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半岛酒店。
昨天那顿酒,苏白与程龙喝到了后半夜,两人更是一见如故,彼此的关系也因为这一顿酒,亲近了不少。
这不,中午的时候,程龙在醒来之后发现苏白还没醒酒,主动敲开了苏白的房间门,拉着苏白来到了酒店餐厅,一边喝着醒酒汤,一边听编剧袁德麟讲述《新警察故事》改编之后的剧本。
这要是放在其他明星后辈身,还叫你起床?为你准备醒酒汤?
做梦吧你!
不骂你都是给你留面子了!
“最后阿白佯装愧疚自杀,吸引陈国荣和父亲制止,飞虎队放松警惕,然后他突然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父亲,然后大笑着被警察打死......”
等袁德麟讲完,苏白吸溜了一口热汤,没做什么表示。
旁边的杨老板看了他一下,试探性的问道:
“苏生,你觉得怎么样?”
“还可以,恶有恶报。”
苏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旁边的程龙却有些犹豫:
“弑父啊,阿白,这个角色会不会太坏了点,我觉得原来那个愧疚自杀更好一点。”
“这个角色以抢银行杀人为乐,简直就是神经病,没必要因为他有童年阴影就给他洗白。”
“即便观众觉得遗憾,最后和一手缔造这一切的父亲同归于尽,也算是大快人心。”
苏白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新警察故事》原版反派最后突然洗白,这个情节就完全莫名其妙。
一群富二代因为空虚和童年阴影随便杀人抢劫,制造恶劣案件,然后见了父母突然悔过,或者是被男主的行为感动,放下屠刀。
这不扯淡的嘛?
苏白不是特别喜欢这种反派洗白的情节。
这不是什么艺术片,追求什么艺术升华,一个商业片,整这些没用的干啥!
所以苏白对剧本提了要求。
这个阿白从头到尾没有悔过的想法,完全就是一个神经质反社会的暴徒。
最后,甚至在父亲的责骂指责和局势的威逼之下,突破唯一的心理阴影,与父亲同归于尽。
《新警察故事》本质就是讲述一群“熊孩子”的故事,既然是熊孩子,那就不能放过熊家长。
原版里面,剧情设定,就有问题。
熊孩子的出现,其本质,就离不开熊家长的助推。
当然,也有人说原版的结局或许更痛苦,儿子死了,父亲余生会活在愧疚煎熬中。
但苏白觉得这样的情节在电影里没有显现,还不如直接一起同归于尽,观众会觉得更舒服,同时也能体现出阿白这个角色的狠辣。
临死也要拉亲爹当垫背的,在深受儒家背景的国内乃至东亚观众看来,绝对是悍匪中的悍匪!
不过这也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审核方面会不会有问题。
编剧和导演陈木圣对望了一眼,在香江映还好,但是内地还真不好说。
苏白见状,主动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要不拍摄两个版本,结尾阿白依旧向父亲开枪,但是因为被陈国荣推了一把,父亲没被打死。”
这样的结局虽然没有直接打死来的爽,但是杀人莫过于诛心。
儿子对老子开枪,对于一个强势的父亲来说,绝对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结尾再加一个父亲精神出现状况的彩蛋,也可以排解观众的不爽。
当然,苏白还是更倾向于前一版,如果能过的话最好,不能过,那就用后面的那一版。
看着兴致勃勃,把阿白这个角色往十恶不赦的人设改的苏白,程龙属实是有点懵逼。
“这样的角色,你演完就不怕被观众骂?”
“阿白”这个角色原本就不讨喜,现在改完剧本,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甚至已经到达了癫狂神经质的地步。
程龙知道这样做或许更出彩,但同样的,对苏白的个人形象也是个不小的负担,尤其是现在苏白被很多年轻人当作新生代的偶像。
他怕电影播出时,苏白会被观众攻击。
“既然是演反派,那就一口气坏到底,有童年阴影已经很不错了,多少还给找个借口。”
苏白不以为意的笑笑。
他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可是没少折磨自己,半夜的时候对着镜子练习,都快给自己逼疯了,有一次黄乐乐起来厕所,看到镜子前歪着头微笑的苏白,吓得差点没尿裤子。
他费劲巴拉的练习,自然不想留下什么遗憾,要坏就彻底一些。
至于会不会挨骂,苏白其实并不是特别在乎。
分得清的自然不会骂他本人,分不清的他也没必要和这些人置气。
就好像还珠的容嬷嬷,当初因为太过于深入人心,老太太没少遭罪。
但后来再看,容嬷嬷针下,没踏马一个好人。
而且苏白也希望自己能够留下一个给观众极为深刻的代表人物,况且他也不靠影视形象吃饭。
一个完美的角色塑造,要大于出演正面角色带给他的收益。
苏白端着醒酒汤喝了一口,道:
“其实我还挺喜欢演反派的,可以排解一下现实中的压力。”
苏白这话是真心的,作为一名公众人物,苏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维护光明健康的公共形象。
但他又不是圣人,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情绪,苏白又不能在现实中去堕落发泄,那就只能在戏里过过瘾。
《新警察故事》虽然剧本较之原版有所改变,反派戏份大大加强,是正邪对决的双男主戏,但是电影一番肯定还是程龙这个正面角色。
有程龙这位名气影响力远远高于苏白的人负责正面积极引导,苏白更加没有什么顾虑了。
尤其是想到剧本里还有暴打程龙和谢大厨的戏份,苏白甚至都有点手痒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