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幕来给思卿传达了有关怀安的最新消息,那儿关注他的艺术界同仁收集到他偷偷传递出的信息,他们说,他虽不得自由,但性命无忧。
性命无忧,就总有希望。
后来,东北易帜北洋军阀不再,吴三口销声匿迹,有人说他已投诚,但只怕先前爬上来的路要重新走过,而这一次未必还能如愿以偿。
至于他父亲,他先前忘记了寻找,后来想起来,却再也找不到了。一个人不会凭空消失,除非已经永埋黄土,若是他多问一问百姓与路人,还是有蛛丝马迹来证明的,但他不肯问,非要自己去找,他联系过几回思卿,一直说没找到,也不知道欺骗的到底是谁。
北洋军阀被接管,原先的制度有的改了有的没变,就比如说程逸珩被限制在浔城三十年,说好听了三十年,其实就是终生,不知道是因为忽略了还是怎样,总之那看守的人没得到取缔的消息,依旧得看着他。
年年岁岁,世界恍若都天翻地覆了一遍。
承儿长成大人了,他主动给思卿来过几封信,半夹着法语,字写得不伦不类,一开始他说要继续深造,暂时不回,后来说自己交了朋友,得等等,回头把人带着一起回,而后又说自己失恋了,心很受伤,得在外面疗养一段时间,再之后,就总说自己还没疗养好,回不得。
这一封封的信,让思卿明白,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孟家的技艺传承不能指望他一个人。
她也一直坚信,承儿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可以不接受孟家的事业,只要人生不荒渡就是。
但作为母亲,她亦有管教的权限,她心知庭安一直想回来,却因为承儿一直拖着,她没给承儿回应,她还就独断一次了,在回信上写了庭安亲启旁人不得过目。
信中道:若承儿不听话,就把他捆住打包带回来。
庭安很久后才回信,他从承儿八岁养到二十三岁,十五年时间,数次想带他一起回去,可这孩子每次都找借口,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耽搁,然而这个时间,国内正是硝烟四起的时候,他经过深思熟虑,再次痛下决心,为了安全起见,他不能让承儿回去。
他给思卿回信说不知战火几时能休,但料想不出几年,且再待些时日,终有归来时。
此时尚且乐观,唯觉再等几年便能归,可是几年之后,战火非但没退,反而愈演愈烈。
承儿二十九岁了。
将近而立的年龄,少年轻狂终究收敛,炸毛变成了利落的短发,朋克服换成了西装,国画造诣大有所成,当年庭安说中国画在这里没有市场,可是,他在高校刚开完了一轮巡回讲座,讲座场场皆满,如今正着手成立个人的工作室。
他成功把中国画带到了国外,一如当年庭安把西洋画带回,最开始谁都不看好,可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
他在这里大展宏图,最常听到的话语是后生可畏,前途无量,他喜欢听到这些称赞,他非要向庭安证明,留在这里才是对的。
可是庭安的身体不大好了,双鬓早已经斑白,心脏一直都有问题,据说是老毛病,不能大喜大悲,也确实如此,承儿在他身边这么多年,就没看见过他真正放开心笑过哭过。
他好像没有高兴不高兴的心情,印象中只有一次看到过他有情绪波动,那还是很久之前了,助理小徐向他表明爱意,他说自己家中有妻室,小徐伤心离去,而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许任何人进去打扰,整整一天一夜没出来过。
承儿当时以为他是对小徐有意的,可是因为家中已经娶妻,不能跟她在一起所以伤心难过,但是后来,小徐找了本地人结婚,结婚时还给他送了喜帖,他那神情没有一点儿异常,承儿看明白了,他并未对小徐有感情,只是提到了妻室,勾起了他一些不想说的回忆。
关于他那位妻室,当初思卿带承儿来的时候,两人交谈隐约听到过,那时候他虽然才八岁,但是记事的,他明明记得母亲说,人怕是凶多吉少了。
所以,三叔那般沉郁,是在缅怀他的妻子吗,可是这些年,除了那一次,为什么从来不曾再听他说起过呢?
承儿对这三婶有点好奇,小时候的印象不深,他都不记得人长什么样子了,他问过三叔,但什么都没问出来,他甚至怀疑,他这三叔自己都忘记了人长什么样。
而且他发现,这问题他一多问,他三叔就脸色发白,还总压着胸口,于是他抽了个空,想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心脏,但庭安不去,他说治不治都差不多,治好了他也活不了一百岁,还不如趁着现在能走能看,多留念一下这个世界。
他对此太执拗,承儿无奈答应了他,就带他多走多看。
第一个要带他看的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他刚刚弄好的工作室。
“三叔,我的心血都在这里了。”他神采飞扬,喋喋不休地给他一点点的介绍。
庭安面带着微笑,只听进去了一半。
另一半神思飘到了远方,好半天后才拉回,他忽然道:“上海沦陷了。”
“啊?”承儿的话戛然而止。
“你母亲搬去了租界,暂无危险。”
“哦,那不就行啦。”承儿轻吁一口气,“您之前不是说,等那边平静了,咱们再回么,如今是越来越乱,我们这时候回去太不安全了。”
庭安坐在沙发上,正对着窗外的一排梧桐,那梧桐枝繁叶茂,把阳光挡在叶上,透出斑斑点点的光圈。
他盯着那些光圈,浅笑了一下:“我走不动了,我……没有机会回去了。”
空旷的房间,一声悄然的叹息,穿透了近乎半个世纪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