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私塾(1 / 1)

安初夏脸上盖着一本书,悠闲的躺在顾童生家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上。

太阳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形成铜钱般大小斑驳的光影照射在她身上,舒服的安初夏小脚有一下没一下踢在旁边的树枝上。

这时候树下传来了女孩清脆的声音。

“安姐姐快下来!爷爷刚才过来书房,还问你去哪里了。

我帮你唐塞过去了!

我们快回去,爷爷一会又要来检查我们课业了。”

安初夏低头看着一脸焦急的小姑娘,不知不觉她被那个挎蓝子的大娘,顾童生的妻子古氏拐来她家私塾里读书已经一个月了。

这个小姑娘是顾童生的孙女,名叫顾芳妙,今年十三岁,肉嘟嘟的圆脸带着婴儿肥,大眼睛,心思单纯,甜美又可爱。

是顾童生老两口的心中宝!

安初夏从树上下来不由叹息!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

两个人来到了后院。

顾童生一家居住的地方。

就从顾童生发现安初夏只看一遍,就把整篇经学《小四书》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之后他又拿了几本科举书让安初夏阅读,然后让她背诵。

无一例外,安初夏都完整的给他背了下来!

当时顾童生就觉得董秀才的眼睛被狗屎糊了,这明明是一个蒙尘的珍珠,科举的好苗子。

愣被董秀才教成了驴粪蛋,他不眼瞎,谁眼瞎。

顾老童生高兴的昂头大笑。

原本只以为老妻这次又是为了家里能多点收入,不知道从哪捡回来的学生。

没想到这次她倒真捡回来了一个宝。

从那天开始安初夏就被顾童生吩咐到后院,和自己的孙女一起读书。

这个朝代虽然女子也可以读书参加科举,但是因为科举是一个很花费银钱和时间的事情,最后考不考得上功名还很难说。

古代女子花期很短成亲又早。

所以东陵王朝即使有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的制度,但真正做官的女子人数也不多。

就说顾童生家私塾来启蒙的女童也就几个,都是镇上富裕人家的女儿。

他们送女儿来启蒙,也不是为了科考,更多的是为了让她们识字,以后和大户人家结亲可以看懂账本……

扯远了!

顾童生把安初夏叫到后院和自己孙女一起教导,更主要的是觉得她是一个可造之才,和一群稚童放在一起学习浪费了。

两人回到顾家后院书房,看着一屋子的书籍。

安初夏不由再次感叹,不愧是祖上当过大官的人家,即使家道中落这底蕴犹存。

只要有这些珍贵的书籍在,何愁子孙没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不得不说顾童生老两口都是有远见的人,平时看他们过的十分简朴,就连饭桌上也很少能见到肉。

但他们从来没想过把这些书籍卖了换银子,过更好的生活。

顾童生进来时看见安初夏和孙女,都在认真的做着自己布置的课业。

满意的点了点头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含笑迈着四方步又退出了书房。

顾童生走后,安初夏和顾芳妙对视一眼,相识而笑,又重新低下头认真的做题。

正在缝衣服的古氏看见自家相公,嘴角微扬的走出来,知道他对自己这次领回来的学生很满意。

她也不想老劝说别人把孩子送来启蒙读书,可是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相公收每个学生的束脩又少,家里过的实在拮据。

他家收费这么少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多认识些字总没有坏处,外出做事少受骗,得利一辈子。

顾童看着老妻问道:“今天吃什么?”

古氏斜了顾童生一眼,“能吃什么,白菜炖粉条,土豆丝,难道还能吃大鱼大肉~”

就自家相公每年收那点束脩,每天能把这些饭菜吃开就不错了,她也只能精打细算的过每一日。

顾童生对老妻不雅的朝他翻白眼,不但不生气,还面带微笑的摇了摇头。

然后迈着四方步去前院继续教那群刚启蒙的皮猴子读书。

安初夏今天除了做题,还看了几本科考书籍。

看着手中被真正进士批注解析过的科举书,安初夏对以后的科举路更加有信心了。

在外人看来她在秀才家的私塾念书,都能连续三年县试交白卷。

这会跟着一位老童生读书,更是在浪费时间。

听说的人心里多少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

特别是董秀才家的人听说安初夏现在去了,专门给孩童启蒙的顾童生家读书。

更是说她是自甘堕落!

跟着一群幼童一起读书,要是能考上科举,他们家自愿关闭私塾,承认自己的无能,不配教书育人。

这些话也许是董秀才在激动下无意说出来的,不知道被哪个好事的人,就这么传了出去。

他敢说这样的话,恐怕更多的是觉得安初夏这么蠢笨的人,这辈子都不可能考过县试。

夕阳西斜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

傍晚下学后一群小童子争先恐后的跑出私塾大门,纷纷被来接他们的家人领了回去。

安初夏等到幼童都走完了,这才慢悠悠的走出来,看见坐在牛车旁石头上的润生,就向他走了过去。

“润生哥,我哥呢,他怎么没来?”

润生看见安初夏出来赶忙站了起来:“你哥和大壮今天去给王地主家干活去了,要晚点才回来,临走的时候让我下午来接你!”

说着话润生解开拴在石柱上的牛绳,看见安初夏爬到牛车上坐稳后,正要驱车离开。

两人就听到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