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节约(1 / 2)

放工回到酒店,杜其峰先是召集各组的组长开了个会,安排完第二天的工作后,单独留下了主管财务的赵俊凯以及财务负责人王娟。

将徐容今天下午的许诺复述了一番,杜其峰笑着道:“赵策划、小王,你这边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下上个月剧组的日均费用。”

赵俊凯一听俩人的赌约,心下就暗道不好,剧组的成本能够节省的空间实在太大了,徐容真要是兑现承诺,两千万根本打不住!

王娟只是个打工的,既然二老板答应的,也没她反驳的余地,随着赵俊凯和杜其峰同时看过来,她低头翻了一下笔记本,道:“要分摊演员的的片酬吗?”

“不用。”

“上个月外景戏不多,内景戏因为不需要支付场地租金、群演费用,各项成本分摊下来大概每天是12万块钱左右,外景戏的话,大概在30万左右,整体平均下来,日均费用差不多是20万左右,但是因为是剧组刚刚成立,有很多支出都是购置拍摄需要的道具、服装、设备等物资,接下来拍摄过程中标准肯定会有一定额度的下降,按照今天的花费来看,外景戏日均28万,内景戏应该能够控制在10万以内。”

杜其峰眉头缓缓皱起,因为剩下的戏份,有一半都是外景戏,也就是说,按照现有的标准,基本上是不可能有预算结余的。

他看向王娟,道:“这样,你把入账明细拿过来我看看。”

“好。”

直观的听数字,杜其峰感觉在20万的基础上节省成本几乎做不到,可是看了入账的明细科目之后,他突然发现,每一笔,实质上都有可以节约的空间。

比如餐费,前几天空闲,他也在天津转了转,发现消费水平相比于香港简直低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而眼下入账的价格,根据他的观察来看,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水分!

其次就是平时各种耗材、场地的采购,他对比吃饭的消费标准,也总感觉,其中恐怕有一半的水分。

赵俊凯作为内地人,十分了解内地的风土人情,更清楚各个部门的潜规则,每个人能拿多少,该拿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

刚才杜其峰把徐容的话复述了一遍之后,他心里就预估了一个数,眼下距离春节还有两个半月,如果年前杀青,杜其峰如果能够挤出各项费用的水分,海润至少得补进来8000万。

因为本应占据预算大头的片酬没怎么花钱,8000万的费用,是《毒战》总投资的两倍!

杜其峰拽着赵俊凯,连称呼都亲热了起来,道:“老赵,咱们俩盘一盘,看看到底能结余多少。”

赵俊凯尽管不乐意,可是心中仍保留着一丝庆幸,杜其峰过去总是以导演的身份主导剧组,而徐容,则是习惯以演员兼资方代表的身份,两个人角度的不同,注定了视野的局限性,他相信,习惯了资方代表的徐容,不会做亏本的生意。

俩人各自拿着计算器、本、笔,对照着入账明细,一笔一笔地过了起来。

杜其峰看着明细,道:“第一项先说工资,等等,两个茶水工,真的有必要嘛?”

王娟扫了一眼,道:“他们俩每个月工资合计一万五,要是能省下来,按照徐老师的标准,每个月能多15万的预算。”

“咳咳。”

赵俊凯眼瞅着杜其峰神色尴尬,恍然过来,原来徐容在这等着杜其峰呢。

这招,真特么狠。

只要有钱支持,杜其峰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拍,比如走遍全国取景,比如以堪比王佳卫的耐心打磨每一个镜头。

可是每一笔钱,都是有既得利益人的,不说那些灰色收入,单单这一个月工资七千的茶水工,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年轻。

而另外一个典型特征则是背后都有人,比如曾经干过茶水的李亘,以及已经确定将会在《北平》当中担任茶水职务的陈月未和杨乐。

可惜的是,据赵俊凯所知,李亘做的不咋滴,茶水工看着只是干端茶倒水的活,但其工作内容的复杂性,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

节约成本的大计刚开始进行便遇到了巨大阻碍!

杜其峰也咂摸出了点味儿来,看似各项支出都有节约的空间,但是真正执行起来,要是不得罪人,一分钱都省不下来!

至此,他完全明白了徐容一半的打算。

另外一半,他有点迷惑,若是节省十块钱徐容增资一块,他肯定是不会干的,可是节省一块增资十块,尽管工期是既定的情况下他不能通过延长期限来钻空子,可是一比十的比率,实在太诱人了。

杜其峰考虑了一会儿,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道:“要什么茶水工?把他的工资腾出来。”

赵俊凯看着杜其峰犹豫之后下的决定,隐约猜到了点他的想法,只要《毒战》能够在内地取得成功,杜其峰得罪的那些人,一样会捧着他、敬着他,但是他一旦表现出对这个新兴市场的水土不服,那些本来对他抱有期待和期望的人,会毫不犹豫地离他而去。

“第二块就是制片组...”

杜其峰带着赵俊凯和王娟花费两个半小时将各项费用大概盘了一遍,看着计算器上最终显示的“800”三个字,仨人一时间都有点难以置信。

这些费用,有的是非必要开支,但大头却是沉默成本,也就是大家心知肚明,但都不点破的费用损耗。

杜其峰拿过了计算器,手指轻按着:“八零零乘以一零,等于,八零零零。”

杜其峰抬起头,疑惑地看着赵俊凯,问道:“老赵,八千万,这,这,怎么花的完?”

赵俊凯干巴巴地笑了两声,道:“杜导,你得知道,这里头有七百多万,都是得从别人嘴里抠出来的。”

“是啊,不好搞。”杜其峰将笔撂到桌面上,掷地有声地道,“正因为不好搞,所以才要搞!”

赵俊凯听着杜其峰的语气,心中莫名的生出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这一刻,杜其峰竟然罕见的给他一种“徐容附体”的错觉。

刚认识徐容的时候,对徐容,他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充其量不过一个长的还不错的年轻人。

可是自07年之后,他渐渐发现了徐容身上与众不同的一点,董事长总是说徐容大智若愚,但是在他看来,徐容身上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一点是这家伙没有丝毫的畏缩心理。

以常人而论,做一件事之前,总是祈祷或不要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但是这家伙明显是个异类,他从来不惮做最差的预期,甚至极其热衷于正面迎接因为人和事儿导致的麻烦。

也许正是缘于这种“未雨绸缪”,他总是能够“料敌先机”,总是能够避免绝大多数麻烦或者困难,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而这一刻,杜其峰乍然间给他一种类似的感受,但只是一闪而逝,而非徐容身上那种从未缺失的坚定。

赵俊凯没再劝,因为相比于“灵光一闪”的杜其峰,他更乐意相信“持之以恒”的徐容。

“那明儿见。”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