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唐刀(2 / 2)

丝路禁地 龙飞 1619 字 2022-08-26

沙子里有很多散落的黄石英,另外带的一些货物已经面目全非了。可以断定,这应该是一支从内地到西亚的商队。根据商队的规模来看,商队的主人大概很有钱。

我感觉,要是继续挖,把整个商队全都挖出来的话,那么就得在这儿呆最少半个多月。所以,我们暂停了一下,把现在挖到的东西集中起来整理。

商队携带的货物,都成渣了,但是在沙子里,我们找到了两只狭长的木盒子。木盒捆绑在骆驼的腹部,不仔细找就很难找到。干燥的气候让木盒保持了原来的形状,不过稍稍一用力,盒子就碎了一半儿,露出了一把装在盒子里的刀。

看见盒子里的刀,我并没有在意,当时经过丝绸之路的商队,绝大部分时间要跋涉于戈壁荒漠中,繁荣的商业同时也引来了成群的盗匪,有些商队除了会雇佣专人保护财物之外,基本都要给成员配备武器,遇见力量相当的盗匪,就要拔刀相向。所以,商队有防身的武器,这很正常。

我在整理别的东西,小毛就翻看着从盒子里掉落出来的刀。刀很锋利,刀身狭长,从刀鞘里抽出来的时候,我甚至能感觉一阵隐隐的寒意。

“小毛,这儿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你给个建议。”我收拾好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问道:“咱们的给养能维持多少天,要是继续挖的话,时间还够不够?”

“不对,这个事情有点不对。”小毛握着那把刀,细细的看了一会儿,抬头对我说:“有点奇怪。”

“怎么了?”

“这是一把唐刀。”

唐代的冶炼技术较之以前,已经有了突破性的改革,唐代之前的锻刀技术,还没有复合钢的概念,就是从唐代开始,为了应对战场上逐渐完善和加厚的战甲,复合钢的战刀出现了,其实也就是包钢工艺。经过包钢工艺锻造的战刀,硬度和韧性都很不错,刃口进行分段的局部淬火工艺,锋利无比,能够砍破厚重的战甲。

唐刀有先进的锻造技术,而且有独特的刀体造型,无论是之前的秦汉,还是后代的宋元,仅仅从战刀上区分的话,跟唐刀都有明显的区别。小毛估计是喜欢这些东西,有相应的研究,他能分辨出来,这把木盒里的刀,就是唐刀。

“这就算是把唐刀,也没什么奇怪的吧?”我问道:“唐代的时候,丝绸之路不是还没有断绝吗?商队是从中原那边来的,带着当时的武器防身,这说得过去啊。”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小毛把刀子拿到我跟前,在刀柄上方大概两寸处指了指:“这是一把真正的战刀,配备军队使用的,不是民间的刀械,刀身上这个标记,出自千牛卫。”

历朝历代,对军械管理都很严格,从京城再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机构,都有专门的武器库,专人看管维护。百姓盗用军械,是很重的罪,除非到了兵乱四起的年代,否则军用武器是不会流落到民间的。

而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队,都是做生意的人,需要防身武器,可以花钱购买。商人绝对不会贪图节省购买武器的那些小钱而触犯国法。

“这应该是一支化妆成商人的军队。”小毛指着已经碎掉的木盒,说:“难怪他们把武器都藏在木盒里,他们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你要是不明白当时的一些制度,可能就不会感觉这是件多奇怪的事。”

当时的商队,有很多来自民间,官府也会组织进行商贸活动,但那只是单纯的商贸活动,跟军队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一支军队没有明确而且公开的任务,就通过商路进入到别的国家领土内,肯定会引起纠纷。盛唐强大,却不会无事生非。

所以,如果真有什么隐秘任务,必须派遣军人越过国境的话,那么这些军人的身份,就要被隐藏起来。

“难为你还知道这么多事。”我看看小毛,问道:“那宋代呢,如果宋代的军队离开国境,也需要乔装打扮?”

“那我就不清楚了,我又不是百科全书。”小毛咧开嘴巴笑笑,又收敛了笑容:“反正,这支商队,不怎么对路。”

“你刚才说,刀身上面的那个标记,出自千牛卫,意思就是这把刀,是千牛卫的刀,带刀的人,也是千牛卫的人?”

“根据表面现象看,应该是这样。”

小毛的话让我不由的开始深思,如果按他的讲述以及分析,那么这支化装成商人的军队,是非常的奇怪。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仅仅意外发现了这支被埋在沙子下的商队,那么我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历史悬案来看待。但那个叫连成峰的精神病人专门说到了这支队伍,我就不得不转变一下思维,来看待这个事情。

我们又开始翻找,不仅在面目全非的货物中间寻找,还在几具尸体身上找,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