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陡生变故(2 / 2)

就在众人都开始答题时,却突然有个考生站了起来,一时惹了不少人注目。

“错了,错了!这试题不对!这卷子不对!”那人挥舞着卷子,毛笔都丢到了地上,形容癫狂,“我要求换卷子,这和朝廷先前公布的出题官不一样!”

监考的官员显然没预料到还会有这种局面,很快便有主考官过去查看情况。

“怎么回事?这是科举,不是寻常夫子出题检测,怎会有错?你扰乱考场秩序,还不快速速坐下,不然取消你的科举资格!”主考官皱着眉头对那人道。

“不!这卷子有错,分明说好是宋江大人出的题目,怎的到了考场上就换了人?我不服!这科举不公平!”那人却不管主考官,继续激动地喊道。

主考官眉头皱得更深了,劈手夺下那人手上的试题,“勿要再嚎,扰乱考场秩序可是要判罪的!来人呐,将他给我带走,我要详查此事!”

那人很快便被带走了,考场也重归了平静。

其他考生见此,便也没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觉得那人太过于紧张了。不过是换了个出题官罢了,又不是把文试换成了武试,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只是众考生没想到的是,那人被带下去后并非如主考官所说是他要详查,而是被带到了容砚和赵云灵面前。

“摄政王,便是这人,在考场上公然喧哗,说的是卷子有误。”主考官向容砚行了一礼道。

那人听到主考官称容砚为摄政王,顿时跪在了地上,两股战战,不敢出声。

容砚闻此,便低头看向了那人,问道,“你是何方人士,姓甚名谁,试题和出题官都是我定的你且说说,如何有误?”

那人听容砚的语气并不严厉,甚至还有些温和,胆子顿时大了起来,抬起头来道,“草民是徐州人士,姓王名作坚,朝廷原说出题人是宋江大人,可草民却发现卷子上标注的出题人是文大人,因而质疑有误。”

容砚笑着点了点头,“徐州人啊,那与宋江大人是同乡吧?”

那人听容砚如此说,顿时再不怕容砚了,忙点头道,“是啊,您也知道?我本想着,我与宋江大人是同乡,还能托宋江大人的福考到高些的名次,却不知这出题人怎地说换就换。”

容砚仍是笑着,笑容却染上了些冷意。

“我不仅知道这些,我还知道你是富商之子,家底不薄,依照如今的政策,你在家也能继承家业,一辈子锦衣玉食,我见你也非读书人,怎生就想着来应试科举了?”

那人此刻已经彻底放下了对容砚的戒备,顿时冲容砚大倒起腹中的苦水来。而一旁的主考官早在容砚的眼神示意下早早退了出去。

“我本也不想读书不想应试,可我那爹非说什么士农工商,士子才顶层,要我来考科举,还说什么我若是落榜,以后再不给我一分银子。您说,我本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子,怎么可能考得上?但我也害怕我那爹真不给我银子花了,那我可还怎么活啊?”

容砚点点头,“既是如此,那你科举考不考得上自然也不在乎,缘何还在意试题是否出错?”

那人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也才意识到眼前人不是自己的那些狐朋狗友,而是当朝的摄政王,一屁股坐在地上,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容砚见他不应,便又往火上浇了一碗油,接着问道,“你买试题怕花了不少钱吧?”

那人面色发青,嘴里一个劲地说着“不”字,却再说不出其他话来。

容砚见此,便知真有人在科举之事上做了猫腻,顿时眉头一皱,厉声道,“来人呐,给我把这人拖下去,让他说清事情原委,再行判罪!”

那人很快就被拖了下去,但在拖下去的途中,却仍保持着脸色发青的模样,一句话都憋不出来。

赵云灵先前不便出声,见此才对容砚道,“看来我们所想和容易所说都是对的,也幸好换了试题,不然真用了宋江的试题,怕是这次科举就再无甚公平可言了。”

容砚叹了一口气,“是啊,这次还多亏了容易了,不然我们怕很难察觉出其中端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