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面试的定心丸是他(2 / 2)

其一,从社会的角度,拿起是一种勇于承担。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肩负,一种承诺,一种坚持。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拿起的过程。回溯我们的发展史,看看无数肩负起历史使命的人,艰苦奋斗,从未言弃,对他们而言,拿起是如此之难。

第二,从个人方面来看,拿起,需要多种能力。没有勇气,你将无法面对困难而拿起;没有决心,你只能在是否拿起面前徘徊不定;没有理智,你无法正确拿起所需事物;没有奋斗,你必将半途而废无法拿起。而放下,或是怯懦,或是豁达,但终究是拿起太难而无法承受,怎么还能说放下比拿起更难?

第三,从发展的眼光看,拿起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拿起前,你并不拥有你拿起后的事物,拿起需要立足现在的已知,看透事物的本质,对未知的未来进行预测;而在拿起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可见的,在需要放下的时候很多东西是己知的,因此拿起比放下更难。

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无论拿起将历经多少磨难,我们终会勇敢地拿起,并为 之不懈奋斗。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我慢慢鞠躬,整个阶教传来阵阵掌声,我的心跳才慢慢恢复如常。

我慢慢抬头,一下子就看到人群中显眼的蒋越泽,冲他弯了弯眼。

他就那么看着我,眼神专注温柔,慢慢地冲我点了点头,眼里都是细碎的星光。

我的心,就被这样的动作,生出了许多欢喜。

他觉得我不错。真好。

“正方发言完毕,下面请反方立论陈词,时间为一分三十秒。”

姚芊芊不紧不慢开口:“感谢主席,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大家好。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 放得下”。而实际上“拿得起”容易,“放得下” 却很难。所谓“放得下”,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在:

财能否放得下。我们不提倡做“苦行僧”,追求美好的物质文化无可厚非。但要量力而行,把握度。切莫“平时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如果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倘然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 “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损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泰戈尔说:“世界 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

“好,姚芊芊。”学姐出声打断:“时间到,接下来请正方进行一对一质询。”

姚芊芊立论还没结束,论点还没有全说出来就要进行质询,一下子紧张起来,手都紧紧搅在一起,一脸戒备的看着我。

我冲她友善笑笑,尽量压着自己的气场,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咄咄逼人:“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方才提到,放不下的忧愁,可以举例吗?”

“有,很多啊。”姚芊芊说话结结巴巴:“例如,作业没写完,考试考不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不敢表白等等。”

“嗯,不错。”我点头,继续设陷阱:“可你说的这些忧愁的背后,它们所代表的责任,努力,感情等等,都是你想拿起来却没有拿起的东西,对吗?”

姚芊芊自己进了坑,现在才惊觉,连忙矢口否认:“不是,这些怎么能算是拿不起来呢,这明明是我因为太过在乎结果不理想的状态而放不下啊。怎么能算是拿不起呢?”

“好,时间到。”学姐又出声打断:“下面由反方进行质询。”

姚芊芊吐出一口气,高声问道:“那请问,你有什么放不下的人或事吗?”

我点头:“有。”

姚芊芊又道:“可以举例吗?”

“当然。”我微笑:“明天要交的大作业,后天的体育课要学长拳,都是我放不下的事。”

姚芊芊又道:“所以你承认,放不下是一种持续状态,一直影响你的生活对吗?”

“不,”我头脑清明地回:“它对我而言,不是连续持久影响我生活常态的全部,只是心里较为注重的一件事而已。”

姚芊芊有些急:“那你如果这些做得不好,一直记挂,是不是就是放不下?”

“不,”我继续反驳:“我放不下的不是这件事本身,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应该要拿得起的责任和我应尽的本分没有做好,而不是放不下这件事不理想的结果。”

话音一落,教室里又响起赞同的掌声。

“好,时间到。”这次我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闫博学长发出的,带着一点点高亢和欣赏的声音:“这场就到这,下面的环节不用继续了。”

我和姚芊芊齐齐道谢,静等面试结果。

坐在最中间的学姐,看着我们俩,开始简短的点评:“你们两个在新生里,算是不错的。我先说正方方瑾瑜。立论完整,从个人,社会,发展三方,由小及大,符合辩论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