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诸葛瑾的理想(1 / 1)

陶商的话说的挺真诚,而且也很符合当下的形势。

放眼烽烟四起的大汉朝,目下最为安泰的地方,也就是荆州,大批量的人口南迁,安居于楚,这事诸葛玄不是不知道。

相比于袁术的庐江郡,还是荆州这个世外桃源最适合安居了。

只是四年前,诸葛玄曾在荆州任刘表麾下属吏,但他并没有跟随刘表干多久,在初平二年就返回了徐州的的故乡。

所以对于诸葛玄而言,他内心中也对刘表也有几分歉疚之情。

如今又让他回荆州为官,他也着实落不下这个面子。

但是今天,陶商却代表刘琦,主动来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这让诸葛玄的心中很是舒服,同时他心中对山阳刘氏父子的感激之情更甚。

当天,诸葛玄就留了陶商在自己的庄园中过夜。

晚上,安顿好了陶商,诸葛玄随即让人将他的从兄的三个儿子召到了自己的书房。

诸葛玄的从兄诸葛珪去世后,留下了三个儿子,老大诸葛瑾,现年二十一岁,老儿诸葛亮现年十四岁,老三诸葛均,十岁。

三个孩子年岁都不大,却都异常懂事明理,平日里不但肯学用功,且还知书达理。

诸葛玄回琅琊之后,除了主持家业之外,还一门心思的培养这三个侄子,特别是诸葛瑾和诸葛亮。

诸葛玄常对族中人言:“日后能扬我诸葛家之威名者,必瑾儿与亮儿也。”

三个孩子进了诸葛玄的书房,向他问安,随后在诸葛玄的示意下,跪坐于书房的两旁。

饶是一家之亲,三个孩子在诸葛玄面前,也非常恭顺,他们在诸葛玄面前从不踞坐,必须是挺直腰背的跪坐着。

诸葛玄随即认真地将去荆州的事对他们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诸葛玄问他们三人道:“去荆州的事,你们三人以为如何?”

说是问他们三个,但诸葛均此时年纪尚小,虽然比同龄人懂事,但对政治和家族上的事还涉猎不深,所以诸葛玄这个问题,主要针对的还是诸葛瑾和诸葛亮。

诸葛瑾听完之后,道:“荆州丰乐之土,太平之地,叔父又承蒙刘将军看重,比起徐州四战之地,实在是要强出太多……对于此事,瑾甚感赞同。”

诸葛玄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瑾已是加冠之年,为人老成持重,眼光深远,颇为可信,他既同意了自己的意见,那想来此事无差。

诸葛瑾继续道:“只是,我诸葛氏一家若要举族而往,却多少有些不妥,侄儿认为,叔父可带两位弟弟并族中亲眷前往荆州……侄儿就不同叔父一起去南方了。”

这一反转来的很是突然,把诸葛玄给弄愣了。

他疑惑道:“子瑜,你此言何意?难道你不想随我们一同去荆州?”

诸葛瑾摇头道:“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叔父可还记得颍川荀家?”

诸葛玄点了点头,道:“自然知晓。”

“颍川荀氏,据侄儿所知,依旧有在本家赋闲不仕者,有在袁绍麾下者,有在刘琦麾下者,亦有在曹操麾下者,他们分散于天下各大势力中,游刃其间,家族策略既清楚又明晰。”

诸葛玄有点没太明白诸葛瑾的话中之意。

“这与咱们家去荆州有何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诸葛亮发声了。

“叔父,兄长的意思是荆州虽好,但若是举族入仕于南方,日后万一山阳刘氏败落了,我诸葛氏一门尽皆受其牵连,非明智之举……兄长如今已是过了冠礼之年,不需和我们一起走,我们去荆州,兄长可往他处入仕,如此,日后万一山阳刘氏落败,我诸葛氏一门也有兄长在外可撑大局,不至于满族都被其牵连。”

诸葛玄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他欣慰地看着诸葛瑾和诸葛亮,感慨道:“唉,真是后生可畏,你二人的见识,如今已是超过了叔父……叔父老了,想法过于简单,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了……兴旺咱诸葛氏一门的重任,日后就要交到你们手里了。”

诸葛瑾和诸葛亮一同作揖应命。

诸葛玄问诸葛瑾道:“子瑜,如今天下诸雄之中,你想往何处投奔?”

诸葛瑾认真地思索了一下,道:“侄儿想往河北袁绍处,寻求发展。”

“袁绍……”诸葛玄默默地念叨了一下,道:“此言在理,当今天下,南有刘琦,北有袁绍,刘琦为宗室英杰,袁绍为门阀之首……他们两个人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阵营,谁最后能够压过谁,叔父我也看不出来……如此,你我一南一北而行,却也是好的,不论哪路日后得势,咱们也都可以给诸葛家留一条后路。”

诸葛瑾道:“叔父明鉴。”

……

叔侄几人详谈许久后,兄弟三人才离开了诸葛玄的书房。

诸葛均年纪小,在这样的场合下,也不过是听个过场热闹,他自己也不甚感兴趣,随后便回房间去睡了。

诸葛瑾却是和诸葛亮坐在院内详谈。

“唉,今日白天还在一起读书,不想今夜一番谈话,却要彼此各奔东西了……”诸葛瑾无奈地摇了摇头:“真是世事多变啊。”

诸葛亮道:“兄长其实早就有入仕的打算,就算是没有今日之事,也一样会有其他的借口,咱们兄弟分开,是早晚的事,今日一切尽在兄长算计之中,何须过谦。”

诸葛瑾闻言一愣,接着哑然失笑道:“果然,在咱们诸葛氏中,不论老幼,还是你最有远见……早知道我瞒不过你,适才你当着叔父的面,为保全发扬诸葛家的一番言语,也令为兄深以为赞。”

诸葛亮摇头道:“其实……我们一家也大可不必如此,就算是咱们全去了荆州又能如何?只要咱们兄弟都在一块,不管日后天下局势有何等变化,以咱兄弟之才,想要保全诸葛氏也非难事,为什么兄长偏要单独行事呢?”

诸葛瑾摇头道:“二弟,你还小,不懂……为兄想要的,并非保全诸葛一门这么简单,而是将诸葛氏一门发扬光大。”

诸葛亮闻言沉默了。

诸葛瑾年纪轻轻,胸中志气高远,有雄心壮志,仅仅只是简单的守护家族,并不符合诸葛瑾眼下的志向。

他不想跟随诸葛玄的脚步,而是想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诸葛亮轻叹口气,摇头不再言语。

聪明如诸葛亮已经看出,眼下的诸葛瑾是无法劝服的。

诸葛瑾突然对诸葛亮道:“二弟,那刘伯瑜乃是当世英雄,你随叔父到了荆州,在他面前务必要好好表现,也好为自己谋一个好的前程。”

诸葛亮却是摇了摇头:“英雄不英雄,雄主不雄主,却还需由弟弟我自己来审度判断……”

诸葛瑾看见诸葛亮认真的神情,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

但最终诸葛瑾还是将话头咽了回去。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弟为人极有主张,不是谁来都能劝的明白的。

希望二弟有个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