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完辩题,梁元娜学姐就开始给大家讲辩论中要用到的技巧。
“好了,辩题已经抽完了,今天是我最后一次集中给你们讲辩论赛的技巧。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你们会有自己专属的辩论教练,对你们进行专门的指导。”
“所以,最后一堂课,好好珍惜吧。”
我看着梁元娜学姐最后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小声和邢思思逼逼:“我怎么觉得这不是好事啊?”
邢思思也很赞同,悄眯眯地和我咬耳朵:“我也觉得。八成咱们之后的辩论教练,不是好说话的主。”
我也很是疑虑:“那他们要从什么地方弄这么辩论教练?”
“你傻啊。”邢思思一脸嫌弃地看着我,愤怒地点醒我:“上一届那么多队伍,总有一两个厉害的吧?而且每个队伍都有最佳辩手,那都是辩论教练的最佳人选啊!”
我点头:“说的也是。”
“下边开小会的,要专心哦。以后可没有我这样温柔的姐姐给大家做训练了啊。”
我和邢思思听到梁元娜的善意提醒,连忙掩耳盗铃般的散开了。
梁元娜这才继续讲干货:“辩论呢,我们称为优雅的说话艺术。所以,怎么发言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才是致胜的关键。”
“那下面我们就话不多说,直接讲实用的技巧。”
“1、质疑对方定义。在对方开篇陈词阶段,应当对辩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义,比如这样一个辩题――学校的宽松式管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么“宽松式管理”就要特别进行定义。那么什么是宽松式管理?当对方没有明确的定义时,定义权就到了你方手上,掌握主动权。
定义是比赛的基石,对方如果在定义上除了差错,也就是对方的定义在常理与逻辑上都站不住脚的话,基本就没什么赢的希望了。而相对的,你方也应该做好每一个词汇的定义,并使之在逻辑和常理上站得住脚。”
我听得头皮发麻,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叫嚣着热血,连忙将她说的都记在了本子上。
“2、合理规避己方不利点。比如你反对的是宽松式管理,那是不是学校管理必须极为严格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将现在大多数学校采取的管理方式称为“宽严并济”的管理。而极为严格的管理并非今天要讨论的内容。这样在比赛中,你们就不用解释关于严格管理的定义,更不用去论证了。”
我一下抓住重点――投机取巧。其实也是一种抖机灵。
“3、可以不正面回答问题。很多时候,对方会提出“是或不是”的问题让你选择。这个时候你可以不老实回答是或不是,可以回答“不一定”或者“这个问题无法简单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然后开始说你方的论点,避免跳进对方的陷阱。”
我在笔记本上又高度概括――打太极
“4、常理大于实例大于逻辑。在辩论过程中,不要出现违背常理的说法,这会让对方有可乘之机。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多用实例证明。比如你可以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苛刻的校规,来说明好学校都没有采取宽松式管理。而逻辑证明最为繁琐耗时,除非你能十五秒以内阐述自己的逻辑,否则辩论中实际效果不大。”
我听得眼睛都不眨,连连点头,举例论证,的确是百试不爽的好方法。形象又好懂。
“5、无限扩大对方观点。比如“按照对方辩友的说法,宽松的管理有利于学校发展,那么我们厚厚的校规是否应该抛弃呢?”将对方置于荒唐之地,是常用的技巧。”
我双眼放光,再接再厉――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一个点,往死里打。
“6、你可以让对方回答“是或不是”,但是这十有八九会被对方逃避。不过这时你可以指出对方一味逃避,不敢正面回答问题,这在选手的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施压效果。”
我连忙继续记在小本本上――适当给予心理上的施压,让对方先失去观众和评委的好感,为自己争取一定优势。
“7、对方提出的任何观点,都必须让对方证明。比如对方提出“宽松的管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你应该让对方解释“为什么宽松的管理能激发创造力”或者“多少比例的学生被激发了”或者“激发个别学生创造力的同时,是否使更多学生变得懒散”,不然对方的论点就是没有根据的。”
我对梁元娜学姐的崇拜简直溢于言表,招招都是致命的狠点――自圆其说,圆不回去那就是你的论点不正确,论据不足,没有说服力
“8、提出一些例子让对方解释。比如很多学校都是半军事化管理,却没有“半疗养院化管理”的学校,为什么?”
这一个技巧就更毒更妙了――偷偷替换对方立场,站在对方立场的对立面,进行发问,伺机找到漏洞,间接反证我方观点。
“9、多用数据说话。你们可以调查一下,随机100名学生中,晚上八点有多少人在学习,又有多少人在打游戏看电影,以此证明在并不宽松的管理下,许多人依旧懒惰。”金沙中文
“这里尤其注意,数据可以不准确,但一定是要符合常理和逻辑,不能想当然。辩论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如果数据失实,那就没有辩论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