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多灾多难的大唐贞观朝(1 / 1)

从三叔公家拿着最终版的曲辕犁出来,一行人包括后面来的林族长直奔后山。

鸿雁在经过家里侧门时快步拐进了家,喊了染香牵了一头牛出来。

到了山中一块平缓的荒地前,萧翀给牛套上曲辕犁,直接亲自下地试验新农具的效果。

以耕、耙、耖为核心的精耕把式一一用上,即便是萧翀这种日常不耕作的贵族,在高效率农具的帮助下,犁地竟然也犁的有模有样。

林族长看得激动不已,身为乡下小老百姓,他太懂这农具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了,忍不住就抢上前试了起来。

在犁完一小块荒地后,林族长眼含热泪地看着萧翀:“萧明府心系天下苍生,真乃神仙下凡!吾等大幸!”

萧翀谦虚道:“林族长过誉,这并非萧某一人之功,不敢贪名。”

林婉婉笑眯眯道:“别看只是从直到曲小小一步,我知道这中间含着大智慧,寻常人一辈子也未必能迈出这一步。表兄能想到就是很厉害呀,小妹佩服佩服!”

这句话并不是纯粹恭维,若不是林婉婉这蝴蝶翅膀救下了萧翀,那么曲辕犁的出现还要晚一两百年呢除非林婉婉自己贪这个功,从现代直接搬来。

现代米国有一个新闻,福特公司车间里一台电机意外出现了毛病,导致整个车间都不得不停工。

于是福特公司请来无数修理工和专家找问题,却始终不得其法,根本不明白问题在哪。

这令福特的领导十分着急上火,停工的每一分钟都是巨大的损失啊!

后来有人提议去请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忙,而后者也不负众望,在检查过电机之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条线,轻描淡写说道:“在记号处把线圈减少16圈。”

维修工照做,果然电机就此恢复正常!

为了这小小的一条线,福特公司支付了一万美元。

有不服气的人在底下嘀咕:“不就画了一条线吗?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居然要收一万美金。”

斯坦门茨转头就开了张明细给福特公司: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

有些事儿就是看着简单,其实很难,人类社会的进步往往就在那灵光一闪间。

萧翀收到了林婉婉并不怎么真诚的崇拜之语,淡淡笑道:“这一步亦有表妹与王书吏莫大功劳,唔,那我们晚上就畅饮几杯庆祝吧,表妹以为如何?”

林婉婉家的美食美酒时时勾着萧翀的魂,一有机会就要来蹭吃蹭喝。

“好啊,只是酒虽好,表兄可莫要贪杯,小妹今日不想学蒙学呢!”

“表妹多虑。”萧翀摸了摸鼻子,这哪壶不开提哪壶嘛!

往回走时,众人穿过山坡上的番薯地和玉米地,萧翀本是面带喜色地说话,却在眼角余光瞥见了一样小东西后收敛了笑容。

他立刻站住,在玉米杆子上捉到一只蝗虫幼虫,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仔细看去,这里不止一只蝗虫!

“怎么了,手里捏了什么呀?螳螂吗?”林婉婉瞧见了萧翀指尖捏着的青色虫子,对于这些她是不害怕的,转头在另一株玉米杆子上也找到了一只。

“这东西在啃叶子啊,田里得捉虫了。”林婉婉随口说了一句,最近族人的心思其实都在棉花上,番薯和玉米地的他们没仔细打理。

而这些蝗虫繁殖得也快,就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一样。

王朗见之脸色骤变道:“是蝗虫!”

“啊!这就是蝗虫?”林婉婉和林族长都惊了。

而王朗更是难受!

从前生活在北方的他,太明白蝗虫这东西意味着什么了!他们家就是因为遭了蝗灾而失去了至亲的!

人怎么死的都可以,就不该是饿死的!活活饿死,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这还是隋末唐初的事了。

大旱之后伴随而来的蝗灾,根本不给普通老百姓一点活路。

蝗虫过境,颗粒无收!

史料有记载贞观二年六月,长安地区爆发大旱,随即又出现了蝗灾,大量的庄稼被蝗虫啃食一空。

民间都传是李世民弑兄囚父糟了天谴才会引来大灾,新皇李世民为了安抚民心,就直接在田里捉起一只蝗虫生吞了!

此事各类史料中均有记载,李世民带头吃蝗虫以表决心后,当年的蝗虫并未酿成大灾害。

可蝗灾就来那么一年吗?

不是的!

大唐国祚289年,整个时期都处于温暖期,有记载的大蝗灾高达40次,平均7.25年就发生一次,基本都集中在初唐和晚唐。

但初唐因为李世民的灭蝗措施得当,底下人又执行到位,均没有酿成大灾难。

而晚唐时,人们对蝗虫的频繁来袭已经生了恐惧之心,竟然认为灭蝗太多有伤天和,才会频频引发蝗灾。

朝廷不作为,士子不重视,以至于酿成大祸。

永淳元年就发生了两次蝗灾,第一次在三月分,京畿长安地区发生蝗灾,将周围的麦苗啃食一空。

第二次在六月,雍、岐、陇等州又发生蝗灾,这次灾害史载:“大蝗,人相食。”

短短五个字道尽朝廷的罪恶。

当时高宗病重,在第二年去世,武则天则忙于政治斗争,朝中大臣忙于站位,哪里还能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

也是老百姓运气,武则天在位的时期就发生了一次蝗灾。

之后到了晚唐,朝廷宦官当权、藩镇割据,地方官员腐败。

老百姓愚昧无知,只知设祭膜拜,不敢捕杀,任由蝗虫嚼食庄稼。

甚至连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子都很抗拒捕杀蝗虫,说什么蝗虫乃天谴,臣民需修德养性,灾害自去。

朝廷不作为,百姓没有活路,人吃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史书短短“人相食”三个字,却是老百姓的血淋淋惨状。

历史的一粒沙,就是百姓的一座山。

林婉婉想起自己看到的关于蝗灾的资料,心情都沉重了很多。

现在是贞观四年,史料记载确实有蝗灾,但明明并不在江南之地啊,为什么现在鄮县也有蝗虫了?

林婉婉却不知道,这也是她造成的蝴蝶效应,任何事情本就都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