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武学的普适性与特适性(1 / 1)

上次徐迁讲的是寒毒依附张无忌身体而存,是从张无忌身体获得补充,却未详说具体是靠体内什么东西获得补充。

如今听徐迁所言,张三丰、张无忌恍然大悟,原来是靠那名叫“细胞”之物。

一旁的俞岱岩、殷梨亭同样一脸恍然,当初他们这些人除不去无忌体内的寒毒,原是那寒毒影响了无忌体内那所谓的“细胞”,但对徐迁的细胞之说,几人并未立刻全信。

殷梨亭道:“徐少侠说我们身体皆由细胞组成,我们是从最初的一颗细胞生长而来,那请问少侠,为何我从未感觉到这所谓的细胞?”

徐迁笑道:“这是因为细胞太小,肉眼难见!在我家乡,要观察到细胞,需要用到一种被称为‘显微镜’的工具,显微镜可将原本微小难辨之物放大,再呈现于人眼之中。”

“其实,世上的微小之物极多,就在此刻这空气中,便不知漂浮有多少肉眼难见之物。”徐迁随手抓了把空气,张三丰、俞岱岩、殷梨亭看见那只手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诸位是否曾见过这样一幕,在阳光正好之时,有时能看到无数尘埃在空中漂浮,而只要阳光一不好,阴天或是雨天,便不能看到?”

听到徐迁的问题,张三丰、俞岱岩、殷梨亭几人一怔,他们的确见过徐迁所说的一幕,只是未去深究过其中的原因。

对于日常生活中太过寻常的现象,人们往往会下意识认为其理所当然,不会深究其中的奥秘,只有极个别人能跳出这种思维惯性。

“看诸位脸色,当是都见过这幕。”

徐迁扫了眼几人,接着道:“其实,不管晴天、雨天,还是阴天,我们四周都有无数尘埃漂浮,之所以在阳光好时能看见,阴天、雨天看不见,是因天气晴朗时,光线充足,眼睛能捕捉到更多光线,看到一些在阴天、雨天时看不见的事物。”

这番话是在告诉张三丰几人:细胞就在那里,你们看不见、感觉不到,那也依旧存在。

“细胞比尘埃还小数倍、数百倍,不依靠特殊工具、特殊办法,以普通的人眼想要看见,并不容易。”

讲了这么大番话,徐迁回归正题:“细胞能被内力影响,如果有一门可控制骨骼细胞、筋肉细胞(注1)的内功,俞三侠的伤自然便可痊愈。当然,此法说来简单,做来并不容易……”

殷梨亭道:“徐少侠,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只要能帮得上的,殷某定不推辞!”

“殷六侠莫急。”

徐迁安抚了殷梨亭一句,笑道:“主要是需各位才智相助,也即诸位的武学智慧。诸位乃当世豪杰,于武学一道远超俗辈,我相信诸位联手、共竭智慧,定能创出此功。”

这才是徐迁的根本目的,引诱武当诸人投入到为俞岱岩开发武功的项目中来,然后他好从中取利,此“利”非财富、非权势,而是武当诸人的武学智慧。

“那便依小友之言。”张三丰并未征询俞岱岩、殷梨亭的意见,直接答应下来,同意徐迁提出的这个方法。

好不容易有法子能让他这位三弟子恢复,张三丰可不想错过,就算最终不能成功,也得试一试不是?

见张三丰已经答应,俞岱岩、殷梨亭即便有其他意见,也不好再说,殷梨亭向徐迁抱拳一礼,郑重道:“如此便劳烦少侠费心!”

俞岱岩瘫在软椅上,也道了一句:“多谢少侠为我费心,俞某感激不尽!”

“两位客气了!”

徐迁带着周芷若在武当山上住下,每日不是教周芷若读书学习,便是和张三丰、宋远桥等人为治好俞岱岩的伤而交流武学,偶尔得空还会去武当藏经阁观书。

武当派以道家思想立派,自然收罗了许多道家经典,如《道德真经》、《黄庭内景经》、《太平经》、《太上老君内观经》……

有些徐迁在《永无止境》世界时看过,有些却并未。

徐迁看这些经典,不是学习其中神神道道的说法,而是通过经典中的字句,感受留下经典的那些先贤们的智慧,了其思,感其想。

先贤们生于古时,许多条件比不得现代,但其智其思不会比现代人差,而且,没有现代的工具不代表先贤们没办法认知世界、了解参悟世界,也许他们找到的认知观察世界之法,在某些方面还优于现代。

不可因先贤所处的时代落后,而小觑他们!

作为一个武林门派,武当的藏经阁自然不只有道家经典,还有不少武功秘籍,因此武当的藏经阁一般不会对外人开放,但张三丰曾特意交代,若徐迁、周芷若往藏经阁观书,任由他们。

说来,徐迁将武当所有的武功都了解个遍,但他并未修习任何内功,周芷若也与他一样,未曾修习。

周芷若曾问过徐迁原因,徐迁回了句“时机未到!”,便将她打发。

徐迁不是不修习内功,而是他认为自己目前对武学内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既然要修习,那肯定是要尽可能先了解清楚,然后修习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武功,怎能随便看上门武功便去修习?

根据徐迁到目前为止的了解,内功对人体的影响颇为深远,随便乱练很难预测会有啥后果。

在徐迁的认为中,武功具有普适性和特适性:普适性是指每个人身体结构大体相同,因此有些武功绝大多数人都可修行;特适性是指每个人身体尽管大体相同,但又存在差异,而武学是为人体而生,身体都存在差异,每个人所能适配的武学必然也存在差异。

普适性的武功适合绝大多数人修行,能让修行者轻松到达普通水准,如果修行者资质再优秀一些,便能超过平均线,但想到达武功创造者的高度,则极难;特适性的武功则与之相反,它契合了修习者身体独有的特点,是适配修习者的武功,能完美发掘修习者的潜力。

简单举例便是,一个是普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一个是有针对性的天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