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这话可就错了,我虽有银子,但哪里有你想的那样多。你大哥的衣服佩饰,哪样不是最好的?你娘近段时日,都没有给我一分一毫,那可都是我掏银子花的。如果妹妹真的缺银子的话,嫂子我一百两还是有的。就先当借给妹妹了,等改日妹妹手头宽裕了,再还我也不迟”
杜紫琳一听这话,气炸了。这凌芬芳不管怎么说,就是不给银子呗?说的那么好听,就算给一百两,都还说借,真是够不要脸,当打发乞丐呢?
“那嫂子的意思,我可以告诉大哥,你娘家其实已经没落了。你在外面被人玷污了,是吗?”
凌芬芳也不怕杜紫琳,直接勾起嘴角冷笑道:“妹妹若是想说,直接去说便是。这杜哥哥马上就要科考了,影响了他的心情,可就是没给考上,损失的,可是你。要知道你可还未嫁,将来不管你嫁的怎么样,还不得靠娘家?现在你不就是看我娘家祖父不能经事了,才跑来叫嚣的吗?妹妹若是不想你大哥考上,你只管去说。最不济,我回娘家就是。再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国公府再是不好,也比一个商家要好上许多。别忘了,我还有两个哥哥”
凌芬芳说完后,绣帕一甩,自己进了院子,看也不看杜紫琳一眼。不过是个女儿家罢了,还敢威胁到她的头上来,做梦
没拿到银子的杜紫琳气闷至极,可转而一想,也是对的。不管将来如何,都得靠她大哥。现在她受太后的宠爱,那也仅此而已。这也不能为她谋得什么利益,太后也不可能宠她一辈子的。
“小姐,要不我们先回去。这段时日先不进宫,一切等少爷科考完再说?还有伊伊小姐那边,咱们不都等着科考完吗?现在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她未婚先孕,可人家不痛不痒的,完全没事。还不是有个侯府做依仗吗?若是回了fèng城,没了这些,看她怎么得瑟的起来。”
红英不想在这京城里待下去,也不想三天两头去皇宫。这随时都可能会掉脑袋的地府,她才不想去。也就杜紫琳这个蠢货,还以为是什么好地方,巴巴的送上门去。
给了几个小首饰就美滋滋的,可怎么不算算,她这去宫里到现在花了一千多两,光是那些银子,就可以买多少的首饰了。
她敢肯定,每次杜紫琳去宫里打赏的那些银子,最后都落到了丁太后的手里了。宫里的那些宫女太监可是说过,现在国库空虚,根本就没什么银子。
杜紫琳算一算,距离科举考试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便点点头道:“那就先这样,等考完再说。横竖也没多久的时间,应该没什么大碍”
杜志高这段时日很忙碌,马上就要开考,除了没日没夜的看书之外,就是准备上好的笔墨纸砚。除此之外,还特意去了一趟侯府,想要请他的舅舅凌晟看看能不能帮帮忙,套个关系,拿到试题。
毕竟他的舅母凌杨氏可是太师的女儿,若是有她出面,那是再好不够。只可惜当他一开口,就被驳回了。之后想要再去侯府,连门口都进不去。
杜伊眼见在过一日,就要科考了,便在白梅的耳边一阵低语后,眼里闪过一丝的讽刺之意。她一定会让杜志高,一举成名
夜深人静,白梅回来了,对着杜伊道:“小姐,已经妥当了,接下来马上就等着看好戏。”
二月初九这日,杜志高一早就起来了。带上自己的笔墨纸砚等物后,在全家人的护送下,来到了贡院。
“进去后,千万不要紧张,要冷静,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现在先检查一下笔墨纸砚,看看有没有问题。其实纸不用带都没事,里面会有。这衣衫你也带上,现在还冷的慌。里面的饭菜要是吃不惯,就先忍一忍。这才是第一场,你且忍耐一下。”
杜志高听着他爹的碎碎念有些心烦,这都要进去了,还在说。这些东西他岂能不知道的?不过就是科考罢了,他又不是没有参加过,要不然他的举人身份是怎么来的?现在不过是换个场地而已。
“爹,我要进去了,你们回去吧。你说的,我都知道”杜志高拿起衣服,接过杜凌氏手上的篮子,在众人的目送下,缓缓走到贡院门口。
在门口处,依照惯例,将他带来的东西,全部检查了一遍,待无误之后,这才放其进去。
杜伊躲在不远处,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勾起。他是杜家最大的期望,不知道将其毁去后,杜凌氏和凌芬芳会怎么样呢?她倒是期待的很
杜衡一家,没有一个好人,她不过是想为原主和自己来到这里后的一切遭遇报仇罢了。这欠的债,终究是要还的。
杜紫琳心情甚好,看到她大哥的表情,应该是十拿九稳。这段时日,她可都是一心为她大哥着想,哪里都没去,就想着等她大哥考中了进士再说。她相信她大哥,应该能够考到前三名,毕竟他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
若是让杜伊知道杜紫琳对她大哥的盲目自信,只怕是要笑了。这孩子,对她那个大哥,也太相信了点了吧。
“我们走”
杜伊看到人科考,便想着小帅也该启蒙的事了。原本她想让小帅在京城里求学的,可现在根本不行,小帅得留在刘家镇学习才是。
在京城里,不安全。在fèng城,不消停。只有在刘家村,她才能够全身心的去相信。眼看也快要四岁了,是该好好的启蒙,不能跟着她东奔西走了,不过这些都得等她回去之后再说。现在只要给小帅找个暂时性的地方先读读。
回到侯府,杜伊直接找到凌杨氏道:“舅母,小帅这虚岁也有四岁了,是该启蒙了。现在我们一时半会儿都会在这京城里,想让你帮帮问问太师,能不能收下小帅?时间也不长,就一两个月。”
杨太师曾经也做过紫弈城等人的启蒙,若是由他老人家出面,那是再好不过。小帅以后需要学习的各种东西,由太师老人家来教导,要比寻常人要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凌杨氏听到杜伊的话,微微一愣。她爹如果答应的话,小帅就得留在京城里念书了。不过这样也好,摄政王的儿子,将来需要辅佐君王的。像启蒙这种大事,就得有个好夫子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