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要走吗?”青文连忙抱紧他很是紧张。
“莫怕,我一定不会抛弃你的。”赵云光说。
青文小脸委屈。
“老弟,你盯着王宫那边,有事及时叫我,我多陪陪这丫头。”赵云光对乌十道,知道是不能立刻回去了。
“可以。”乌十道。
……
第二日。
早朝。
待百官行礼后,赵云光端坐王位开口道:“那些难民处置得如何了?”
“回大王,起因是妖孽作乱,臣已经派人去除妖,现在那些难民已经依次返回了。”黄飞虎出列行礼说道。
商朝的普通人类绝不能以常理推断,其说能除妖,只怕就真就能除妖,赵云光点头转移话题看百官道:“今日可有事议?”
“大王,臣有凑!”一个男子立刻出列。
因纣王完全不认识其,赵云光知道其应该是个不大的官,颔首道:“爱卿说!”
“大王,现入秋在即,各诸侯的年税粮很快就会缴入王都。臣最近听闻各地通往王都的官道多是匪患横行,所以臣担心会影响年税粮入王都,臣请大王令武成王派兵肃清匪患!”男子道。
“本王何时成了你的仆从,要受你来调配?”赵云光还没说话,就听黄飞虎冷冷对其说道。
“请武成王息怒,下臣无此意!”男子连忙躬身说。
冷冷看了他一眼,黄飞虎没有再说话。
当着自己的面就敢抢话,赵云光不由打量起黄飞虎,心中开始重估其与纣王之间的君臣关系。
“纣王在位七年初朝堂基本都是由闻仲黄飞虎等人说了算,你也不必多想。”乌十说道。
“嗯?”赵云光错愕,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按照商朝的传统,新王要旁听朝政数年学习治国之道才能正式主政。你现在才刚刚登基没多久,自然不是你一个人说的算。”乌十道。
“还有这等规矩?”赵云光惊奇。
“黄飞虎都还只是其次,闻仲才是真正的主政者,日后你最好不要轻易得罪他。”乌十道。
“意思说我还要看闻仲的脸色?”赵云光愕然。
“闻仲是任国君的托孤大臣,此人不仅能主政,甚至还有权力废除你的王位,所以未彻底主政前你最好不要得罪他。”乌十说。
眉头紧皱,赵云光突然有种美梦破碎的感觉。
“此事大王怎么看?”闻仲开口看赵云光问道。
“年税粮是国之本,该当严护,孤认为可以派武成王去。”赵云光回神说道。
“如此,武成王就去!”闻仲对黄飞虎说。
“下朝后我就去安排!”黄飞虎闻言点头,对其和刚才那个臣子完全是两副嘴脸。
其这变脸速度赵云光也是服气,对乌十道:“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纣王登基前七年没什么事,而七年后却一改常态胡作非为的原因。”
“为什么?”乌十疑惑。
“我记得不错的话,七年后北海有诸侯造反,然后派闻仲去剿的对吧?”赵云光笑道。
“不错,七年后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的确会反叛。”乌十说。
“你想,每年纣王都会去女娲宫朝拜,可偏偏在闻仲剿匪后他才在女娲宫调戏女娲,难道你就不觉得太巧合了吗?”赵云光笑道。
“你是说是因为闻仲离开了朝歌的原因?”乌十问。
“压了七年,就算兔子都得急咬人了!”赵云光感叹说道。
“倒也有几分道理。”乌十说。
目光落在与众臣说话的闻仲身,赵云光笑道:“此人忠臣倒的确是个忠臣,只是可惜遇到个扶不起的阿斗。”
“纣王也没你说的那般不堪。”乌十说道。
“传承六百余年的祖宗基业都被其败亡了,这还不堪?”赵云光失笑反问。
“商朝灭亡其实也算是个巧合,并不完全是纣王受的过错。”乌十道。
“巧合?”赵云光疑惑。
“你可知姬发伐商时纣王受其实根本无可派之兵能用?”乌十道。
“什么意思?”赵云光表示没听懂。
“姬发伐商时,当时的商朝大军正在边境征讨各地外族无法脱身,正是因为如此,姬发才能一举大胜。可以说姬发是趁商朝空虚之际发动的战争,如果商朝的大军返回,姬发能不能灭商还难说。”乌十道。
“还有这种事?”赵云光惊讶。
“纣王并非是个无能之人,他掌权后便开始不停的开疆扩土,说是商朝每年都在与外族打仗并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商朝的大军会全部部署在边境的原因。”乌十道。
算是又长了见识,赵云光啧啧称奇。
“周朝攻破商朝时的最后一战,商朝的军队当时基本都在与东方的东夷作战,临时防卫王都的都是临时召集来的囚犯和平民,虽号称几十万,但其实根本就不是周朝正规军的对手,覆灭自是在所难免。”乌十道。
赵云光挑眉。
“大王若无事,今日早朝就散了。”见他不说话不知在想什么,闻仲看他道。
“孤有一议,众卿不妨听一听议一议。”赵云光回神看其笑道。
众官诧异。
“大王请说!”闻仲则道。
“孤认为,如今我大商民众至今还尚连温饱都难以维持。所以,孤想能不能有个好的办法去帮助他们?”赵云光扫视众人说。
“嗯?”众官相觑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动声色与首相商容等众老臣对视了一眼后,闻仲看他问道:“依大王意,该如何是好呢?”
“此事孤已苦思良久,以为关键在于百姓居住太过分散。就像现在太师等人一般,人多了不仅思绪变宽了,大家能做的事也变多了。”赵云光笑道。
“大王的意思可是说将百姓都聚集起来?”首相商容问道。
“我大商地域广异,百姓多是在偏僻之地生活,全部汇聚自是不现实。孤的意思是我们不如将小众变成大众,然后大众再变成更大众,众卿以为如何?”赵云光笑道。
“这……”众人再次相觑。
“人多了,需求的东西多了,自然慢慢的地方也就富裕起来了。就像我们殷都一样。”赵云光笑道。
“太师以为如何?”商容不动声色看闻仲。
“只怕实施起来不容易。”闻仲对他摇头道。
“这样做还有个更大的好处。”赵云光继续说道。
众臣看他。
“诸位试想,人聚集起来自然就方便统计了,这样一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人口数量不就清晰了吗?”赵云光笑道,据他从纣王记忆所知,商朝可还没什么人口统计之说,是以就决定给众人开开大脑。
“统计人数?”闻仲与众臣对视。
“统计人数之后,一可方便朝廷管理,二可利于统一发展,对我大商而言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也为过。”赵云光道。
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沉思。
“这样吧,众卿也无需现在就表态,现在可回去好生思虑一番再说,明日早朝我们再继续议。”赵云光起身说道,这种有些超前的思想,他也没有逼迫众人立刻接受,打算给他们点时间慢慢考虑。