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急成那样,徐敏也就不讲了,不过自己这好友他还是了解的,心思纯善,性格又肉,但他不会掩饰内心,刚刚那份欢喜却做不了假,看来他还是得走一趟夏府。</P>
而且也不能再说了,韩春薄回来了。</P>
“诸位,诸位,久等了。诸位登门,真是令韩某倍感荣幸。”</P>
……</P>
这样的小宴席,自是难不倒徐、夏两家衙内,推杯换盏之间,他们很是熟练。</P>
可惜夏九哥不胜酒力,没几杯就醉了。</P>
还得徐敏送他回去。</P>
坐在马车上,徐敏叼了根草,想着回去后得问问老爹,这人什么来头,原来这双流县的第一公子是他,现在韩春薄严重威胁到了他,所以必须得搞清楚。</P>
知己知彼嘛。</P>
不久,马车行到夏府。</P>
因为来人是知县的公子,夏言本着不得罪这么一家的原则,还是出来露面了。</P>
徐敏说:“伯父,今日小子荒唐,起了兴致以后便劝九哥多喝了几杯,您别怪他。他性子纯善,耳朵根子软,要怪您就怪我。”</P>
“不敢。多谢贤侄送他回来,如今天色已晚,要不就在这里留宿一晚?”</P>
夏言那是客气。</P>
毕竟这是知县公子,他在县城里乱晃荡还有谁敢冒犯他不成。</P>
但是徐敏天生脸皮厚,竟直接答应下来,“那小侄就叨扰了。喔,对了,伯父,还有桩事,小侄还要和你说道说道,也好成九哥之美。”</P>
夏言无奈,便摆桌倒茶,招待一下他。</P>
于是乎徐敏就将胡氏女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全都说了出来。</P>
夏言本就爱子,听了后也不生气,只是外人当前,他还是怒哼了声,“让他出去结交同辈好友,增长见识,没成想差点成了登徒浪子!”</P>
“伯父言重了,九哥您还不知道?就是小侄是登徒浪子,他也不会是登徒浪子的。”</P>
“喔,徐贤侄误会,我不是那意思。”</P>
徐敏也没将这个当回事,接着说起这韩春薄,“夏伯父,听说韩春薄前前后后已经买了五千多亩良田了,此人什么来头?”</P>
夏言心思一动,想着打听下消息,“贤侄也听说了?”</P>
“购田、置宅、捐款行善……双流县以往都是出的盗匪,还没出过这样的大善人呢。小侄怎会没有听说?”</P>
“那贤侄怎么看?”</P>
徐敏想到此人莫名其妙和自己的父亲成为好友,分明是行贿,只不过贿的不是利,而是名,“就怕是虚伪之徒。”</P>
“喔?何以见得?”</P>
徐敏嘿嘿一笑,“小侄活了二十多年,见过人娶婆娘急,得功名急,还没见过人做善事急呢,他这一通下来,短短半月就美名远播,伯父见多识广,京城都去过,首善之地有这样的大善人吗?”</P>
夏言微微一怔,这徐家儿子倒是机敏。</P>
“未曾见过。”</P>
徐敏断言,“那他铁定有问题!等明日九哥醒了,我们再去闯闯那龙潭虎穴!”</P>
夏言却担忧,“贤侄,九哥……”</P>
“伯父放心,我与九哥相识多年,定会顾好他的。”</P>
他是说放心,但夏言没那么放心,正好有这胡氏之女的事,还是打打岔吧,他失去了三个儿子,龙潭虎穴,他自己去就行了。</P>
第二日,徐敏就回家去了,见面就给他爹倒茶捶背,“爹,听说那韩春薄是你的好友,此事为真?”</P>
他本来很老实,没想到徐维明当即冲他发火,“你昨夜去了哪里?!”</P>
徐敏被吓一大跳,不敢动弹。</P>
“是不是那夏言的府上?”</P>
徐敏默认。</P>
“真不知你是谁的儿子!那夏言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平日里半分面子都不给你爹我,就这你还舔着脸去人家府上,你将我的脸都丢干净了!”</P>
徐敏继续装孙子,“爹,九哥是我的好友,他醉了,我总得送他。”</P>
“你当他是好友,他当你呢?如果也是,你让他劝说其父。黄册上交在即,你难道不知道吗?”</P>
“知道。”</P>
“你!”</P>
“爹,你消消气。”徐敏继续陪笑,“黄册的事那夏言确实有些死板了。是不是因为这样,咱们县里才多出一个韩大善人出来?”</P>
因为夏言照实报了黄册,明年知县就得足额报税,如果到时有困难,自然是大户援手比较好,万一盘剥百姓被知道了…</P>
那个当了二十年皇帝的正德,手段可是不软。</P>
徐敏心思则多,他就怕自己亲爹存了这份心思,到时候,就是他都轻易得罪不起那韩春薄,此人目的不明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推动他爹做出什么糊涂事。</P>
五千亩田,就是五万多两银子,再加上置宅子等等,徐敏现在是一点都想不明白。</P>
“爹,咱们双流并非江南大县,忽然来了这么个人,难道爹就不好奇,他那些银子怎么来的?”</P>
说着徐敏就从怀中掏出一个银锭,这是官方造的标准的十两纹银。</P>
徐维明也好奇起来,眼睛盯着底部的一行小字,“正德甲申,是正德十九年造的银子?”</P>
徐敏说:“想必爹也是知道东瀛岛国的银山的吧?这件事朝廷不多宣扬,但不少人也都知道,而且凡是那里的官银,底部刻两行字。</P>
左侧和年份有关,正德甲申,便是正德十九年,右侧和地点有关,譬如石见银山。其意思就是说这是正德十九年,产于石见银山的官银。”</P>
“所以呢?这银锭右侧是刻了石见银山字样的,有何疑惑?”</P>
徐敏摸着这银子,虽说模样上是没什么问题,但关键在时间,“往年这样的官银要流入到四川不会那么早的。孩儿记得,在市场上最快是每年五六月份才能见到上一年的官银,今年怎么早了两个月?”</P>
“那又如何,或许是商人行商带了过来,仅仅十两,能说明什么?”</P>
徐敏眯着眼睛,这会不会和那个姓韩的有关系?</P>
“坏了!”</P>
“怎的了?一惊一乍的!”</P>
“爹,如果京师高院的家人,还有寻常百姓,家家户户都用这银子,最多两三个月,官府就是想查也查不清了!而且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咱们这偏远小县会来这么一个豪奢之人了,便是越偏远,越隔绝,便越不会有人发现这其中的猫腻!”</P>
这银子,肯定来路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