产的,其余零部件都是从德国进口的。

几乎跟原装的德国车没有两样。

合资投建大众汽车厂的德国人,给出的建议零售价为3万元人民币,可有关部门最后敲定为16万。

此时的16万是个什么概念呢?

范建新在沪市买的那栋三层可做门面的小洋楼,加上院中的两间西式尖顶平房,花了6万元人民币;范建新在巉州市买的三进院落,共28间浮梁扶柱、青砖小瓦民国时期的建筑,购买时还高于市场价,只花了1万2千元……

这么说吧,此时,京城的一套民清时期的四合院,约莫5万元。

范建新傻么,花16万买一辆普桑?

在这个时代,华夏国内的汽车就是这个价。比如,后世那种十几万的进口本田雅阁轿车,现价要五十多万人民币。

范建新当然不傻,他需要用车啊!

他开的这辆桑塔纳是以沪市服装厂的名誉买的,办的是沪市的牌照,仅上的靓丽车牌号在将来就能值几百万,而且还可以抵扣服装厂部分的税金。

那么,范建新赠予闫大姐1万元,在这座小镇居民的眼里不啻一笔巨款。

作为一个独自养育两个半大孩子的妇人,这笔钱足以能够抚养两个孩子成人,甚至连两个儿女的嫁娶金,都有了。

范建新才不管什么“升米恩斗米仇”呢,他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行为。

闫大姐不要,他不依不饶……

最后,范建新用车载闫大姐去了农行信用社,办理了存款手续;他呢,去了镇医院补交了去年在这里住院时所欠下的住院费,并给医院捐赠了一笔善款。

他向医院的人打听,谁把他从车祸中救了出来。

医护人员,却说不清楚……

等他带着闫大姐再回到裁缝铺,小镇人的那种穷困疯了和贪婪,暴露无遗……让他再次刷新了三观。

“大……大疤头,你能给闫裁缝1万元,最起码也该给我1千元,有次我给过你半个窝窝头……”

“是呀,大疤头,我给你盛过半碗玉米粥,怎么的你也要给我几百块吧?……”

……

小镇的一些妇女和男人,围着范建新索要起回报来。

甚至,炸油条的那对夫妇,说起范建新临从小镇离开时,抓了他几根油条没有给钱……当然,隐去了赌约之事。

范建新对这些施舍过他的小镇上的人,有的还有印象,有的已经模糊了。

他肯定要报答这个小镇的善,但,却不会给他们一分钱。

去年,在他向闫大姐提出回家需要借路费的时候,闫大姐几乎将家里的结余都给了他,还给了他一件冬衣,虽然是件旧衣服。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就凭这份信任,不管闫大姐为什么会这么做……他没有理由,不报答闫大姐。

他也不相信,小镇上的其他人,会如此的慷慨。

他没有理会围着他要钱的人,更是没有解释、争辩,而是把母亲和妹妹帮他准备的带在路上吃的零食,从车上拿下来,给了闫大姐。

然后,逃也似的,离开了水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