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武儒所修习的道。</P>
苏彻轰出一拳,身形继续向前。</P>
这一拳,乃是自青玉手的残灵处推演而来,也是苏彻以造化剑意为根基,对武儒一脉法理的模拟。</P>
白鹿洞的武儒,的确有其长处,也有其全然的短处。</P>
众所周知,天人九法,划分为天之三法,人之三法,以及中间的天人三法。</P>
但是对于白鹿洞的武儒来说,他们所修行的法则只有一路。</P>
那就是人之三法之中的灵昧。</P>
武儒一脉的路数几乎全部集中在了灵昧之法上。</P>
换而言之,这是一套完全构建在灵昧基础上,甚至抵触其他所有的法则。</P>
就连人之三法之中的“道德”与“生死”两法,武儒一脉都不加以在意。</P>
纯粹的拳罡之后,是纯粹的自我。</P>
没错,苏彻原本以为,白鹿洞的武儒一脉,多少会类似东海剑宫的剑修,至少兼顾其他法则。</P>
然而没想到,武儒一脉的路数竟然偏科到了这等程度。</P>
剑修的剑意出自灵昧,然而也要有道德之法作为剑鞘,这也是剑修之所以是剑修,不是什么刀修、棍修的原因。</P>
选择剑器,就意味着一种道德上的取向。</P>
而舍弃了剑器,本身就等于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譬如苏彻如今所走的造化之路。</P>
即便如此,剑修对于九法之中的其他法则,一样要参习,毕竟就算要斩脱这天地强加的枷锁,也要知道枷锁到底是个什么构造,从何而来。</P>
武儒一脉则不如此,对于他们来说,天地并不重要,生死也不重要,道德则随着“性灵”本身不断地变化。</P>
对于这些武儒来说,“道德”是“灵昧”的一种外化。</P>
舍生取义,大仁大爱,都是他们的“性灵”也就是灵昧的一种外化。</P>
是他们追求自身纯粹的路途,而非结果。</P>
纯粹而炽烈的武道拳罡,便是凝练到了极致的体现。</P>
没有任何参照,没有任何凭依,仅仅依靠着到达了极致的灵昧。</P>
虽然不过身前三尺,但是这三尺之内,我意即天意。</P>
这便是武儒。</P>
一拳轰出。</P>
如同一道车轮,将前方的无穷薜荔多尽数化为虚无。</P>
苏彻没有凝练到了极致的武道拳罡,但是也有差不多的东西。</P>
强沛的造化剑意,以及自此衍生而出的种种妙法。</P>
当这剑意真正的化为了拳罡,会产生什么变化?</P>
那就是眼下的一拳。</P>
纯粹而凝练,但是带着对于动静之法的理解。</P>
如如不动,岿然山岳。</P>
苏彻以造化剑意为根基,引导若木之上的法力,轰出了纯粹的一拳。</P>
虽然此刻九幽不动火已经无法使用,然而苏彻对动静之法的理解不曾消去,轰出的这一拳有了殊途同归的奇妙。</P>
既然现身,那就逆流而上。</P>
无穷饿鬼发出一声悲鸣,虽然它们天然在灵智上有所缺失,但也知道此刻便是他们的临命终时。</P>
苏彻顺着黑肠一般的绳索逆流而上,直直向着那小山一般的星槎杀去。</P>
然而一个缥缈的影子浮现在了尸山的顶端。</P>
“苏小子,老子辛辛苦苦找了你一年,你就这么用拳头轰我?你从哪里炼出来的这古怪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