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你在外面有猫了(1 / 1)

花千变 姚颖怡 1223 字 2022-10-29

汪真人只是不许明卉做女冠,却没有反对她与霍誉退亲,这让明卉很开心。

父亲不在了,在亲事上能给她做主的,就只有师傅和明大老爷。

上次她在父亲灵前,当着明大老爷的面,提出要与霍誉退亲,便已经表明了心迹。

虽然亲事没能退成,但是事后明大老爷并没有因此斥责她,想来,和前世一样,明大老爷也是不满意这门亲事的。

现在师傅也没有反对,明卉觉得,她离退亲又近了一步。

明卉向汪真人说起柳三娘的一对儿女,哥哥万明扬,乳名万崽,时年五岁;妹妹柳依依,三岁半。

汪真人咦了一声,问道:“柳三娘的女儿姓柳?”

明卉点头,讲了柳氏一门的传承,又道:“这一代的柳大娘立誓不嫁,因此,下一代的柳大娘,便是柳三娘的女儿。”

说到这里,明卉嘲讽一笑,谁能想到,立誓不嫁的柳大娘,背地里也生了一个女儿。

汪真人冷哼一声:“柳家人丁单薄,按理说柳大娘担负传承之责,不应该立誓不嫁的,她不嫁也就罢了,偏又生了女儿,生了也就生了,可却又藏起来,连亲妹妹也不告诉,不用想也能知道,她那女儿的父亲,恐怕是有些门道的。”

至于是什么门道,汪真人没有说,明卉眨眨眼睛,问道:“莫非是家里有妻室的?却又不想纳柳大娘为妾?”

汪真人说道:“行了,你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快回去吧,明天我就让海泉去清苑,还有风儿巷那边,也要让人盯着,免得那什么柳大娘伤好以后又要作妖。”

明卉抱了抱汪真人,撒娇道:“那就辛苦师傅了,等我从明家搬出来以后,一定不让师傅这么辛苦了。”

汪真人瞪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说得轻巧,你以为明家会随随便便就能答应让你住进道观吗?”

明卉嘻嘻笑着:“师傅一定能说服大哥的。”

汪真人还想斥责,猛然想起梦境中明卉经历的苦难,便不忍心再说她了:“行了,我知道了,快回去吧,路上当心。”

在下山之前,小卉儿长这么大,连淇县县城也没有去过几回......

明卉出了小院子,没走多远,就发现有人在跟踪她,路过一个风筝摊,她停下来,借着挂在摊子上的风筝做掩护,悄悄看向身后,十丈以外,一个少年从大树后面探出身子。

明卉抿嘴笑了,不是汪平,就是汪安。

师傅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让人悄悄护送她吧。

明卉心里暖暖的,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现,踏着欢快的脚步回到了枣树胡同。

转眼便是明老太爷的七七,明大老爷带领弟妹子侄一起去了完县,次日傍晚,才回到保定。

明老太爷的丧事算是正式办完了,各地的习俗不同,有的地方是二七之后便不用茹素,明家则过了七七,上上下下的膳食里才有了荤腥。

黑猫就像是会算日子一样,踩着点来了。

明卉正在吃饭,屋外便传来春苗的声音:“那只猫,是那只猫。”

明卉推开窗子,便看到黑猫坐在墙头上,神态倨傲,再不是当初那只直挺挺等死的惨样了。

明卉冲它招招手:“有肉。”

黑猫嫌弃地看她一眼,跳下墙头,从窗户里跳了进来,优雅地走到炕桌前,荔枝还认识它,跳过来撒娇,却被黑猫一爪子扇开,小荔枝吓了一跳,扑进明卉怀里不敢再过来。

明卉指着黑猫的鼻子:“你是不是在外面又有猫了,所以就不认亲生骨肉了?”

黑猫连个眼角子也没给她,自顾去吃不迟给它挑出来的瘦肉,没错,肥肉相间的肉片,它只吃瘦的。

明卉指着碗里的冬菇炖鸡,说道:“给它吃鸡肉吧,它兴许会喜欢。”

果然,黑猫吃了一大块鸡肉,用舌头舔了舔嘴巴,又在它用过的小碗里,喝了半碗凉开水,然后......然后扬长而去。

明卉怔了怔,这就走了?还没有告诉它,自己可能要离开明家了呢。

又过了两日,明卉又扮成不晚出府,她在街上转了一圈儿,便去了小院子。

崔娘子看到她,便笑着说道:“真人还想让人往枣树胡同送信呢,姑娘就打发你过来了,这师徒俩,真是心意相通呢。”

明卉眼睛一亮,问道:“海泉叔回来了?”

“嗯,昨天傍晚回来的。”崔娘子说道。

明卉笑逐颜开,汪海泉去了清苑,想来是有了小万崽的消息。

她猜得没错,清苑那边确实有了消息,但这消息并不确切。

万崽是男孩,只有五岁,大户人家买小厮,很少会买年纪这么小的,而那些想买个儿子传宗接代的人家,则会选择年纪更小一些的,五岁孩子大多已经记事了,想要隐瞒他们的身世并不容易,因此,真心想买来当儿子的人家,更喜欢三岁左右的孩子。

为什么是三岁,而不是一两岁呢,因为小孩子容易水土不服,一两岁的孩子若是病了,看病买药又是一笔银钱,若是治好也就罢,治不好就白白损失了一笔银子。

因此,根据汪海泉的分析,五岁的小万崽,卖给人当儿子的可能不大,十有八九是被卖给了小倌堂子或者戏班子。

这些年,汪海泉一直在做行商,也有些人脉,他花了些银子,托人找了清苑街面上的帮闲头头,很快便查出来,清苑的小倌堂子和县城里的戏班子近期都没有买过小男孩,倒是有客栈的伙计说,前阵子有乡下草台班子的人,在他们店里住了一晚,走的时候,带走了两个小男孩,全都长得唇红齿白,白白嫩嫩,这两个孩子长得好看,伙计觉得进草台班子太可惜了,因此才记忆深刻。

清苑县城里的戏班子好查,外面的草台班子就不好查了,那些班子演一台换个地方,居无定所,想要找到他们太难了。

好在伙计记得草台班子的人是两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其中一个言谈举止女里女气,另一个走路有点瘸,女里女气的那个人,称呼他为班主。

汪海泉回保定,是想带汪平汪安过去,父子三人分头寻找,人过留影,雁过留声,草台班子要吃饭,就要演戏。

只要他们在一个地方演过戏,就会留下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