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劫驾(1 / 1)

宋魂 酒徒 1618 字 2022-10-29

赵恒哪里想得到,刚刚接替了刘承珪位置没几天的窦神宝,就已经被以王钦若为首的“南狩”派官员收买?还以为此人像刘承珪一样,对自己忠心耿耿。因此,将窦神宝派出去之后,他就开始认真地琢磨起,具体的去向安排来。

上午廷议时,陈尧咨提议去蜀中,曾经令他好生犹豫。而现在,他却又认为,能早点儿离开滑州就好,其实无所谓去哪。

蜀中固然是好,升州作为迁都的选项,却远比蜀中更早,准备也更充分。

另外,眼下升州城内,南唐的宫阙大部分都保存完好。稍加修饰,便可以利用起来。

如此,待他到了升州之后,就不必像现在这般,从早到晚缩卷于狭窄闭塞的州衙。

至于蜀中,则可以做第二选项。万哪天升州的气候或者其他方面不让他感觉满意,他还可以乘坐大船逆长江而上,直抵成都!

如是想着,他的心情就变好了许多。

而屋子里刚刚架设的暖炉,也的确名不虚传,很快就将白铜外壳和一部分烟囱,烧成了明亮的橙黄色。

热气迅速变成了热浪,烤得他脸色发红,全身上下积蓄已久的寒气,也化作汗水,滚滚而出。

“官家,王枢密和刘知府到了,正在行宫外等候宣召!”正准备吩咐小太监们,不要将暖炉烧得太旺,门口处忽然吹进了一股冷风,紧跟着,窦神宝的声音,就在他耳畔响起。

“这么快?宣,立刻宣!”赵恒听得一惊,赶紧收起对未来的畅想,笑着吩咐。

“是!”窦神宝答应着快步出门,不多时,就将王钦若和刘元二人带入御书房内。

赵恒心里头一片火热,因此,君臣刚刚见礼完毕,没做任何寒暄,他就直奔主题,“朕今日思前想后,仍旧觉得暂且去升州避寒,是最佳选择。奈何寇准极力拦阻,朕与他相知多年,亦不忍因为他固执己见,便抹杀了他以往的功劳。因此,想请两位卿家帮忙琢磨个办法,将寇准先调到澶州去。然后才好方便行事。”

王、刘二人,在路上就已经商量好了,该如何应对。因此,装模作样地“沉思”了片刻,王钦若就率先给出了答案,“启禀官家,近日辽军攻城甚急,李继隆老将军又被冷箭所伤。官家理应派遣重臣,前往澶州探望李老将军,同时激励全军将士……”

没等王钦若将话说完,赵恒就摆手打断,“这话窦神宝跟朕提起过。但是,具体该如何做,才能让寇准不起疑心?”

“明日早朝,若是有紧急军情从澶州传来,寇准必然会继续敦促官家过河去澶州鼓舞军心。而接下来,臣会出面极力阻止官家以身犯险,并且以言语激之!”王钦若跟寇准做同僚多年,早就摸清楚了对方的短处在哪儿,想了想,又笑着补充。

“紧急军情?既然是紧急军情,怎么可能说来就来?”赵恒听得似懂非懂,皱着眉头指出其中破绽。

“枢密院每日接到军情数十件,偶尔将一般军情当成了紧急军情,也是无心之失。”王钦若又笑了笑,回答得好生轻松。

这下,赵恒就彻底明白了。

眼下王旦回汴梁坐镇,枢密院暂时完全归王钦若掌控。他将一件未必非常重要的军情,当作紧急军情汇报,谁又会怀疑他造假?

而寇准的脾气,又素来刚直。如果有人在廷议时质问,为何他一直鼓动官家去澶州,自己却留在黄河以南。他十有七八,会当场主动请缨,先一步赶赴澶州。

届时,只要自己点点头,寇准这块大石头,就被搬开了。

只是这么做,有点儿对不起寇准的一片孤忠。所以,赵恒心里多少有些犹豫。

然而,王钦若接下来只用了三句话,就让他下定了决心。

“官家,据微臣派人查验,黄河南岸的冰面,已经又向河道中央延伸了半丈宽。而据钦天监推测,最近几天,还会有另外一场大雪。如果官家不走,半个月之内,黄河肯定会上冻。”

黄河上冻,契丹骑兵就可以踩着冰面直抵滑州城下。届时,赵恒想走都来不及了。

因此,叹了口气,他喟然点头,“也罢,明日早朝,就依卿之计行事。朕相信,寇准早晚会明白,朕也是为了江山和百姓!”

后半句话,纯粹是自欺欺人。然而,王钦若和刘元两人,却作感动状,连连躬身行礼。

待行礼完毕,二人又开始当着赵恒的面,具体谋划起了整个对付寇准的步骤。

这俩家伙没本事对付辽军,对付自己人,却如有神助。

第二天廷议,几乎没废多少力气,就令寇准入了局。

而那寇准,大概也是有些心灰意冷。主动请缨前往澶州得到了赵恒的批准之后,当天下午,就押送了粮草辎重登上了渡河的大船。

他一走,赵恒立刻就失去了擎肘。当天傍晚,连夜举行紧急廷议,将四品以上官员重新召集到临时行宫之中,探讨迁都事宜。

中书同平章事毕士安,这才意识到,寇准中了别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赶紧站出来据理力争。

然而,他威望、口才,皆远不及寇准。性子也不像寇准那么固执。所以,争来争去,只好跟王钦若等人各退一步,为了官家的安全,先将圣驾撤回汴梁,观望黄河上冻之后的局势。

“据钦天监预测,最近将有暴雪。所以,事不宜迟,官家明日一早,便可以由捧日军护送,先行离开滑州。”冯拯早有准备,见毕士安开始让步,立刻乘胜紧逼。

在场的高官,原本就以支持“南狩”者居多。只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在寇准和王钦若两人之间站队而已。

此刻既然寇准不在场,毕士安又没坚持住底线,众人立刻见风使舵,出言附和冯拯。

结果,毕士安再想改口,就彻底来不及了。只好以“时间仓促,车驾准备不足”为由,拖延离开滑州的日期。

王钦若知道他拖延时间,是为了等寇准从澶州返回,当然不肯答应。于是乎,二人又是一番唇枪舌剑,最后,再次各退一步,将启程时间,从第二天一早,拖到了中午视天气情况而定。

从当天傍晚,到第二天中午,总计有七八个时辰。如果毕士安现在离开行宫,派人乘坐快船,渡河去找寇准,仍旧有机会赶在赵恒的车驾离开滑州之前,将寇准请回。

因此,王钦若心中灵机一动,干脆又拿出一大堆可议可不议的事务,请赵恒圣裁。

赵恒一心想走,当然要全力配合他。立刻将这下琐碎事务,逐一交给在场众臣子廷议。

结果,一直拖到夜晚亥时,毕士安才终于能够离开赵恒的临时行宫。再想派人过河去请寇准,时间上,肯定已经彻底来不及。

也许老天爷实在厌烦了赵恒君臣继续瞎折腾,第二天,竟然是个难得的小阳春。

北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南风,日光暖得如同炭火。

昨日街道上所结的冰,迅速融化。一碧如洗的天空中,几队大雁振翅南飞,不停地发出欢快的呼朋引伴声。

赵恒见此,愈发坚信,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

距离正午还有一个多时辰,他就催促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准备好车驾,带领捧日军护送自己和王钦若等人启程。

而那高琼,也一改前几天的热血上头。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赵恒的口谕。

赵恒和王钦若等人,各自上了马车,直奔滑州南门而去。沿途中,听见百姓们哭声震天,却全当是在为自己送行。

转眼间出了城门,车驾走上了大路,赵恒心里头,终于松了一口气。命令随车伺候并且贴身保护自己的窦神宝拉开车帘,正准备回头再看一眼黄河沿岸的风光,却忽然发现,车队于前方不远处竟然开始缓缓转弯。

不再是沿河官道继续南行,而是于前方岔路口,拐了个弯子,悄然掉头向东!

“怎么回事,窦神宝,为何车驾转弯了!去,你速速去宣高琼过来见朕。”赵恒性子原本就多疑,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扯开嗓子,高声命令。

“官家,微臣寇准,恳请官家移驾澶州!”没等窦神宝做出回应,车窗外,忽然传进来了寇准的声音。

紧跟着,寇准的身影,也由一匹骏马驮着,出现在了赵恒的视野之内。双手抱拳,姿态无比恭敬。憔悴的面孔上,却没有任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