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年第四十一章(1 / 2)

(一)

家里种香菇,前期砍柴、粉锯末子、点菌种都是比较累的活,待香菇长成熟采摘时才相应来说是较轻松点的活。前期的活主要是老公干的,毕竟他是主要劳动力。采摘香菇、剪香菇脚、炕香菇,婆婆干得稍微多些,这时候她就会高声抱怨香菇都是她搞的,她一抱怨,公公也随和着高声大调地嚷:“你多大了啊!还要我给你养老婆孩子啊!”

当然这时候是一家人一起搞,卖了香菇,婆婆拿着钱,他们拿着钱就还他们的各种账。雅想不明白,公公婆婆一辈子连房子都不起一间怎么还欠那么多账。老公说是亲戚多了,而公公婆婆热衷于走人家,两个人一起走,家里活就没人干了。别人家早几年就搞香菇了,老公家却是雅嫁来后,雅催促老公搞香菇才搞起来的。别人家多喂鸡多喂猪,老公家却从来不愿多喂,公公婆婆说鸡、猪都吃得多,喂不起。

雅嫁来那一年,拿出一部分钱搞香菇,一部分钱买了一百多只小鸡。公公却发脾气说养鸡太脏,院落又小,让老公把小鸡挑到山上喂养。正热的天,小鸡又生性胆小爱凑群,每天挑来担去,很快死了一多半。公公幸灾乐祸地说:“我说喂不成吧,你们偏要喂!”但那一两年,雅家都不再缺鸡肉和鸡蛋吃了。

这个地方,人们过生日要待客,红白喜事、生孩子、孩子升学都要待客。算下来一年有一半时间都有各种客情来往(这主要是指雅家,别的人家可能没有那么多亲戚),别人家是一个人走人家,另一个就在家干活看门,而雅的公公婆婆却喜欢两个人一起去。

公公婆婆一干起活来又喜欢嚷嚷,有时候村里人走同一家亲戚,一个村基本上一个姓的都有亲戚关系,大家都相约好了一起走。婆婆却还要待在地里,让大家都等着她,有人说:“就等你了,咋这么忙啊?”,婆婆大声说:“你是不知道啊,忙不成了(忙得很的意思)”,其实她家并不比别人家多搞,这时候她似乎忘了他们走人家一走一两天的事情了,分外珍惜这一小段时光。

婆婆的节俭让雅有些想不透:他们常年不添置家具,吃饭的桌子,据说是他们结婚时让人打制的,现在已乌黑油亮,他们也舍不得换个新的。黄豆成熟了婆婆能反复用铁锨敲打,她说还能打出些黄豆来。

玉米成熟了,别人家都是用手剥,一般每家都种的不多,公公却出钱请玉米机来打。他们似乎很喜欢请人,屋顶瓦漏雨了也请人检修,请的也是同村人,年龄比他们还大,人家也不是专业的师傅。请人帮忙就要买好酒好菜招待,这就需要一个人专门做饭,准备一大桌子菜要好久。

检修瓦并没有什么技巧,不过是把瓦与瓦之间相叠,把断裂的瓦片扔掉,公公一个人就可以了,却偏要请个人,他自己则站在下面同人家聊天。

搞香菇要有柴,很多人为了省钱自己上山砍柴,公公婆婆却几乎都是买的。是因为他们年龄大吗?雅嫁来时公公婆婆还不到50岁。第一年在一起搞香菇,老公的表弟叫老公到广州打工,雅支持他去,婆婆却不乐意了:“他去了,恁些香菇叫谁搞啊?!”雅那时正怀着女儿,说:“你和老爸搞呗。”婆婆立马火了:“我们多大年纪了啊!还指靠我们啊!我们老了,该享清福了!”雅无语,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退休享福的思想,他们给家里盖了楼房买了商品房,却从没有觉得自己有功劳,从没有觉得该享清福了。

雅结婚时公公婆婆没有买一件新家具,他们新婚的床是老公从小睡到大的床,那时婆婆试探着问雅:“要不我们也买一套家具吧?”

雅说:“不用买了,省些钱吧,我们在租的房子里买了一套。”租的房子距离这里有五六个小时的路程。

隔壁邻居的儿子结婚,在城市买了一套新房,又买了一套新家具,在农村的家也买了一套新家具。隔壁邻居为了迎接春节回来的儿子儿媳,专门请人砌了卫生间,安装了热水器,只为儿子儿媳洗澡方便。邻居老两口都比雅的公公婆婆年龄大,他们也主要是搞香菇,搞得并不比雅家多。

他们早早为儿子盖了红砖瓦房,而且家里鸡鸭成群。来客人了不用上街买鸡肉买鸡蛋鸭蛋。雅曾让公公婆婆也多养些鸡鸭,可他们却说:“养不住,人的粮食都不够吃还喂鸡鸭吃?”要知道,公公婆婆的田地可比邻居多。邻居家客情来往并不少,雅却很少见老两口上街买菜买肉,他家的鸡肉鸡蛋吃不完,而雅家是一来人就要到街上去采购。

期望公公婆婆也砌间洗澡间?那是不可能的事。每年春节回去,雅都苦恼洗澡不方便。升火的房屋比较暖和,洗澡也只能在火房屋,但需要把门从里面反锁。而且要在窗户上拉一条厚厚的窗帘,平时是没有窗帘的,烟囱的铁管要从窗玻璃中穿出去。烧了热水倒在盆子里,洗完澡后满地都是水,感觉还没洗干净似的很不舒服。

公公婆婆是绝对不会想到为儿子儿媳起洗澡间的,他们只等着儿子儿媳来做这些事。去年暑假,雅让老公把攒的几万块钱拿回去盖厨房、火房和洗澡间。公公婆婆却不愿意盖,说他拿的钱少了,不够盖。公公窜掇老公给他买了一辆可以载货的三轮摩托,剩下的钱还了他们的帐。

自从盖了新房后,这火房屋、厨房、卫生间便再也起不来了,当时是因师傅急着要去给别人盖猪场。那时盖厨房、卫生间的砖、石灰、水泥都是准备得好好的,现在,不知那些东西哪去了。

公公婆婆总说邻居想占他家的稻场。雅家门前有一个宽敞的场地,过去人们总是在那里晒谷扬稻。其实雅家两边邻居门前都有那么大的场地,但他们不是树上种就是盖上猪圈把门前路占着,这样,左边邻居划定了势力范围,右边邻居则只能从雅家门前过了。倘若雅家盖了院子,他们就无路可走了。

雅以前总以为农村人都如她外婆一样淳朴善良,她一直向往到农村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到了老公家才知农村并非所想的那样好。雅家东边的邻居在门前种了树,以树与雅家隔开,这似乎没什么矛盾。主要是西边的邻居,是两兄弟合伙盖的房子,他们总嫌自己地方小,觊觎雅家地方大。为了扩大自己的地方,他们把自己的门前盖成厨房、猪圈,而雅家还没盖院子,倘若盖了,邻居就没路走了。雅气愤邻居的贪婪,可公公婆婆却有点惧怕他们,不愿意得罪他们,他们只管自己这一辈活得好,而把麻烦留给后代。他们也不想想,儿子儿媳连他们一点儿光都沾不到,又如何面对自私贪婪的恶邻呢?

在农村,儿子多的家庭,就有些仗势欺人,以多欺少。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村东头的邻居大爷,四个儿子,对人却很温和,这可能与他们的父母有关。西边的邻居虽然父亲早逝,母亲却霸道逞强,胡搅蛮缠,口碑很差,可能是因为儿子多吧,儿子儿媳也都不是省油的灯。雅的公公婆婆在儿子儿媳面前威风,在恶邻面前却也无可奈何,谁叫自家人气不旺呢。

公公婆婆都是没有什么目标,得过且过的人,他们只管自己过好就行,不会象别的父母那样为后代着想。住土房子的时候,公公还不好意思每天去麻将馆,毕竟别人家都是砖瓦房,住土房子是有点自惭形秽。

自从盖了新房后,公公就成了街上麻将馆的常客,每天醉醺醺地去打麻将,这种状态也只有给人送钱的份。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